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包

简单理解

  所谓闭包简单点说就是定义一个函数,这个函数里面还有一个函数,此时里面的函数和外面函数中的变量之间就产生了闭包关系。

代码理解

# 定义一个函数
def test(num):

    # 里面还有一个函数
    def test_inner(num_inner): # 这个函数和外面函数的变量num之间就产生了闭包
        print(num + num_inner)
        
    return test_inner

fun = test(10)
fun(10)
fun(20)

以上代码执行的结果是:20和30

从执行的结果可以看出,当test(10)执行完毕之后函数里面的num变量并没有随着函数执行完毕而销毁,而是一直保留着这个变量。正因为这种特性我们可以在一些计算中将外面函数中定义的变量作为基值进行计算。下面看一个具体的实例:

def linetest(a, b):

    # line_inner和a,b产生了闭包关系
    def line_inner(x):
        return a*x + b
    return line

line = linetest(1, 1)
print(line(5))
print(line(4))

    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linetest的参数a,b来确定直线表达式的取值,最准确定函数的形式(y = x + 1)。此时的未知数是x,那么为了得到不同的方程我们只需要改变x的值就可以了。没必要每次调用给都传递a和b两个参数的值。这样我们的代码有很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还能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装饰器

概念引入

  我们在开发系统时有些接口的调用往往需要进行验证调用者的权限的,具体的做法就是在接口调用之前来判断一下是否有权限。那么想一下把判断的这一部分代码放在什么地方比较合适(肯定不会放在每一个接口中,没人会这么干对吧。),那么放在那里比较合适呢?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方法中打印日志,方法调用完成之后做一些清理操作等等。

  那么装饰器就是来解决这类问题的。首先看一下下面的例子:

def check(func):

def oper():
print "完成验证操作的逻辑"
func()

return oper

def update_user():
print "修改用户信息"

def delete_user():
print "删除用户信息"

check(update_user)() # 1
check(delete_user)() # 2

执行结果:

  完成验证操作的逻辑

  修改用户信息

  完成验证操作的逻辑

  删除用户信息

上面的代码中将权限验证的代码写在了oper函数中。

  第一步和第二步函数调用部分为了看得清楚一点其实python提供了更简洁的调用的方法。如下:

def check(func):

    def oper():
        print "完成验证操作的逻辑"
        func()

    return oper

@check
def update_user():
    print "修改用户信息"

@check
def delete_user():
    print "删除用户信息"

update_user()
delete_user()

  其实道理和上面的调用方式一样的。这样就很好解决了代码的冗余和复用性。

  

  

版权声明:本文为liyongshun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liyongshun/p/12042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