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 KMP 算法
最近在复习数据结构,学到了 KMP 算法这一章,似乎又迷糊了,记得第一次学习这个算法时,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唾沫横飞,十分有激情,而我们在下面听得一脸懵比,啥?这是个啥算法?啥玩意?再去看看书,完全听不懂呀?总之,觉得十分懵比,课后去看了一些视频和博客,才慢慢有一点理解,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的努力。过了三年,重新温习这个算法,似乎依旧不是很明白,理解得不够透彻,重新拾起课本和视频,认真学习这个算法。
1.KMP 算法简介
KMP 算法是由三位老前辈(D.E.Knuth,J.H.Morris 和 V.R.Pratt )的研究结果,该算法巧妙之处在于避免重复遍历的情况,全称叫做克努特-莫里斯-普拉特算法,简称 KMP 算法,D.E.Knuth,编写了《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写完了第四卷,这部著作被誉为计算机领域中的“相对论”。
2.子串 next 数组的计算
KMP 算法关键点是先求出 next[] 数组,这个 next 数组只与模式匹配串有关,例如以 “abababca” 这个子串计算一下它的 next 数组
下标为 index = 0 开始 ,
index = 0 ,”a” 的前缀和后缀都为空集,value = 0;
index = 1,”ab” 的前缀和后缀分别为 “a” 和 “b”,不相等,value = 0;
index = 2, “aba” 的前缀是 “a”、 “ab”,后缀是 “ba”、”a”,有相同交集 “a”,长度为 1, value = 1;
index = 3, “abab” 的前缀是 “a”、”ab”、”aba”,后缀是 “bab”、”ab”、”b”,有最长相同交集 “ab”, 长度为 2,value = 2;
index = 4,”ababa” 的前缀是 “a”、”ab”、”aba”、”abab”,后缀是 “baba”、”aba”、”ba”、”a”,有最大相同交集 “aba”,长度为 3, value = 3;
index = 5,”ababab” 的前缀是 “a”、”ab”、”aba”、”abab”、”ababa”,后缀是 “babab”、”abab”、”bab”、”ab”、”b”,有最长相同交集 “abab”,长度为 4, value = 4;
index = 6,”abababc” 的前缀是 “a”、”ab”、”aba”、”abab”、”ababa”、”ababab”,后缀是 “bababc”、”ababc”、”babc”、”abc”、”bc”、”c”,没有相同交集,value = 0;
index = 7,”abababca” 的前缀是 “a”、”ab”、”aba”、”abab”、”ababa”、”abababc”,后缀是 “bababca”、”ababca”、”babca”、”abca”、”bca”、”ca”、”a”,有相同交集 “a”,长度为1,value = 1;
最后结果如下:
char: | a | b | a | b | a | b | c | a |
index: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value: | 0 | 0 | 1 | 2 | 3 | 4 | 0 | 1 |
3、如何使用 next[] 数组
得到子串的 next 数组以后,在目标串中匹配使用 next 数组,通过使用 next 数组避免重复的匹配已经匹配过的元素,如果找到长度为 partial_match_length 的部分匹配,并且表 next [partial_match_length]> 1,我们可以提前跳过 partial_match_length – next[partial_match_length-1] 个字符
总结移动位数 = 已匹配的字符数 – 对应的部分匹配值
char: | a | b | a | b | a | b | c | a |
index: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value: | 0 | 0 | 1 | 2 | 3 | 4 | 0 | 1 |
以 “bacbababaabcbab” 为例说明它的匹配过程,第一次匹配, 调到 index = 1 位置,如下
bacbababaabcbab
|
abababca
不难看出, 部分匹配的长度为 partial_match_length = 1, 但是在 next [ partial_match_length – 1] = 0,也就是 next[0] = 0,这个元素,所以我们不需要跳过任何元素,接下来 cb 和 a 都不匹配直接向右匹配,到了下一个 a 匹配的地方
bacbababaabcbab
| | | | |
abababca
来到这个地方,你会发现此时部分匹配的长度为 5 , partial_match_length = 5, next[partial_match_length – 1] = next[4],查 next 数组,next[4] = 3,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匹配中我们要跳过 partial_match_length – next[partial_match_length-1] ,即 5 – next[4] = 5 – 3 = 2,要跳过 2 个字符,所以接下来的匹配应该变成了如下所示:
bacbababaabcbab
xx | | |
abababca
xx 表示跳过了,部分匹配长度为 3, partial_match_length = 3,next[partial_match_length – 1] = next[2] = 1,接下来匹配中要跳过
partial_match_length – next[partial_match_length – 1], 即 3 – 1 = 2, 跳过 2 个字符后的匹配情况如下:
bacbababaabcbab
xx |
abababca
得到部分匹配长度为 1 , partial_match_length = 1, next[partial_match_length – 1] = 0,接下来匹配不用跳过字符,向右匹配,匹配串比剩余的主串要长,所以没有找到匹配的字符串。
4、KMP 算法代码实现,使用 C 语言实现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void get_next(char T[],int next[])//next数组 { int i,j; i=0;//前 j=1;//后 next[1]=0; while(j<T[0]) { if(i==0 || T[i]==T[j]) { i++; j++; next[j]=i; /*if(T[i]!=T[j]) { next[j]=i; } else { next[j]=next[i]; }*/ } else { i=next[i]; } } } int Index_KMP(char S[],char T[]) { int next[1000]; int i=1; int j=1; get_next(T,next);//获得next数组 /* for(i=1;i<=T[0];i++) { printf("%d ",next[i]); } */ while(i<=S[0] && j<=T[0]) { if(j==0||S[i]==T[j]) { i++; j++; } else { j=next[j]; } } if(j>T[0]) return i-T[0]; return 0; } int main (){ char T[1000],S[1000]; int i,k; while(scanf("%s %s",S,T)!=EOF) { k=strlen(T); for(i=strlen(T);i>0;i--)//向后移动 { T[i]=T[i-1]; } T[0]=k; k=strlen(S); for(i=strlen(S);i>0;i--)//向后移动 { S[i]=S[i-1]; } S[0]=k; printf("%d\n",Index_KMP(S,T)); } return 0; }
运行结果如下:
4 为第一个出现匹配字符串的数字下标从 1 开始
5、个人总结
经过这次对于 KMP 算法的练习,使我重新练习了一遍,关于 KMP 中算法实现的某些步骤依旧不是很清楚,有些地方想得还不是特别明白,也许这就是差距。今天出现了一些代码的 Bug,为了解决 Bug 查了一些网站的资料,重新温习了 C语言的使用,今天过得很充实。
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参考资料:
http://jakeboxer.com/blog/2009/12/13/the-knuth-morris-pratt-algorithm-in-my-own-words/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3/05/Knuth%E2%80%93Morris%E2%80%93Pratt_algorithm.html
https://liam.page/2016/12/20/KMP-Algorithm/
https://blog.dotcpp.com/a/8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