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下级学》第二章
第二章 下级学的历史和现状
牛顿说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是否也能从前人身上汲取养料、学习怎样扮演好下级的角色呢?
我不是没尝试过,但真的没找到太多有用的东西。究其原因,是因为下级的弱势地位和工具属性,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很多人企图指导下级,二是没人真心为下级说话。从利益流动的角度看,宣扬下级应该安心做牛做马甚至还能赚钱呢!我将在第六章解释赚钱问题。
2.1现有的27本书籍
在孔夫子旧书网(www.kongfz.com)以“下级”为关键字搜索,找到 30 个结果。其中,张二江的《下级学》是个异类,也是名气最大的一本,后面单独谈它。《图解上下级禁忌》(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通情达理–上司和下级的人际关系》(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0)等两本因介绍太少,略过不表。其余 27 本,根据其侧重点,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着眼于提高组织效率、改善组织氛围,包括:
《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
《处理上下级关系的方法与艺术》(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1998)
《组织中的上下级关系:前因与结果的实证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和谐心理学发微:中庸视角下的上下级共生之道》(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上下级关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中国人民大学 2012年硕士论文)
《上级关照与员工信任:三种归因理论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新编办公室主任必备全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03)
共 7 本。
此类书籍有较强的原则性和学术性。不会明显偏袒于上级或下级,但事实上肯定为上级考虑得更多,因为有效率的组织必有执行力,下级必须服从领导。虽然有时也会给下级提供建议,但常闹“何不食肉糜”的笑话,因为其作者是从场外的上帝视角看问题,对下级不能感同身受,更谈不上“阶级感情”。他们给下级的“建议”,有可能自己都没亲身实践过。而他们的亲身经历和心得,又不一定敢写下来。
第二类:着眼于上级怎么指挥如意,包括:
《企业家上下级关系学》(中国经济出版社1986)
《领导:上下级相处的艺术》(农村读物出版社1992)
《机关的逻辑:上下级关系的相处之道》(现代出版社 2013)
《出色领导的50条法则》(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中层正能量:优秀经理人正向管理法则》(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
《带人要同频,管人要共情》(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2019)
共 6 本。
这就是低配版的帝王学。人人都想当帝王,最是无情帝王家。哪怕用词再真挚,诸如“要和下级交心”,说穿了也是在演戏,因为交心的目的在那放着。
好的帝王(领导者)放哪都是财富,可帝王学对下级有什么用呢?特别当下级不受上级待见时,帝王学似乎只能鼓动他造反。
第三类:着眼于下级怎么爬上去,包括:
《下级功课》(中国民航出版社2004)
《职场攻略下级法则》(中国财富出版社 2016)
《做下级的学问》(京华出版社 2010)
《下级的13条法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
《上下级禁忌99》(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2)
《上下级关系协调艺术》(学范出版社 2004)
《学会和领导说话》(新世界出版社2009)
《超级白领必须掌握的16个浅规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0)
《向上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向上管理的艺术》(人民邮电出版社2018)
《中层领导四个管理关键》(中国商业出版社 2006)
《学会和领导面对面说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
《自觉:优秀员工必具的49个特质》(中国商业出版社2004)
《高绩效人士的十个共识》(新华出版社2010)
共 14 本。
这其实就是给下级定制的成功学。如果把下级的“成功”定义为奖金、晋升,那么直接结论就是要迎合提供奖金、晋升的人——上级。如果进一步把人生的全部意义限定于“成功”,那简直要把“迎合上级”刻到 DNA 里了。这种成功学之于职场,和兴奋剂之于运动场一样。如果大家都不用它、只有你用,你会得一时之利。如果你长时间用它,哪天想做回正常人的时候,上级会觉得你目无领导,偷懒、变坏了。如果大家都用它,就变成众人竞相卖命,只有最卖命、卖命到得不偿失的人才能“成功”。除了少数幸运儿,绝大多数人要么力竭倒毙,要么中途退场。退场意味着做边缘型下级,低奖金、无晋升、背黑锅、可抛弃,以前的超额付出全部清零。而爬上去的幸运儿,自然也希望下面继续竞相卖命。于是整个社会都会陷入超额压榨、搏命相杀的互害状态。
传奇大老板马X宣扬“能够996(996:从早9点工作到晚9点,每周6天)是修来的福报,很多人想做没机会”,引起激烈反弹。这件事一方面说明大部分人都意识到这条路不可持续,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已经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以至于有人觉得下级就应该竞相卖命,才会随口说出这样的话来。再看看上面那些书的作者,有的开办培训机构,有的自己就是大老板。他们给下级写书,是什么动机?
