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Boot配置详解

Author:SimpleWu

properteis文件属性参考大全

SpringBoot默认加载配置

SpringBoot使用两种全局的配置文件,全局配置文件可以对一些默认配置进行修改。

  • application.properties
  • application.yml

这两个配置文件使我们SpringBoot启动的时候回默认加载的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放在src/main/resources目录或者类路径/config下,这个配置文件的路径是有优先级的,至于优先级后面再说。

首先这两个文件中properties这个文件不需要多说使我们经常使用的资源文件,可是这个Yml是什么呢?后面再说

配置信息

SpringBoot不需要添加复杂的web.xml或者spring.xml等配置文件,spring只有一个配置文件,也非必须的。

默认的配置文件是application.properties。

#修改端口号
server.port=8888
#定义项目的访问目录
server.context-path=/springboot

我们使用IDEA需要注意,图就不截图太麻烦了:

如果properties文件中出现乱码,找到setting中,在file encoding中勾选Transparent native-to-asci conversion。

YAML文件

除了默认的properties文件,SpringBoot还提供另外一种配置文件yml,这种文件提供一种更加简洁的方式编写配置信息。

yml是YAML(YAML Ain‘t Markup Language)语言的文件,是一种标记语言,以数据为中心,比json、xml等更适合做配置文件,有想法的可以去网上搜搜资料学习下。

参考语法规范:

官方参考: http://www.yaml.org

yml学习参考:https://www.yiibai.com/yaml/yaml_syntax_primitives.html

YAML基本语法:

  • 以键值对的方式表示属性。(空格必须有)。
  • 使用缩进表示层级关系
  • 缩进时不允许使用Tab键,只允许使用空格。
  • 缩进的空格数目不重要,只要相同层级的元素左侧对齐即可。
  • 属性和值是大小写敏感的。

例子:

server:
    port: 8081
    servlet:
        context-path: springboot

注意:【:后必须跟一个空格】,两种方式推荐使用yml方式配置项目。

YAML语法

YAML支持的三种数据结构。

  • 字面量:普通的值。(数字,字符串,布尔)
  • 对象:键值对的集合。(Map)
  • 数组:一组按次序排列的值。(List,Set)

字面量

YAML中字面量属于普通的值。以key: value来表示,value前必须带一个空格。

字面量,字符串默认不需要单双引号。

双引号:会转义字符,特殊字符会被转义。(name: “SimpleWu\n lisi” //输出:SimpleWu换行 lisi)

单引号:不会转义字符,特殊字符不会被转义。(name: \’SimpleWu\n lisi\’ //输出:SimpleWu\n lisi)

server:
  port: 8081

对象、Map

在YAML中,对象和Map都是以键值对的方式表示。在下一行来编写属性和值得关系,注意缩进。

users:
  firstName: SimpleWu
  email: lovelyWu98k@gmail.com

对象还有另一种写法,看到这种写法是不是想到了JSON?

users: {
	firstName: zhangsan,
	email: lovelyWu98k@gmail.com
}

数组

用-值得方式来表示数组中的一个元素。

users:
	- SimpleWu
	- lovelyWu98k@gmail.com
	- addressisnot

另外一种写法,还是像JSON

users: [SimpleWu,lovelyWu98k@gmail.com,addressisnot]
将配置映射到实体类

springboot支持我们直接将properties或者yml中的属性映射到某个实体类,看例子。

mysql:
	url: jdbc:mysql:///springboot
	port: 3306
	user: root
	pass: root

假如在资源中我们现在有个mysql的链接信息,我们如何将它映射到实体类中去呢?

有两种方式:

  • @ConfigurationProperties指定从配置文件中读取属性,prefix指定对应yaml文件中的名称。
  • @Value获取配置的属性值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使用IDEA当我们添加了@ConfigurationProperties注解后,在页面上回出现一个错误提示,我们需要加入依赖。

<dependency>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artifactId>spring-boot-configuration-processor</artifactId>
	<optional>true</optional>
</dependency>

编写JAVA类MySQLInfo.java

//java类
@ConfigurationProperties(prefix = "mysql")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QLInfo {
    private String url;
    private Integer port;
    private String user;
    private String pass;
    //省略getset
}

我们只需要指定prefix即可,他就会加载我们yml配置前置为mysql的属性。

@Value

如果我们使用这个注解来获取属性使用方式是:

//java类
@Component
public class MySQLInfo {
    @Value("${mysql.url}")
    private String url;
    @Value("${mysql.port}")
    private Integer port;
    @Value("${mysql.user}")
    private String user;
    @Value("${mysql.pass}")
    private String pass;
    //省略getset
}

注意如果需要使用表达式只有@Value才可以,@Value(“#{10*2}) 结果为:20

两种方式的区别:

@ConfigurationProperties @Value
功能 批量注入配置文件中的属性 一个个指定
松散绑定 支持 属性名必须完全匹配
SPEL表达式 不支持 支持
JSR303效验 支持 不支持
复杂类型 支持 不支持

