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笔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笔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笔记
第一章 天文
- 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和,月御谓之望舒。具体见《广雅 释天》。
-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顾炎武《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
- 先秦古籍中谈到天象时所说的水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即室宿,主要是飞马座的α、β两星)。
- 北斗星中,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斗身,古曰魁;玉衡、开阳、摇光组成斗柄,古曰杓。
- 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
- 李白《蜀道难》说“扪参历井”,就是在分野的意义上提到这些星宿的。
-
紫薇,意思是皇宫;太微,意思是政府;天市,意思是集贸市场。
第二章 历法
- 用“岁”表示从今年某一节气到明年同一节气之间的这一段时间,使之和“年”有分工,“年”表示从今年正月初一到明年正月初一之间的这一段时间。
- 从现有文献看,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当时置闰尚无定制,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春秋时代就没有一年再闰的情况了。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的缘故。
-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尚书 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为日夜分。《吕氏春秋》还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 干支纪日法在甲骨文时代已经出现。
- 昧旦又叫昧爽,是天将亮的时间。平旦、平明是天亮的时间。太阳正中叫做日中,将近日中的时间叫做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食;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日入以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就是夜半了。
- 古人又有所谓“月建”的观念,就是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为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月,正月为建寅之月。
- 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
- 古人把黄岛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由于岁星由西向东运行 ,和十二辰的方向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生活中国应用起来并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并用以纪年,谓之太岁纪年法。
- 一般历史年表所记的西汉以前的逐年干支,是后人逆推附加上去的。
-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夏历、殷历和周历,三者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月建不同,所以又叫做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十二月)为岁首,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通常所说的阴历正月)为岁首。先秦古籍所据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
- 人日指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至七日分别对应鸡、狗、猪、羊、牛、马、人。
- 社日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这是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 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祓除不祥,叫做修禊。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
