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包下载地址:百度网盘->Windows软件->破解软件

Adobe Acrobat一款是专门的PDF工具,它和Adobe Reader(同公司的PDF阅读工具)不同,除了阅读以外还支持创建、编辑和保护PDF文件,软件可以帮助您快速、自信地实现将内容数据转换为或扫描至PDF,包括纸质文档、电子邮件、照片和电子表格等等。使用Adobe Acrobat可以在工作中简化审阅和审批环节,还可以将PDF格式轻松转换为Word、PowerPoint等等常用格式,以便轻松且更加安全地进行分发、协作和数据收集,目前已经成为了普通办公和印前设计必装的软件之一。
adobe acrobat xi pro破解版

adobe acrobat xi pro破解安装教程

1、运行Adobe Acrobat安装文件,选择“安装Adobe Acrobat XI正常模式安装”

2、Adobe Acrobat XI Pro 11为多语言版本

3、点击下一步

4、回到安装文件,选择“打开Adobe Acrobat XI Pro注册机”

5、点击注册,并将生成的序列号复制入内,点击下一步
注意:此处切记,如果使用了序列号,那就别再生成新了,一会儿我们还需要用到,将注册机先放在一边。

6、选择“弹出HOST”

7、回到安装文件,右键点击“HOSTS”,以记事本打开

8、将下列内容复制入内保存,屏蔽联网激活。
127.0.0.1 lm.licenses.adobe.com
127.0.0.1 na2m-pr.licenses.adobe.com
127.0.0.1 practivate.adobe.com
127.0.0.1 activate.adobe.com
127.0.0.1 ereg.adobe.com
127.0.0.1 wip.adobe.com
127.0.0.1 lmlicenses.wip4.adobe.com

9、回到安装程序,点击下一步

10、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安装类型,建议典型即可

11、选择安装目录,根据自己需要修改

12、等待安装结束

13、运行Adobe Acrobat XI Pro 11快捷方式

14、进行Adobe ID注册

15、点击登录

16、弹出试用提示,点击“对此软件进行许可”

17、再次输入序列号

18、提示错误后,点击“连接Internet时是否出现问题”

19、点击“脱机激活”

20、点击“生成请求代码”

21、将“请求代码”复制入注册机第二栏内,点击生成相应代码。

22、将响应代码复制入内

23、破解成功,下面我们开始安装补丁

24、安装结束后,点击“安装Adobe Acrobat XI Pro v11.0.11补丁”

25、自动搜索目录,等待安装完成即可

Adobe Acrobat XI Pro八大功能

1、转化或扫描到PDF
无论需要将哪种内容转换为或扫描至 PDF(纸质文档、电子邮件、照片、电子表格、网站、Adobe® Flash® Player 兼容视频等),Adobe Acrobat® X 软件都可以帮助您快速、自信地实现。创建和共享可通过移动设备和智能手机查看的 PDF 文件。
2、导出或编辑PDF
轻松编辑 PDF 文件,将 PDF 快速导出到 Word 或 Excel 文档。缩短重新键入信息的时间,增加重用内容的时间。使用 Acrobat X 减少错误、提高工作效率、更快地完成项目。
在 Microsoft Office 2010 应用程序中单击即可创建 PDF 文件,包括 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Publisher 和 Access 以及 Microsoft Project 和 Visio 等专用应用程序。
3、合并用多个应用程序创建的文件
无需将多个电子邮件和附件塞入他人的收件箱中。创建并交付具有专业外观的 PDF 文件,它们的发送、打开、查看和导航操作都很简单。
4、提高工作效率和流程一致性
使用新颖的工作效率增强软件功能简化复杂项目、准备和演示高质量的内容、实现更出色的成效。
5、简化在线文档审阅
在整个项目过程中,使用共享在线文档审阅和 PDF 注释将每个人引入并留在相同页面。
6、使用可填写的PDF表单收集数据
无需从 IT 部门那里寻求帮助,就可以轻松创建、分发和跟踪简单易用的交互式 PDF 表单(它们看上去与纸质表单十分相似)。
7、保护PDF文件和文档
简单易用的安全功能使您能保护敏感信息。使用 PDF 密码、数字签名和编辑功能构建您可以信赖的电子流程。
8、符合PDF及辅助功能标准
确保符合部门、企业或政府标准,并实现残障人士的辅助功能。

版权声明:本文为yitao326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yitao326/archive/2004/01/13/1023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