两种方式的适用场合:

当只需要为某个值提供注入时,推荐使用@Value方式。

当需要对整个对象的整体进行赋值时,使用@ConfigurationProperties。

加载外部配置文件

如果我们将所有的配置信息都写在application.yml文件中,则到时候yml文件会变得非常庞大,不太方便我们进行维护。

我们可以对配置中的内容进行拆分,拆分到多个文件中。这样就提高了配置的可维护性。

引入外部配置文件:

  1. @PropertySource(value={“classpath:student.properties”})
  2. @ImportResource(locations={“classpath:spring.xml”}
  3. @Configuration和@Bean方式。(SpringBoot推荐方式)

第一种方式:@ProperSource方式:需要注入的类的前面使用该注解。

第二种方式:@ImportResource方式首先添加一个spring的配置文件,在里面添加需要映射的类。在启动的SpringBootApplication前面使用该注解

第三种方式:@Configuration和@Bean方式添加一个自定义配置类。

//第三种方式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MyConfig {
    //将方法的返回值添加到容器中;容器中这个组件默认的id就是方法名
    @Bean
    public MySQLInfo mySQLInfo(){
        System.out.println("配置类@Bean给容器中添加组件了...");
        return new MySQLInfo();
    }
}

切换多个外部配置文件

真实环境中,有时候需要配置多个配置文件,可以使用spring.profile.active来进行切换。

比如现在我们有三个配置文件:

  • application.yml
  • application-dev.yml
  • application-prod.yml

我们在application.yml中通过spring.profile.active = dev(prod)来选择需要加装的配置文件。

或者我们可以通过maven将项目打成jar包通过命令行使用以下命令来指定环境

java –jar springboot02-0.0.1-SHAPSHOT.jar –spring.profiles.active=dev

文档块

在yml文档中,可以适用—来将一个文档拆分为多个文档块。可以在不同文档块中分别定义不同的环境。

然后通过spring.profiles=xxx来对文档块进行命名。最后通过第一个文档块制定spring.profiles.active=xxx来指定到底激活哪个文档块。

#application.yml
spring:
   profiles:
      active: dev #指定激活dev文档
---
server:
	port: 8081
spring:
	profiles: dev #给文档命名为dev

配置文件加载位置和顺序

springboot启动会扫描一下位置的配置文件作为springboot的默认配置文件。

  1. 项目路径下的config文件夹
  2. 项目路径下
  3. classpath路径下config文件夹
  4. classpath路径下

以上是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所有位置的文件都会被加载,如果冲突的情况,高优先级配置内容会覆盖低优先级配置内容。如果不冲突,形成互补配置。

我们也可以通过配置spring.config.location来改变默认配置。使用命令行方式加载,否则优先级不够。

java –jar xxxx.jar –spring.config.location=配置文件路径

外部配置加载顺序

pringBoot也可以从以下位置加载配置;优先级从高到低,高优先级的配置覆盖低优先级的配置,所有配置形成互补配置。

  1. 命令行参数
  2. 来自java:comp/env的JNDI属性
  3. Java系统属性(System.getProperties())
  4. 操作系统环境变量
  5. RandomValuePropertySource配置的random.*属性值
  6. jar包外部的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带spring.profile)配置文件
  7. jar包内部的application-{profile}.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带spring.profile)配置文件
  8. jar包外部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不带spring.profile)配置文件
  9. jar包内部的application.properties或application.yml(不带spring.profile)配置文件
  10. @Configuration注解类上的@PropertySource
  11. 通过SpringApplication.setDefaultProperties指定的默认属性

官方参考文档:https://docs.spring.io/spring-boot/docs/1.5.9.RELEASE/reference/htmlsingle/#boot-features-external-config

springboot自动配置

SpringBoot启动会加载大量的自动配置类

我们看我们需要的功能有没有SpringBoot默认写好的自动配置类;

我们再来看这个自动配置类中到底配置了哪些组件;(只要我们要用的组件有,我们就不需要再来配置了)

给容器中自动配置类添加组件的时候,会从properties类中获取某些属性。我们就可以在配置文件中指定这些属性的值;

自动配置原理:SpringBoot启动的时候,加载主配置类,开启了自动配置功能@EnableAutoConfiguration。

利用EnableAutoConfigurationImportSelector给容器中导入一些组件。

导入的文件在都配置在文件META‐INF/spring.factories中的EnableAutoConfiguration属性来获取的。每一个这样的 xxxAutoConfiguration类都是容器中的一个组件,都加入到容器中;用他们来做自动配置。

每一个自动配置类进行自动配置功能;

根据当前不同的条件判断,决定这个配置类是否生效?

这些组件的属性是从对应的properties类中获取的,这些类里面的每一个属性又是和配置文件绑定的;

所有在配置文件中能配置的属性都是在xxxxProperties类中封装者‘;配置文件能配置什么就可以参照某个功能对应的这个属性类

版权声明:本文为SimpleWu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impleWu/p/1003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