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及笔记的总结
不同类型的知识,不能只用一种视角来总结总纲,而是根据自己的世界观(随着不断的学习,世界观会不停的健全,看问题的本质会慢慢深入,导致笔记的记录方式也随之不停的更改)对该类型的知识,进行分类,找出最符合它的特性进行对应的视角来创建对应的大纲,利用大纲来规划总结整个知识点的层次结构,同时也是自己的知识体系。
学习过程中的手法:
- 使用分类(或许是利用概念,或是理念等等)
- 使用前因后果表达关联性或流程
- 使用框架及分层描述层次结构
- 使用主次方式,那些是必须的,那些是拓展的
- 使用原则,顺藤摸瓜。
- 对比(差异,相关)
学习过程中,不可能一下就知道用什么手法及笔记去记录及学习知识,都是靠自身的不断的总结,不断思考为什么会存在?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它解决了什么?在本质上去思考,去总结。
笔记的总纲结构原则,让自己回顾的时候,第一眼看到总纲的时候,就能马上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层次,通过总纲能牵出尽可多的知识细节(那些必须的,前后知识的关联性,等等)。
笔记的总纲有很多种(同样的文字,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能得出不同的视角(包含与层次关系(如菜单,框架,树形),推导(如流程),关联(立体)等)效果,常见的如下:
总纲方式 | 方法1:菜单方式,与word的目录一样 | 方法2:主干与菜单 | 方法3:主干与分支与菜单 |
大约示例 |
|
数据类型 ———-> 函数 ———-> 控制语句 | –> 定义 | –> 嵌套 | | –>尾调用 | | –> 拓展知识 | | –> 函数式 | –> 递归 |
数据类型 –> 变量–>整形 –> 字符 ↓ ↓ 拓展知识 –> 函数式 ↓ ↑
函数 –> 定义 –> 嵌套 –> 递归 ↓ | –>尾调用 ↓ 控制语句 –> 判断语句 –> 控制语句 ↓ ….. |
说明 |
没有直观的感受 |
没有明确指出,学嵌套后,可以马上学习递归 因为看起来更像是包含与层级关系(函数知识点包含有定义,嵌套,递归) |
方法三,能较好的解决方法一,二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