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效果:ioufev.com

记录使用hexo搭建个人博客的过程

至于在博客里记录什么内容,现在还没想好。已经熟悉了博客园,不想换。

1.概念

Github Pages

Github Pages可以被认为是用户编写的、托管在github上的静态网页。
GitHub是一个“社会编码”网站。它允许您上传代码存储库以存储在 Git 版本控制系统中。然后,您可以在代码项目上进行协作,默认情况下系统是开源的。

hexo

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四个特点:超快速度,支持 Markdown,一键部署,丰富的插件。

NexT

«NexT» 是一款风格优雅的高质量 Hexo主题,自点点滴滴中用爱雕琢而成。

2.准备

必要软件

安装hexo和Next

先创建一个文件夹:bolg(用来存放所有博客的的东西)

cd D:\CODE\bolg	#D:\CODE\bolg是我的文件夹
npm install -g hexo-cli	#安装hexo脚手架
hexo init	#hexo初始化命令
npm install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theme-next/hexo-theme-next themes/next	#安装Next主题

新建项目

在github上新建一个名叫ioufev.github.io的项目,ioufev是我的用户名

SSH Key

生成SSH Key

因为本地Git仓库和GitHub仓库之间的传输是通过SSH加密传输的,GitHub需要识别是否是你推送,GitHub只要知道了你的公钥,就可以确认只有你自己才能推送,所以需要配置ssh key。

ssh-keygen -t rsa -C "ioufev@163.com"  #创建ssh key,ioufev@163.com是我自己注册GitHub的邮箱
#然后回车3次
#运行完可以在C:\Users\用户名\.ssh查看内容,有id_rsa和id_rsa.pub两个文件,这两个就是SSH Key的秘钥对,id_rsa是私钥,不能泄露,id_rsa.pub是公钥,可以公开。

Github上设置SSH keys

  • GitHub上的SSH keys:https://github.com/settings/keys
  • 点击“Add SSH Key”,填上Title(随意写,比如home),在Key文本框里粘贴id_rsa.pub文件里的全部内容。
  • 验证是否成功
ssh -T git@github.com  #在git bash里输入命令
#输入yes

配置Github账户信息

git config --global user.name \'ioufev\'  #设置用户名,ioufev是我的Github用户名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 \'ioufev@163.com\'  #设置用户名邮箱,ioufev@163.com是我自己注册GitHub的邮箱
#运行完可以在C:\Users\用户名\.gitconfig查看内容

设置域名

自定义域名教程:GitHub Pages绑定自定义域名

默认域名是:https://ioufev.github.io,ioufev是我的github用户名

我申请了域名:ioufev.com,设置了免费SSL证书,那我的博客域名就是:https://ioufev.com

3.配置

配置细节较多,单独说明

4.hexo命令

常见命令

hexo new "postName" #新建文章
hexo new page "pageName" #新建页面
hexo generate #生成静态页面至public目录
hexo server #开启预览访问端口(默认端口4000,\'ctrl + c\'关闭server)
hexo deploy #部署到GitHub
hexo help  # 查看帮助
hexo version  #查看Hexo的版本

缩写:

hexo n == hexo new
hexo g == hexo generate
hexo s == hexo server
hexo d == hexo deploy

写博客

定位到我们的hexo根目录,执行命令:

hexo new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hexo会帮我们在blog\source\_posts下生成相关.md文件,就是博客内容,.md是markdown文件后缀名,用文本编辑器打开编辑。

然后执行组合命令:

hexo s -g #生成并本地预览
hexo d -g #生成并上传

版权声明:本文为ioufev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ioufev/articles/1211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