- 下之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
- 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对汝南桓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这是一般人认为重九登高的来源。
- 商代巴人居住在今重庆一带,蜀人居住在今成都一带。巴蜀交战,巴为蜀所灭。《华阳国志》说蜀国的王朝兴废依次是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等等。
- 利簋是有关武王克商唯一的直接文物遗存。
- 因为漏壶漏水的快慢和壶中水的高度有关,所以浮箭上的刻度也是不均匀的。
-
所谓伽蓝,梵文是samghārāma,意思是“寺院”;所谓瑜伽,梵文是yoga,意思是“融合”;所谓楞伽,梵文是Lanka,也就是今天的斯里兰卡。
第三章 乐律
- 我国传统音乐没有和4(fa)相当的音,变徵大致和#4(fis)近似。
- 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不同的调式有不同的色彩,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无论六十调或八十四调,都只是理论上有这样多的可能组合,在实际音乐中不见得全部用到。例如隋唐燕乐只用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音乐只用七宫十二调,元代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南曲只用五宫八调。
- 所谓八音,是指上古的八类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 古人把十二律和十二月相配,后是作家常喜欢用十二律的名称代表时令月份。
- 新石器时代的一孔埙逐渐发展为二孔埙、三孔埙(商代中期)乃至五孔埙(商代晚期)。河南安阳小屯出土的屋顶时代的陶埙表明,公元前13世纪左右,中国已经出现了七声音阶。
- 青铜编钟在铸好后需要逐件锉磨钟的内壁来调整音高。曾侯乙编钟每件能敲出两个音,其上的铭文说明当时已经有绝对音高的概念。曾侯乙编钟今天的演奏方法,就是根据曾侯乙陪葬棺中出土的鸳鸯盒上的图画为出发点恢复的。
- 竖插在鼓座中的有柄鼓就是建鼓。
- 排箫古名“箫”或“参差”,其形象在汉代石刻、魏晋造像和唐代壁画中还能见到,再往后就消失了。
- 《史记 封禅书》上说,有一天太帝(黄帝)听素女弹五十弦的瑟,那忧郁的旋律让他悲伤不已。于是他命人将瑟劈开,变成二十五弦。
- 篪是一种横吹的主管乐器,与笛子不同。吹笛子时,笛子的演奏者会有一只手的手心向下,手指朝前指向听众,显得有所不敬。而吹奏篪的时候,吹奏者两只手的手指都向内朝向自己。
- 倨句指的是器具曲折的形状。钝角形的叫做“倨”,锐角形的叫做“句”。
-
所谓“鸣金收兵”就是用击打铙发出的声音来指示士兵撤退。
第四章 地理
- 从汉到南北朝末,州基本上是监察区。在唐代,全国共有三百多个州,是行政区。宋元所谓州,则与唐代基本一致。明清改州为府,将元代的路、府、县三级简化为府、县两级。
- 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
- 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
- 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开元年间,又分为十五道。
- 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形制,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
- 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元代以中书省为有关部门,又在路之上分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
- 唐代府隶属于道,宋代府隶属于路。
- 阅读古书要注意同名异地的情况。例如山东,战国时称六国为山东,这是因为秦都关中,六国在崤山函谷关以东的缘故。
- “节”作为符节来讲,指的是古代由君王或政府颁发的用于水陆交通的凭证。
-
在气候温暖的时候,中国北方的游牧政权与中原农耕世界和平共处。一旦气候变冷,游牧民族的放牧业出现障碍,为了不被饿死就必须南迁,与中原政权争夺男方的草场,战乱也由此而来。中国历史上有记录的第一次大规模变冷发生在西周,青铜器铭文中随处可见“中国”与夷狄戎羌猃狁交战的记录。第二个寒冷期对应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当时的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度。这个时代出现的是“五胡乱华”之后的十六国割据局面。第三个寒冷期发生在宋元之间。
第五章 职官
中央官制
- 战国时代,各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