下面摘取部分字句,请大家自行感受。
●给出目的:
“以下制上平步青云”;“在职场的跳板上起跳”;“拓宽自己发展的空间”。
●自我欺骗:
“成就老板才能成就自己”;“和老板做同一个战壕中的兄弟”;“服从老板,最终受益的人是你”;
●自我压制:
“职场铁律:老板永远是对的”;“没有不对的上司,只有不对的下属”;
●自我矮化:
“黑锅,该背的时候别犹豫”;“能力超过老板时,装装糊涂”;
●自我剥削:
“主动为自己揽些‘苦差事’”;“成功只在多做一点点,超过老板的期望”;
●做上级肚子里的蛔虫:
“听出老板的弦外之音”;“‘领会意图’乃下属至高境界”
●提供情感慰安:
“学会做‘轿夫’,把老板抬高”;“满足老板‘好为人师’的心理”;
●刺探上级隐私,赵高本色:
“掌握老板的好恶”;
●业余时间也不是自己的:
“在娱乐时善于和老板相处”;“拜访老板家,你有功课要做”。
●面面俱到永远正确的指导意见:
“不要越权,不要墨守成规,不要反对冒险精神”;“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掂量斤两,别过高地估量自己”。
●阿Q精神胜利法:
“发现被老板利用了,就当走了段逆风路”。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自我催眠大法:
“发现老板的魅力”;“与老板的真正关系始于挨骂”;“对老板抱着一颗感恩心”。
●表功,下了蛋就要咕咕叫:
“让你的成绩,跃然纸上”;
●最后还是免不了利益诉求:
“向老板要求个人应得利益”。
2.2《下级学》和张二江
现在专门谈谈《下级学》,这是迄今所有书里唯一值得,也必须,单独拿出来介绍的一本。
作者:张二江 刘云峰,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该书第一作者张二江,官至天门市委书记,因贪腐落马判刑,出狱后在武汉开茶馆直至病故。
张二江在文史方面确有相当造诣,性格张扬又不失率真,才会在《下级学》中直抒胸臆,言人之不言。后来他又落马,戏剧性反差轰动全国,以至于光明日报出版社专门出了本《审判张二江》,比张二江大几倍的贪腐分子们都没这待遇。不过这本书有戏说感,真实度存疑。
丢开张二江个人,仅谈这本书,有两个贡献。
一是创立了“下级学”这个名字。有人可能说“不就是三个字嘛”,但这三个字不大不小界定了整门学问的范围。请对比一下:“下级成功学”、“机关下级学”,“下级行为导论”,都失之褊狭。这三个字中,“下级”表明立足点,“学”字强调系统性。整体组合含义明确,简洁有力,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是上乘之作。
二是真心从下级角度考虑问题,并给出具体建议,当然建议本身不一定正确。
这本书也有两个局限性。
一是基本面对党政机关,因为张二江本人就一直从政,90年代初的官本位思想还很严重,而且张二江的教育背景是武大历史系,中国的历史就是官史。但是,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相对于全社会毕竟是少数,而且党政机关有其特殊性,环境和外界不同。
二是仍未跳出成功导向的窠臼,所以才会给出溜须拍马这样的“建议”,更在他倒台之后,被几个重量级媒体揪住,成了过街老鼠。实际上,书里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正面的,即使有这种“建议”也是带特定前提的。试问:如果上级就是那种人,有几个人敢说自己绝不溜须拍马?断章取义批评人,只是斗争手腕罢了。如果《下级学》真那么不堪,也请不到于光远给作序了。
但是,以成功为导向的《下级学》,和面向下级的成功学完全不同。张二江入狱后仍出版了几本书,都是他自己用五笔字型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说明此人就喜欢写作。他作此书时还不到40岁,仕途得意,正是全面上升期,对“亢龙有悔”还缺乏感性认识。他的罪名虽多,却没提到他借这本书搞培训敛财,或者用此书给下级洗脑。此书纯粹是他意气风发、思有所得的产物。
《下级学》之前,这门学问是零散分布的“潜学”,是欺骗下级的“伪学”。《下级学》之后,才成为“显学”。本书命名为《新下级学》,以彰显和《下级学》的承袭关系。
2.3伪学泛滥的危害
