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程与哲学有何联系?首次看到这两个名词放一起的朋友疑心问道,但转念一想,好像是真的有点联系,只是对它知之甚少,不足以给出坚信的回答,只能抱着不求甚解的态度提出这个问题,继续往下看,期望寻求到答案,解开开心中的困惑。

  以往对编程和哲学关系的认知,仅限于编程哲学的范畴,即某一门编程语言设计和编写时所遵循的哲学,比如著名的Python之禅,Bea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这种语言的设计哲学,准确地说是设计理念,不只存在于编程语言中,可以说,凡是人造的物,都凝结了一个人的思想特征,一个人对该物品应有的特征的看法,以及制造该物品时所遵循的理念。当一个物品凝结了作者较多的理念,且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时,就成了艺术品。比如著名的雕塑《思考者》凝结了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对人思考时的体态和神态的认知。这种设计理念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研究其理念,相当于探索一个行业的最高秘密,没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无法深入探讨,而且讨论过于专业细致的理念不是我的目的,因为它无法回答我对某些东西的困惑。估计,每个加班到夜深人静,第二天还因没有完工被老板批评的同行都有类似的困惑。

 

 

思考者

  世界运行有一定的规律。人生在天地间,是世界的一份子,一生都受运行规律的制约,人都是想过好这一生的,那么在这个规律中,怎么才能过好这一生呢。面对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人和事,要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做出选择就要有取舍,取舍体现出人和事对我们的价值。所以课本上都说,哲学是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一定义是现代社会哲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后的定义,对哲学最简单的定义是智慧,即philosophy,是古代贤哲苏格拉底提出的,可以看出,哲学的定义不论是复杂系统的三观,还是智慧,本意都是让我们过好这一生。似乎提到哲学就要讨论纯粹理性、超人意志、表象和存在、解构主义、分析哲学之类高深的概念,否则不配谈哲学。如果哲学成了空中楼阁,脱离了人民大众,那它存在的价值可能只是装扮部分人的工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只要其富含智慧,也可称得上富含哲学。看到这样的定义,是不是松了口气。

  智慧,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似乎成了古董,摆在展台上供人观摩。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求学的脚步不再被大雪和高山阻挡,手指一动即可搜罗到全球各个角落的经典,其中蕴含的智慧,足以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足以教会我们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对待得失,如何生活的更好,足以让我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一个档次,然而事实与此相反,面对眼花缭乱的典章,我们更多的是视而不见,快乐水都来不及喝,哪来时间学习“没用”的智慧呢,现代有现代的“智慧”,那就是人生苦短,及时行乐,消费促进社会进步…

  然而,人生真的是苦短吗。

  享乐主义盛行的年代大概在中世纪的意大利佛罗伦萨被瘟疫肆虐的时候。当时是1348年,整个佛罗伦萨被瘟疫的阴霾笼罩,城中的人十不剩一,普遍信仰基督的人们认为神不保护他们,或者从根本上怀疑神的存在,加上当时基督教堂的腐败和堕落,人们不愿把一生奉献给神,认为及时享乐最重要,否则死了还没来得及享乐太亏了。城中的十个青年男女到郊外,一方面为躲避瘟疫,一方面轮流讲故事,这就是薄伽丘的《十日谈》,讲的故事有歌颂爱情的,有解放女人爱情自由的,认为既然当时的男人能出轨,丈夫也要接受妻子在外面有情夫。这为后来的享乐主义奠定了基调。是不是想到了高中历史书上的那幅图…

  当时是14世纪,距今672多年,人类已记载的历史大约为距今4700年前,在此之前人类都普遍信仰轮回转世,也就是说,有四千年的时间人类相信轮回转世,最近六百年,随着科学战胜神学,这种信念几乎消失殆尽了。难道说,现代人聪明,古人就愚笨吗?

  如果人生不短,那么作恶多端的人,在一生的结尾,该怎么办呢?假如下辈子变成猪,他会愿意吗。

  随着量子力学的发展,似乎科学真的在向神学靠拢。

  我没下结论,只是突出一个被忽视很久,但在现代应当被重视的东西,真真假假,还得擦亮眼睛,自己判断,秉持上下求索的精神,探寻每一份幻想背后的真相。

  说了这么多,似乎和编程没什么关系。编程构筑了恢弘的网络世界,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像go和java抢web服务器的市场一样,迅速抢占真实世界的一半市场,让我们如今生活在虚拟与真实世界的交叉世界中。基于这个强大的虚拟世界,有人提出了虚拟宇宙论。假如游戏中的人物会思考,他会不会想他身处的世界是哪里来,我们身处的这个虚幻不定的真实世界,会不会是创世的上帝用代码编写的游戏,人与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会不会是代码间的逻辑判断,如果真是这样,人类贤哲苦思冥想不出世界的本质很正常,游戏里的人物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NPC为什么会这么丑陋,走路这么奇怪。在刘慈欣的一本科幻小说《镜子》中,男主利用超弦计算机超高的计算性能,顺利模拟出了宇宙大爆炸到现在的社会,细节相同,不差分毫,甚至可以预测未来,还能模拟出你暗恋对象正在干什么。如果真有这么一台计算机,我们就能站在上帝的视角看宇宙的本质,运行规律,就能知道人生是否真的苦短,如果不是,那么享乐主义者是否该反思一下自身的行为了。

  正是我们如新生婴儿般对世界的真相一无所知,才想借计算机这个神奇的东西,探索世界的本质。

                                                                                 2020-07-19 17:26:58

江苏省南京市

版权声明:本文为catnuko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catnuko/p/1334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