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VC、MVP以及MVVM分析
网上现在MVC、MVP以及MVVM的讲解一搜一箩筐,根据了网上大多数的文章,根据我的思考习惯进行了总结。
MVC介绍及分析:
各层的职责如下所示:
Models: 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处理和获取的数据接口层。
Views: 展示层(GUI),对于 iOS 来说所有以 UI 开头的类基本都属于这层,界面元素搭建,动画效果,数据展示。
Controller: 控制器层,它是 Model 和 View 之间的胶水或者说是中间人。一般来说,当用户对 View 有操作时它负责去修改相应 Model;当 Model 的值发生变化时它负责去更新对应 View,响应View的事件和作为view的代理,处理view的生命周期以及处理界面之间的跳转。
三者是完全独立分开的,view和model是完全隔离的,而controller作为二者的中间人负责二者的交互,以保证复用性,但是因为controller是作为特定的场景存在的,多以很难服用,这也是MVVM和MVP产生的原因。
C层的功能还有哪些了
1、作为View和Model的中介者,从model获取数据,经过数据加工,渲染到view上面显示
2、响应view的点击事件,然后执行相应的业务逻辑
3、作为view的代理和数据源
4、暴露接口给UIviewController来驱动自己获取数据
这也就造成了有一些model和view强耦合,有些业务逻辑(页面跳转/点赞/分享…)是直接散落在V层的,因为业务逻辑最终改变的是数据M, 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M上, 而不是展示M的V。
而MVP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诞生的,而MVVM是在MV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MVVM也就是model、View 和 ViewModel;其中视图模型(ViewModel)其实就是 MVP 模式中的P,在 MVVM 中叫做VM。在 MVVM 的实现中,还引入了隐式的一个 Binder层,这也是MVVM相对MVP的进步,而声明式的数据和命令的绑定在 MVVM 模式中就是通过binder层来完成的。MVVM和MVP相对于MVC最大的改进在于:P或者VM创建了一个视图的抽象,将视图中的状态和行为抽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抽象已达到复用的目的。
MVP的想法就是通过对view的事件处理,调用p的逻辑,时间执行成功后,p改变model的书籍,然后破获掉view的代理干煸view的显示,但是时间多起来的话就很麻烦,这就是MVVM的binder机制,让view的行为和状态和p的行为状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