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后半场是什么
互联网后半场是什么
导读
- 引
- 从四大门户到搜索
- 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
-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 后记
引
中国互联网从1994诞生(接入互联网,加入互联网大家庭)到现在已经2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经三次大浪潮发展。回顾头看,互联网几乎彻底改变了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很荣幸,笔者是中国互联网的见证者,受益者和建设者。这么多年来,我们见证互联网行业的兴起,繁荣和中间的起起落落,见证了互联网行业一次次凭借技术和创新对传统行业实施“降维打击”,也见证了互联网行业创造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口…
在这24年中,互联网行业总共经历了两次寒冬,前两次寒冬,互联网几乎都会以新的商业形态或者技术创新来赢得世人的关注和嘉许,互联网行业一路高歌猛进,长期占据时代潮头…毫不客气的说,互联网的24年已经将人们生活中的大部分场景进入了网络。
但是最近三年来,互联网创新越来余越匮乏,这个行业似乎遭遇发展瓶颈。甚至有人说”互联网行业已经沦为传统行业”。或许,这个行业已经到达了一个天花板,新的行业或者技术领域即将替代其霸主地位。
为了探寻互联网行业的发展规律,不妨一起来回顾中国互联网发展历史。
从四大门户到搜索(1994年—2000年)
-
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
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1998年推出网易免费电子邮件服务
-
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
1998年2月,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给中国产业带来了VC风险投资、CXO职业经理人团队,让中国老百姓认知了中国互联网。
-
1998年11月腾讯成立,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
-
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先生创立新浪
-
1999年 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 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
-
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
1999年11月,盛大网络成立。
-
2000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内容门户+BBS论坛社区+IM+游戏,在20年前,就同时出现了。中国互联网主航道,都基本出现。
2000年,网易、搜狐、新浪都在纳斯达克上市。最后四大门户是:搜狐、新浪、网易、腾讯取得胜利。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大浪潮垫定BAT的基础。
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2001年—2008年)
-
2002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
-
2003年7月,盛大公司发布传奇世界游戏,引发了中国网络游戏热。凭借代理传奇网游,仅用了3年时间,31岁的陈天桥就靠运营网游以90亿人民币的身家成为首富。那一年,BAT名不见经传。随后,九城、完美时空、巨人等等公司跟进,造就了中国很多赚的盆满钵满的网络游戏公司。
这个行当也给中国积累了大量的产品经理、制作人、美工人才、音效人才、3D技术、网络技术。互联网行业分工从此迈入正规化,越来越多的行业人才进入互联网行业。
- 2003年 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最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
顺便提一句,这一年SARS入侵。非典导致人们不敢出门购物,于是开始尝试网上购物。正如马云所说:“不是非典让电子商务好,而是非典让人们知道了电子商务的好,电子商务本身就好。”2003年,卓越、当当等电子商务网站的业务也有大幅攀升。但最具代表性的喷发还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喷发,标志着网络漫漫寒冬的终结,也标志着互联网春天的来临。
-
2004年 网游市场风起云涌
-
2005年,新浪博客发布。
-
2005年3月,豆瓣成立。这是一个点评的网站。
-
2005年12月,58同城成立,这是一个个人黄页发布的网站。
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这一年上市了。
另外,2005年4月,土豆网成立。2005年,迅雷公司正式成立。2005年,VeryCD(电驴下载)公司正式成立。这都是和视频电影的崛起有关联的。
-
2006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
-
2006年,六间房视频网成立。2006年,李善友的酷六网成立。2006年,优酷网成立。2006年,Google并购Youtube网。
过去大家只能看文字图片内容网站,做图片钻展广告。现在有了更直观的视频网站,而且每部电影都可以贴片做广告了。
内容创作风靡一时,盛大也有自己的盛大文学。
这一年,其实还有一个大混战,就是楼宇广告大战。成立于2003年的分众传媒,2005年上市,2006年并购了聚众传媒、框架传媒。从此,电梯,公交车,地铁从此进入广告时代。
所以,传统运维部门常常被称为“救火”队员,依靠人工巡检的工作方式,不但工作被动,而且效率低下。
- 2007年,阿里巴巴B2B业务在香港上市
中关村一个经营了快10年的拥有11家线下店铺IT硬件批发零售商,融了一笔钱,开始关闭自己的线下店,专注高速发展线上电商自营零售,那就是京东。
2007年,Yes!PPG成立,主打自创品牌的男士商务休闲服装。2007年,模仿Yes!PPG的凡客诚品也成立了。这是中国自创品牌的电子商务公司,集:研发设计、供应链采购、委托加工、质量控制、商品电商零售、仓储物流配送于一体。
