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计算机的宏微观初步理解

学习一件事物就是学习它的历史。人类对客观事物的理解都是逐步深化的。
每一个现在学习的东西,都是无数先辈不知经历多少时间勤奋探索而来。
有时候,难的不是怎么做,而是做什么。不断进步的,是一种观念,思想。
———————————————

计算机底层是逻辑值(不止是数字)——1和0,下层是高低电平,再下层是模拟信号。
所有的加减乘除都是通过逻辑运算实现。
历史中一定不会直接出现逻辑电路这个概念,也许是”如何让机器像人脑一样运行?”

逻辑电路的起源

前两天看了《模仿游戏》,略有感悟。图灵为了破解德军经过机器加密的电报,提出用机器对抗机器的观点。也就有了"如何让机器像人脑一样运行?"(那时还没有计算机的概念,单靠人力已经不能破解密码)。

现代逻辑肇始于莱布尼茨。在之后的图灵机理论中,图灵阐述了”自动机“和”指令表语言“这两个概念,这两者恰好契合了莱布尼茨的”理性演算“和”普遍语言“的构想,形成了一种新的”作为计算的逻辑“传统。”作为计算的逻辑"实质上是一种“主体转向,*”以往的逻辑“是以人为主体,研究的是人的思维、自然语言*种种,"作为计算的逻辑"则*将计算机作为信息处理的主体,研究计算机的处理方式及人与计算机的互动关系*。

在罗素与怀特海共同撰写《数学原理》后,兴起对数理逻辑的研究。逻辑成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理论基础。通过布尔逻辑,使电路设计从一门艺术变成一门科学。到十七世纪,莱布尼茨提出逻辑学应该做什么,即莱布尼茨逻辑学纲领。之后出现了图灵的图灵机。又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计算机。

到这里看更详细内容

posted on 2018-04-09 21:41 gengqzh 阅读() 评论() 编辑 收藏

版权声明:本文为gengqzh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gengqzh/p/87625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