- 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寺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秉承皇帝意旨佐理国政,太尉掌全国军事,御史大夫是皇帝的秘书长兼管监察。
- 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都是宰相。
- 南北朝形成了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
- 唐代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以后此官不再授人。唐太宗又认为中书令和侍中的官位太高,不轻易授人,常用它官加上“参议朝政”、“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的名医掌宰相之职。
- 宋代中央是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
- 秦代九卿之中,太常掌宗庙礼仪,廷尉(汉又称大理)是最高的法官,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宗正管理皇族事务。
- 汉代的加官有侍中、给事中、诸吏等。加侍中就能出入宫禁,加给事中就能掌顾问应对,加诸吏就能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
- 隋代始定吏、民、礼、兵、刑、工六部,属于尚书省。唐避太宗讳,改民部为户部。
- 监察官对百官进行纠弹,谏官对皇帝进行规谏。古代中央的监察官,可以追溯到战国时代的御史。御史是记事之官兼纠察之职。御史台又称宪台,后世或称肃政台,所以习惯上把监察官称为台官。历代监察官的首长或为御史大夫,或为御史中丞等。明清中央监察机构称为都察院,首长为左、右都御使。台官和谏官合称为台谏。
- 春秋时已有将军称号。汉代略次于将军的是校尉。
地方官制 - 汉武帝时全国分为十几个监察区,称为州或郡,每州置刺史一人。隋唐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或郡。称州时长官是刺史,称郡时长官是太守。首都或陪都所在的州称为府,有尹、少尹等官。
- 宋代县以上的行政单位是州,州政由中央派员前往管理,称为“知某州军州事”,简称知州。和州平行的还有府、军、监,设官和州大致相同。宋代没有太守,刺史也是虚衔。
- 明初沿袭元制,后改称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但习惯仍称为省。长官为左、右布政使,掌一省之政。有战事时,派朝臣出巡地方,处理军务,称为巡抚。遇有军事问题牵连几省,巡抚不能解决时,则派总督处理。总督巡抚都是临时差使,不算正是地方官。清代总督巡抚才成为固定的封疆大吏。巡抚是省级的最高长官,总督则总揽一省或两三省的军民要政。这样,布政使就只管财政和人事,称了督抚的下属了。
品阶勋爵 - 汉代以禄石多寡作为官位高低的标志。
- 曹魏时职官分为九品。隋唐时九品又分正从,自正四品起,每品又分上下二阶。明清九品只各分正从。隋唐时九品以内的职官称为流内,其余称为流外。流外官经过考铨转授流内官,唐代称为入流。清代不列入九品之内的官称为未入流。
-
唐宋时一个人在某一时期的阶官品级和当时所任的职事官的品级不一定相同。阶官高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行”字,阶官低于职事官,则在职事官上加“守”字,阶官比职事官低二品则加“试”字。
第六章 科举
- 先秦士以上阶层世袭,士以下靠选举,这就是“大比”。
- 汉代为了选拔统治人才,有察举的制度。一般说来,西汉以举贤良为盛,东汉以举孝廉为盛。被荐举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等第高下授官,有所谓“对策”和“射策”。
- 魏晋南北朝有所谓九品官人法,各州郡都设中正官负责品评当地人物的高低,但最后实际上成了门第高低的标志了。
- 隋废九品中正,设进士、明经二科取士。唐承隋制,并增设明法、明字、明算诸科。唐高宗武则天以后,进士科最为社会所重。进士科以考诗赋为主,此外还考时务策等。参加进士科考试邀请当世显人向考官推荐奖誉,才有及第的希望。及第以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对座主自称门生。同科及第的人互称为同年。同榜的人在长安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宴会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
- 唐代还有制举,这是由皇帝特诏举行的考试。考期不固定,科目由皇帝临时决定。有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文辞秀逸科、风雅古调科等等,前后不下百十种。宋代恢复博学宏词科。
