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下MongoDB的安装和配置、启动和停止

下载地址:MongoDB的官方下载网址是:https://www.mongodb.org/downloads

安装步骤1、

点击下载的mongodb-win32-x86_64-2008plus-ssl-3.0.4-signed.msi,下一步,下一步over。

安装步骤2、

我这里是默认安装路径,复制路径: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0\bin 

打开cmd窗口,输入以下命令

1.> cd C:\Program Files\MongoDB\Server\3.0\bin 

2.> mongod.exe –install –logpath ” C:\Program Files\MongoDB\log\log.txt” –dbpath ” C:\Program Files\MongoDB\data\db”

3.> net start mongodb 

note:3.net start mongodb为启动mongodb服务,net end mongodb 停止mongodb服务。

mongod参数说明:

dbpath:数据文件存放路径,每个数据库会在其中创建一个子目录,用于防止同一个实例多次运行的mongod.lock也保存在此目录中。

logpath:错误日志文件。

logappend:错误日志采用追加没模式(默认是覆写模式)。

bind_ip:对外服务的绑定Ip,一般设置为空,及绑定在本机所用可用Ip上,如有需要可以单独指定。

port:对外服务端口,web管理端口在这个port的基础上+1000.

fork:以后台Daemon形式运行服务。

journal:开启日志功能,通过保存操作日志来降低单机故障的恢复时间,在1.8版本后正式加入,取代在1.7.5版本中的dur参数。

syncdelay:系统同步刷新磁盘的时间,单位为秒,默认是60秒。

directoryperdb:每个db存放在单独的目录中,建议设置该参数。

maxConns:最大连接数。

repairpath:执行repair时的临时目录。如果没有开启journal,异常down机后重启,必须执行repair操作。

安装步骤3、

这样其实就安装成功啦,同时也启动啦mongoDB服务,进入Shell环境界面。

紧接着,我们趁热打铁,进入简单的MongoDB增删改阶段

MongoDB预热,简单的增删改

首先我先介绍一点MongoDB的基本概念

1、MongoDB是NoSQL中面向文档的数据库,他是介于关系型数据库与非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库产品。

2、MongoDB的文档,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一行数据。

3、多个文档组成一个集合(collection),集合相当于关系数据库中的表

4、多个集合,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数据库

5、一个运行的MongoDB Server支持多个数据库。

MongoDB中的插入Insert

首先打开cmd,输入Mongo进入shell界面

输入show dbs ,查看当前数据库为local。然后创建数据库,库名为fristdb,输入 use fristdb ,这样就相当于创建啦数据库。

note:

> db.people.insert({“name”:”张龙豪”,”age”,18}) 这一句由于{}里面的内容不是json结构的数据,不能插入数据库表(集合)people中。

> db.people.insert({“name”:”张龙豪”,”age”:18}) 这样文档格式没有错误,就插入成功,意思是在fristdb库中插入people集合(表),文档(行数据)为 {“name”:”张龙豪”,”age”:18}

> db.room.insert({“cmp”:50,”tree”:20}) 这一句又创建啦一个集合(表)插入文档(行数据)为{“cmp”:50,”tree”:20}

MongoDB中的查看select—find

note:首先我在peple集合中插入啦2条数据,一条是18岁,一条是20岁。

> db.peple.find() 查出peple集合中的所有的文档

> db.peple.find({“age”:18}) 查出peple集合中年龄为18的一条文档。

MongoDB中的修改update

Note:这个看图,我就不罗嗦啦,update({},{}),前面一个是查询条件,后面是修改后的数据文档

MongoDB中的删除delete–remove

 

Note:删除后剩下一条张龙豪20的数据。

 

版权声明:本文为knowledgesea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knowledgesea/p/4631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