2007年,iPhone上市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出现。特别是iphone4的成功,迅速占领手机市场,中国人开始以拥有iphone手机为荣。中国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
2008年,这一年全球遭遇经济危机。股市低迷。是中国互联网的十周年。但是这一年也暗示着,中国PC Web互联网即将开始走向最高峰,最高峰也意味着下一个时代已经在悄然启动。
-
2009年,新浪微博发布显然是最显眼的。随后,各大内容门户网站纷纷发布类微博产品服务。微博,120个字,类似短信使用体验却可以带图片(比短信好),可以关注名人还可以评论互动(不像QQ得双向关注),也可以随手转发。
值得提醒的是,这一年腾讯微博也在酝酿之中。
2009年,中国三大运营商均获得3G牌照,移动互联网眼看着眼看着要来临了。
2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
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2009年—2018年)
随着移动智能手机的出现。苹果,魅族,小米等风靡一时,手机聊天,办公开始兴起。笔者也是在这一时期接触和进入互联网行业,并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建设者。
- 2010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2010年大家最记忆犹新的肯定是百团大战,大量团购网站出现,尤其以2010年3月美团成立为标志。中国电子商务:衣食住行,衣,有淘宝;食开始了,就是这些团购网;住,有曾经的如家快捷酒店大战,也有58的租房二手房黄页广告聚焦房产行业大战;行,有过去的携程、E龙、同程、去哪儿大战。除了衣是实物零售业外,其他食住行都是服务电商业,即:在网上吸引消费者流量,在网上获得优惠折扣,在网上下订单,甚至在网上进行支付,然后在线下进行到场消费。
2010年也发生了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就好像两个黑洞碰撞一样巅峰对决,那就是3Q大战。2010年11月21日,在工信部、网信办的协调下,两个公司达成和解,不互相封杀卸载对方的软件。中国PC互联网终于走到了尽头
-
2011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
-
2011年1月21日 微信 (WeChat) 上线。用马化腾的说法,微信拯救了腾讯。微信进一步加强了腾讯社交领域的行业地位。
-
2012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
-
这一年,中国手机网民数量超过了电脑上网网民数量(其实2013年中国政府才要求运营商强力推4G)。
华为、锤子也正式宣布进入智能手机领域。360和海尔也联合推出超级战舰手机。就连腾讯也谨慎的做了一个手机ROM。大家纷纷想从智能手机硬件、智能路由器和DNS、OS、应用商店、通信IM超级APP,一层层地釜底抽薪。
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时反映缓慢,错失良机。江湖地位滑落,从此与AT的距离日渐增大,至今无力回天。
- 2012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
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2012年双十一当日,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其中天猫达到132亿淘宝也有59亿。
- 2013年,小米开始构建自己的智能产品生态,发布了好几款智能产品。这一年,乐视智能电视发布,乐视开始引爆江湖。雷军的一句“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的风口理论就是那时候出现的。
2014年 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滴滴快的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
- 2015年 首次提出“互联网+”;
2015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双十一销售额达到:912亿元
- 2015年6月启动以来,ofo小黄车已连接了1000万辆共享单车,累计向全球20个国家,超250座城市、超过2亿用户提供了超过40亿次的出行服务。
”共享经济”大热,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等一大批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合理的和不合理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投资人也慌了,没人愿意错过风口,纷纷跟投资。用ofo前员工的话来说,”钱多的用不完…”
- 2016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第一网红papi酱!
这一年,直播热崛起。但是这种直播和过去最早YY的直播还不一样。现在的直播最关键应用了实时美颜技术、虚拟AR技术。
支付宝AR找福字、美颜App自带兔子耳朵虚拟表情开始,就发现今年的不一样了。那就是现实和虚拟的实时结合。
所以这一年,也带动了AR、VR设备热。也带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热,先从人脸识别开始
-
2017年自媒体百家争鸣,互联网BAT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纷纷砸金压自媒体平台,(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大yu号、京东号、迅雷号等)
-
2018年 AI和区块链无疑是最热的。但是他们似乎不是单纯的互联网,而是基于互联网之上的新生事物。正如当初互联网之于通信设备。
后记
或许,一个时代即将结束。今年,互联网寒冬之年,投资人也不再那么热衷风口,各大公司都财政紧缩,准备过冬。入行8年,与笔者一批的互联网人已经进入而立之年。或许是该静下心来,认真是思考一下未互联网未来的发展或者是下轮即将取代互联网地位的行业方向了。
岁末年初,2019年还有半个小时就要到了。技术和商业形态永远在变幻,我等唯有奋力拼搏,以新的姿态和格局迎接下一个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