-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是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者称为儒童或童生,录取后称为生员,又称为庠生,俗称秀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由于是在秋季,所以又称为秋闱。乡试取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春闱。会试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策问,取中后称为进士。
第七章 姓名
- 不少古姓如姜、姬、姚、嬴、姒等都加女旁,这暗示先民曾经经历过母权社会。
- 贵族中女子称姓,男子称氏,这是因为氏是用来“明贵贱”的,姓是用来“别婚姻”的。
- 上古同姓不婚,贵族妇女的姓比名更重要。待嫁的女子如果要加以区别,则在姓上冠以孟仲叔季表示排行。出嫁以后要加以区别,可以在姓上冠以所出国的国名或氏、配偶受封的国名、配偶的氏或邑名等。
- 孟姜女哭长城的原貌只是贵族姜姓家一个女人的丈夫战死,小寡妇出来向齐王要求提高追悼会的规格。
- 谥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表扬的如:经天纬地曰文。批评的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杀戮无辜曰厉。同情的如:恭仁短折曰哀。上古谥号多用一个字,也有用两三个字的。
- 汉代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要有功有德的才被称为“祖”“宗”。南北朝时称“宗”已经泛滥,到唐代就无帝不“宗”了。
- 唐代起,皇帝还有尊号,这是生前奉上的。帝后也有尊号,后来成为徽号。
- 唐以前对殁世的皇帝简称谥号,不称庙号;唐以后由于谥号加长,不便称呼,所以改称庙号。
- 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即位的一年称为建元元年。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明清两代的皇帝基本上不改元。
-
避讳起源于秦以前,汉初尚宽,后来渐渐严格起来。文人避家讳。上古不讳嫌名,所谓嫌名市直和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音同或音近似的字。三国以后渐渐避嫌名了。至于避讳缺笔,则是到唐代才有的。
第八章 礼俗
阶级、阶层
- 尧舜禅让的传说与原始公社制的阶段相符合;夏禹不传贤而传子,可以认为原始公社之的瓦解。夏代是否已经达到奴隶制,还不得而知。至于殷代,可以确实断定是奴隶社会了。
- 《墨子 节葬下》:“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在殷代,这段话完全合乎事实。
-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文中一段话指出,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礼制真相不过是暴政。
冠礼 - 周代贵族男子二十岁时由父亲在宗庙里主持冠礼。行礼前先筮日、筮宾。行礼时由来宾加冠三次:先加缁布冠,表示从此有治人的特权;次加皮弁,表示从此要服兵役;最后加爵弁,表示从此有权参加祭祀。
丧葬 - 人将死时叫做“属纩”。属是放置的意思,纩是新絮(指蚕吐出的丝绵)。新絮很轻,据说古人把新絮放在临终的人的口鼻,试看是否断气。
- 死后有“敛”(殓)的仪式,分为小殓、大殓。小殓是给尸体裹上衣衾,越是贵族,衣衾越多。大殓则是把尸体装进棺材。殓时死人口里须饭含。
- 入殓后,停丧待葬叫做“殡”。后世所谓出殡是把灵柩送到埋葬的地方去。送葬的规矩是白衣执绋,绋是拉柩车的绳子。后来出殡,在送殡人的行列两旁拉两根带子,那就是执绋的遗制。
- 《礼记 檀弓上》说:“古也墓而不坟”。根据现代田野考古工作报告,我们知道殷代和西周的墓都还没有坟堆。后来在墓上筑起坟堆,主要是作为墓的标志,其次是为了增加盗墓的困难。
-
袁安碑正中有一个孔,这个孔叫做“穿”,它是下葬时用来穿辘轳将棺牵引下放到墓室中去的。汉代结束以后的碑上,都是没有“穿”的。
第九章 宗法
- 周代贵族把始祖以下的同族男子逐代先后相承地分为“昭”“穆”两辈,这是周代宗法和后世不同的一点。在宗庙、墓冢和祭祀上,始祖居中,昭的位次在左,穆的位次 在右。
- 丧服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分别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
在丧期中可以看出重男轻女的情况。妻为夫居丧三年,夫为妻服丧只有期年。明代以前,如果父亲还在,儿子为母亲居丧也只是齐衰而不是斩衰。
第十章 宫室
- 台榭观阙都是统治者的建筑。台高而平,便于瞭望。榭是台上的木构建筑,特点是只有楹柱没有墙壁。观是宗庙或宫廷大门外两旁的高建筑物,两观之间有一个豁口,所以叫做阙。至于道教的庙宇叫观,是后起的意义了。
- 穷人的住房是荜门圭窦,瓮牖绳枢。
-
中国人明确的讲“风水”的文献可以上诉到托名为郭璞所著的《葬经》。此书中描述了“气”的概念,说气“遇风则散”、“界水则止”。风水的理念系统在后世发展得异常玄奥诡谲,但其核心思想,却是根植于原始人类栖息地选择的基本需求。
第十一章 车马
- 轫不是车子的组成部分,而是阻止车轮转动的一块木头。行车时先要把轫移开,所以启程称为发轫。
