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非常简单代码

普通调用方式

def console1(a, b):
    print("进入函数")
    return (a, b)

print(console1(3, 'a'))
print(console1(2, 'b'))
print(console1(3.0, 'a'))

很简单的一段代码,传入两个参数。然后打印输出。
输出结果

进入函数
(3, 'a')
进入函数
(2, 'b')
进入函数
(3.0, 'a')

使用某个装饰器后

接下来我们引入functools模块的lru_cache,python3自带模块。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lru_cache()
def console2(a, b):
    print("进入函数")
    return (a, b)
print(console2(3, 'a'))
print(console2(2, 'b'))
print(console2(3.0, 'a'))

ほら、惊喜来了。

进入函数
(3, 'a')
进入函数
(2, 'b')
(3, 'a')

我们发现,少了一次进入函数的打印,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是接下来要说的LRU缓存技术了。

我们理解下什么是LRU

LRU (Least Recently Used) 是缓存置换策略中的一种常用的算法。当缓存队列已满时,新的元素加入队列时,需要从现有队列中移除一个元素,LRU 策略就是将最近最少被访问的元素移除,从而腾出空间给新的元素。

python中的实现

python3中的functools模块的lru_cache实现了这个功能,
lru_cache装饰器会记录以往函数运行的结果,实现了备忘
(memoization)功能,避免参数重复时反复调用,达到提高性能的作用,在递归函数中作用特别明显。这是一项优化技术,它把耗时的函数的结果保存起来,避免传入相同的参数时重复计算。

带参数的lru_cache

使用方法lru_cache(maxsize=128, typed=False)
maxsize可以缓存最多个此函数的调用结果,从而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特别适合于耗时的函数。
参数maxsize为最多缓存的次数,如果为None,则无限制,设置为2的n次幂时,性能最佳;
如果 typed=True,则不同参数类型的调用将分别缓存,例如 f(3) 和 f(3.0),默认False
来一段综合代码: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def console1(a, b):
    print("进入函数")
    return (a, b)


@lru_cache()
def console2(a, b):
    print("进入函数")
    return (a, b)


@lru_cache(maxsize=256, typed=True)
def console3(a, b):
    '''
   
    :param a:
    :param b:
    :return:
    '''
    print("进入函数")
    return (a, b)


print(console1(3, 'a'))
print(console1(2, 'b'))
print(console1(3.0, 'a'))
print("*" * 40)
print(console2(3, 'a'))
print(console2(2, 'b'))
print(console2(3.0, 'a'))
print("*" * 40)
print(console3(3, 'a'))
print(console3(2, 'b'))
print(console3(3.0, 'a'))

同样的可以用到爬虫的去重操作上,避免网页的重复请求。
在后期存储的时候做判断即可。

from functools import lru_cache
from  requests_html import HTMLSession
session=HTMLSession()
@lru_cache()
def get_html(url):
    req=session.get(url)
    print(url)
    return req

urllist=["https://www.baidu.com","https://pypi.org/project/pylru/1.0.9/","https://www.baidu.com"]

if __name__ == '__main__':
    for i in urllist:
        print(get_html(i))

输出

https://www.baidu.com
<Response [200]>
https://pypi.org/project/pylru/1.0.9/
<Response [200]>
<Response [200]>

ok,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赶紧去试一试吧

版权声明:本文为c-x-a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x-a/p/9575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