综上,可以说现有的、服务于下级的知识体系几乎为零。如果把《下级学》出版的1993年视为下级学元年,那么至今将近30年,一代人过去了,除了许多居心叵测的伪学,什么新东西都没有。社会对下级学的误解和忽视、下级学自身研究的空白、伪学泛滥,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导致怎样的后果?下面由点及面地分析。
首先看下级个人,他落入了拼、死、废的三角困境中。他以为只有给上级卖命才有前途,以至到了这样的地步:如果长期得不到任务,有人会主动辞职,而这也成了资本家无成本、无风险开除人的办法之一,真是魔幻。弦崩断了就死:过劳死,抑郁死,产生幻觉出车祸死。没崩断就废:灰心绝望,胆怯自卑,接受一切不公正待遇和职场霸凌。个人利益方面,前期靠超额付出维持收入,后期收入走低且自暴自弃,总体上得不偿失。也有人感觉到这不是个事,想改变找不到方向,想守成又把握不好平衡点,只能被裹挟着前行。因为超额付出的人太多了,想等价交换的人只有失业。
社会中人人皆下级,伪学也因此渗入千家万户。婚恋功利化已是常态,家庭生活也不能幸免。根据伪学,工作就是路,人是车,家成了路边的加油站。为了工作可以牺牲家庭,理由是一句缥缈的“将来可以过上好日子”。自己频繁地丢弃家人加班不说,个人微信朋友圈沦为公司的免费工具,连家人隐私也随时奉上。只要公司提出“背景调查”之类的简单理由,就可轻易索取员工亲属的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工作单位等信息。现在还有个新说法:“打破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其实是单向打破,即工作可以侵入生活,反之不行。
走出家庭,来到公司。公司理直气壮地搞双重标准。比如考勤制度:员工迟到1分钟要扣一个小时的工资,但加班不到一小时就不算加班。这和旧社会地主用大斗收租、小斗粜米有什么区别?员工请假,事假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算,年假不足半天按半天算,理由是“便于计算”——我们明明生活在精确到秒、电脑自动计算的时代啊!还有公司紧紧抓住“丧假”的字眼,要求员工出示死亡证明,做到“丧假必丧”。有人问:为什么人事总监可以年入百万?他创造什么了?其实他不用创造什么,就冲他能让千百个员工夹紧尾巴拼命工作,这种“价值”就是一般人创造不了的。
2020年初,全国性大公司36X的年会特等奖为“免裁券”。该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X显然很重视此事,事先专门在朋友圈发布,观者无不恶心到吐。稍后的全国新冠状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有个全国性的大公司房天X,宣布全体员工降薪缓发,同时又给困难员工提供贷款。根据公开新闻,房天X给员工提供的贷款年利率是2.4%,同期的银行存款是三个月1.1%,六个月1.3%。用我小学生的智商可以明白:如果把员工的工资扣下来,改成贷款的名义给员工,反而还能赚钱呢,比存银行还赚。单看每一个环节,都没做错什么;组合在一起,却如此令人“惊喜”:这是何等的智慧和自信?
下面是36X公司的免裁券和房天X公司的贷款说明:
分散在千千万万公司的下级们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疯狂转动的轮子。驱动轮子的生力军是积极乐观、还拼得动的人,其它人被迫跟着跑,直到掉下轮子。也有人会耍点小聪明,比如请1小时事假,明明提前办完了,还要磨蹭到59分钟才回来。还有人在工作中积了一肚子火,要找弱者释放,所以社会上不知哪里就会突然冒出一股戾气。
不止下级,上级也可能是伪学的受害者。有的上级,不知道为什么下面总是那么“笨”,着急上火,白费力气。有的上级,直到被人暴力攻击或者起诉时,才知道自己多招人恨。有的上级,在下级的阿谀奉承中忘了天高地厚,肆意妄为,自取灭亡。
从阶层角度看,低素质的下级阶层也难以向上级阶层输送优质人才。高管们有股暴发户做派,不能简单地归因于个人,还要考虑其阶层。
长远看,充斥伪学的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对此我尚难回答。但我知道古希腊有个叫“斯巴达”的城邦,其风格是一切为了战斗。结果除了一些血腥的战斗故事,它什么都没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