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话前:

        入职以来,辗转了几个星期,终于要开始写下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不免想写写自己这么久以来的经历,说文艺点就是心路历程。从大学毕业到入职者几周,确实心态上有了不少的变化,至于说这变化到底又是什么?两个字,转行,这也许是通往成功、逆转人生的一条路,但亦有不少可能是成为失业青年吧。我的工作正是大家眼中的铁饭碗——一个小小的基层公务员,基层工作的伤心往事就不多提(虽然我现在还是做在办公室天天没事干),也不知道当初为何这么坚定想要考取公务员,也许是看中了这悠闲的人生吧,大学混了四年性子也磨没了。

        一天工作6个半小时,工作强度又不大,可我为何又会焦虑至极呢?我想是因为不甘,我不想自己这样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我性格虽然平和,不起波动,但却是一个崇尚个人能力的人。有人也许会问,体制内也有一套晋升系统,不犯错,和领导“和谐相处”,不也大有奔头吗?因为不想,我更想以我的业务能力得到别人的认可,工作上、餐桌上更不想别人以前辈姿态来羞辱自己(至于说什么羞辱?以辈分强行灌新人酒难道不算一个?)。我也许是太天真,但我更想在有生之年,能够在能力上、品格上受人尊重,而不仅仅是因为工作身份(我想我也没那水平,,,)。当然!!!!还有一个原因(也许这才是唯一原因)——这地方太破,呆不惯  – -!

        所以,种种原因,我决心要转行,让我进入互联网的浪潮之中吧!!!

        话说这么多应该能缓解下我这焦虑的小心脏(大脑肯定很不高兴,233),以后有时间再来写写,虽然我感觉没人看,权当自娱自乐吧。


 

正文

       我曾经一度认为写作是个比较鸡肋的东西,我不当作家,也不是什么记者、文案之类的,为什么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这里,我想,写下来,对我脱离目前的困境,找到下一份工作,有不小的帮助。

       为什么说这样说?我认为写博客可以很好的体现竞争力。在决定转行的那几天,我便一直在考虑,我离开原来的工作之后应该怎样体现自己的竞争力去获得一份工作?面试的时候吹的天花乱坠,不如证据来的可靠,而对于没有工作经历可写的我,写下自己的所学所想,算是给自己买一份保险吧。

       想到大一期间,计算机课的老师(本人乃一工科专业,施工那种,说来心累)曾就给我们喂鸡汤,说是如何才能在大学毕业找到一份好工作?他给我们提了一个意见——写博客,然后把博客网址放进简历。这个意见他给每一个他教过的大一新生都提过,当时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脑子抽了,压根没听进去,老是认为上大学不就是一个人悠闲生活的时候吗?还特意报了一个农业大学——认为这够贴近自然,肯定能够悠闲自得。现在想想看来,高中还真不该多看什么修真小说,,竟然期待仙人隐居那种生活,太天真了,隐居也得有隐居资本才行,,,,不小心多说了,,,不过还是想多说一句:陶渊明,欧阳修,你们给我站住!!!

        这位老师提议我们可以在这四年多写写,分享自己四年来的学习经历,后面还举了一个例子,至于说我为啥还记得这么清楚,大概也是因为这个例子吧。他说前两年他带计算机的一个学生,也不算多么努力学习,这个学长对自己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每天只学一小时,学久了他也不想学,至于说为什么要学一小时——因为大学里,多数人压根天天都不学(说到我痛处了),然后他就把每天自己学习生活写成博客,几乎天天都有写。后来怎样?免不了做俗人,,后来这位学长进了阿里,当时阿里是不在我们学校招生的,听说笔试的时候也没有把题目做出来,但这位学长写出了自己的思路,被HR认为可以培养,招进去了(好像跟写博客没啥关系)。我一高中刚毕业,听到每天学一小时工作都不愁,那我不是彻底解放了(后来还真是彻彻底底解放了)。

        总之,说了这么多,写下来的东西便是自己知识的证明,为什么在一行业有成就的人好像都会有自己的书籍出版,为名?为钱?还是为人民服务?不管怎么说,通过书籍我们不免会认为这某某某好像很厉害的样子,或者你看到有些烂书——这简直就是在放屁。我不说什么书籍就像一面镜子,侧面看出他人的知识品格,知识也许能看出,但品格就难说了,,,写下来的东西确实是自身知识的缩影,就算我写的不过是总结知识,但不也说明了我在学吗?真幻想某一天,我也在面试的时候说,慢慢的在HR对面坐下来,掏出一张纸,微微一笑,平静的说到:我叫某某某,我想其他的便不用问了,这是我的博客地址,敬请笑纳。

       简单的随笔写在前,写作不免有好多好多益处,每天只学一小时,看似简单,那我这周末就回去学每天学10个小时,好像顶10天的样子,一句话说得好苟有恒,何必三更眠而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而十日寒。1+1>2的道理现在政府都在到处宣传,贵在坚持,我希望能够永远保持下去——我的不甘、不想!!!!

        

 

版权声明:本文为zhi-you-ya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zhi-you-ya/p/9497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