- 古人乘车尚左,尊者在左,御者在中,另有一人在右陪乘。
-
驾车的马如果是三匹或四匹,则有骖服之分。两旁的马叫骖,中间的马叫服。
第十二章 饮食
-
按照一般的说法,五谷是稷、黍、麦、菽、麻;六谷多出了稻。这显然是因为水稻本身南方作物,后来传到北方来的。
-
古人以稷代表谷神,和社神合称为社稷,并以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由此可见稷在上古的重要性。
-
菽就是豆。上古只称菽,汉以后叫豆。
-
古人以牛、羊、豕为三牲。祭祀时三牲齐全叫太牢,只用羊豕不用牛叫少牢。
-
上古干肉叫脯、脩,肉酱叫醢。上古已有醋,叫做醯。有了醯,就可制成酸菜、泡菜,叫做葅。细切的瓜菜做成的叫齑。上古人们所吃的糖只是麦芽糖之类的,叫做饴。
-
鸭是后起的字,战国时代叫做骛。鸭又叫做舒凫,和野凫区别开来。
-
古代常用猪代表财富和生育,代表女性;鸟则代表权力,代表男性。
-
饺子的发明远早于唐代。一件东汉庖厨陶俑面前的菜案上就放着一个饺子。
第十三章 衣饰
-
上古的头衣主要由冠、冕、弁三种。
-
剪短头发在上古被认为是所谓“蛮夷”的风俗。至于剃光头,则是相当重的刑罚,叫做髡。
-
古时贵族才能戴冠乘车,车有车盖。所以古人以“冠盖”为贵人的代称。
-
上古所谓布并不是棉织品,二十麻织品或葛织品。帛则是丝织品的总称。
-
唐宋以后,妇女着裙之风大盛,男以袍为常服,女以裙为常服。
-
上古有裳无裤。上古文献中有个“绔”字,又写作“袴”,是后代“裤”字的前身。但是袴并不等于今天的裤。古代有裆的裤子叫裈。
-
上古的鞋叫“屦”,有麻屦、葛屦等。“舄”是屦的别名。区别开来说,单底叫屦,复底叫舄。“履”字本是动词,是践的意思。战国以后履字渐渐用为名词。“屐”是木头鞋。舄的底下只衬一块薄板,甚至只是复底,而屐底下是厚板,而且前后有齿。
-
《说文》说“韈”是足衣,大约是用皮做的。古人以跣足为至敬,登席必须脱韈。
-
皇帝在四季分别穿夹、纱、棉、裘不同的袍。清代只有皇帝、皇后穿的是龙袍,连皇太子穿的都是指蟒袍。通常龙和蟒的区别在于龙是“五爪”而蟒是“四爪”。另外,只有皇帝皇后的龙袍是明黄色,皇太子蟒袍只能用杏黄色,皇子蟒袍只能有金黄色,亲王、世子、郡王只能用蓝色或石青色。
-
先秦主流的服装分为两种。一种是所谓“上衣下裳”,另一种则是上、下衣相连一体的服装,这就是所谓“深衣”。“上衣下裳”和“深衣”的流行,历经了数次此消彼长的反复。从战国到东汉,深衣一直占据了主流。
-
“裾”指的就是汉代深衣衣襟的边。如果衣襟是直的边,穿上深衣以后,衣襟有一条边垂直于地面,就是“直裾”。如果衣襟的边构成尖角状,穿衣服时将衣襟在腰间盘曲缠绕后再用腰带固定,就是“曲裾”。古人衣襟向右掩,即右衽。
第十四章 什物
-
席和筵是同义词。区别开来说,筵比席长些,是铺在地上垫席的;席是加在筵上供人坐用的。
-
古代床有两用,既可以用作卧具,又可以用作坐具。
-
箕踞在古代被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坐式。所谓箕踞,是说坐时臀部着地,两足向前伸展,膝微曲,其状如箕。
-
上古的烛并不是后世的蜡烛,而是火炬。拿在手上的叫烛,大烛立在地上的叫庭燎。古代点灯用膏,即兽类的脂肪。点灯用植物油是后起的事。
-
鼎是用来盛肉的。先秦的鼎因为青铜材料的本身的原因,经常是煮肉时鼎中的水还未烧开,青铜鼎腿却被烧化。所以鼎中盛放的肉类一般都是先在陶器中烧熟后再倒入鼎中的。
-
古人用匕从鼎内把肉取出来后,放在俎上用刀割着吃。匕是长柄汤匙,俎是一块长方形的小板。
-
上古煮饭用鬲,蒸饭用甗,盛饭用簋。簋从商代出现,一直流行到东周。簋和鼎一样,使用的数量表明了贵族身份的级别。一般使用时是九鼎配八簋,七鼎配六簋等。
-
上古的盛食器还有豆,像今天的高脚盘,有的有盖。豆本来是盛黍稷的,后来逐渐变为盛肉酱、盛肉羹了。古代木豆叫豆,竹豆叫笾,瓦豆叫登。作为礼器的豆,通常以偶数组合使用。
-
筷子古代叫箸,但是先秦时代,吃饭一般不用筷子。
-
上古的盛酒器有尊、觥、罍、壶等。爵是古代饮酒器的通称。但是作为专名,爵是用来温酒的。上古常用的饮酒器是觚和觯,觯比较轻小,所以古人说“扬觯”。战国以后出现了一种椭圆形的杯,两侧有弧形的耳,后人称为耳杯,又叫羽觞。爵的长管状结构叫“流”,上部的尖角叫做“饮”或者“尾”。“角”也是饮酒器,形似爵而没有柱和流。角两端长锐状部分叫做翼。
-
槃、匜是配合起来用的盥洗器。
-
开脸留三白(额头、鼻子、下颔留白不施胭脂)是典型的晚唐时尚。
-
唐以前的人坐在席或矮床上,写字是左手执卷或筒状的纸,右手执笔。因为这种和今日完全不同的写字姿态,唐和唐以前的毛笔写字的笔法也与今日迥异。这就是在后世让大多数人悬隔不知的“转笔”,也就是字的每个笔划在书写时都需要不断搓捻转动笔杆。
-
不论是考古出土品还是古代文献中,猫出现的次数都屈指可数。相较于牛、羊、猪、狗、马、鸡、鸭、鹅的比比皆是,猫很明显在汉以前不太受重视。
-
汉代采用分餐制。
-
在底下埋藏了两千多年的漆木器必须脱水后才能定型,否则手指一按一个坑。没有完成脱水的出土漆木器一般都需要泡在水里才能保存。
原本自己写了一个,但是发现豆瓣上一个人写的更好。顾把自己的删了转了他的。分享给大家看看
https://book.douban.com/annotation/22816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