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之-Linux主机规划与磁盘分区
摘要: 本篇博客仅作为笔记,如有侵权,请联系,立即删除(网上找博客学习,然后手记笔记,因纸质笔记不便保存,所以保存到网络笔记)。
下表列出几个常见的装置与其在Linux中的档名:
装置 | 装置在Linux内的文件名 |
IDE硬盘机 | /dev/hd[a-d] |
SASI/SATA/USB硬盘机 | /dev/sd[a-p] |
USB快闪碟 | /dev/sd[a-p](与SATA相同) |
软盘驱动器 | /dev/fd[0-1] |
打印机 |
25针:/dev/lp[0-2] USB:/dev/usb/lp[0-15] |
鼠标 |
USB:/dev/usb/mouse[0-15] PS2:/dev/psaux |
当前CDROM/DVDROM | /dev/cdrom |
当前鼠标 | /dev/mouse |
磁盘机 |
IDE:/dev/ht0 SCSI:/dev/st0 |
对于磁盘SATA接口来说,系统使用检测到得顺序来决定装置文件名,并非与实际插槽代号有关,并且USB磁盘需要在开机后再捕捉到。
关于分割磁盘时,分成P(Primary)+E(Extended)的分割,注意以下几点:
1、磁盘特性,只能主分割四次,之后需要逻辑分割。
2、主分割和逻辑分割的号都要预留出来的,通常将延伸分割预留到最后。
计算机开机流程:
1、读BIOS(一个软件程序)。
2、BIOS去分析计算机里面有哪些存储设备:MBR:第一个可开机装置的第一个扇区内的主要启动记录区块,内含开机管理程序。
3、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一支可读取核心档案来执行的软件。
4、核心档案: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注意: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操作系统安装在MBR(446bytes)上面的一套软件,其主要任务有:
1、提供选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项目,这也是多重引导的重要功能!
2、载入核心档案:直接指向可开机的程序区段来开始操作系统。
3、转交其他loader:将开机管理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负责。(多系统)
磁盘分区的选择:
· 目录树结构
所谓目录树结构就是以根目录为主,然后向下呈现分支状的目录结构的一种档案结构。如下图:
上图中长方形表示为目录,波浪形则为档案。如果要找到mydata那个档案时,系统就得由根目录开始找:/home/dmtsai/mydata。
我们知道整个Linux系统使用的是目录树架构,但是我们的档案数据其实是放置在磁盘分区槽当中的,这个时候要结合两者就需要挂载了!
文件系统与目录树的关系(挂载)
挂载:就是利用一个目录当成进入点,将磁盘分区槽的数据放置在该目录下;也就是说,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该分隔槽的意思。那个进入点的目录我们称为挂载点。
distributions安装时,挂载点与磁盘分区的规划:
A:初次接触Linux:只要分割/及swap即可
通常初次安装Linux,建议直接以一个最大的分隔槽/来安装系统。
B:建议分割的方法:预留一个备用的剩余磁盘容量!
请预留一块不分割的磁盘容量,作为后续练习时可以用来分割之用。此外,预留的分割槽也可以拿来作为备份之用。因为我们在实际操作Linux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某些script或者是重要的档案值得备份,就可以使用这个剩余的容量分割出新的分割槽,并使用来备份重要的配置文件或者script。(没有安装过LInux十次以上,不要说你学会了Linux)。
新手:准备一个20G的硬盘,分15G来给/来安装Linux,512MB给Swap,另外的4GB左右不要分割,先保留下来,未来我们可以继续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