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运维小伙伴可以采用何种方式安装操作系统

下面列举的只是我会用到的安装方式,在运维过程中并不一定是最优解,只是自己运维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1)物理服务器,可以通过连接管理口来安装操作系统,管理口地址可以在bios中设置和查看,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管理口,输入用户和口令进入,然后安装操作系统。

(2)制作启动盘,和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差不多,安装介质可以是 u盘和光盘,由于光盘在制作和使用中需要光驱,物理服务器上并不一定有光驱,就算有外置光驱的话也会比较麻烦,因此一般情况使用u盘便携性比较好,当然这个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使用u盘制作启动盘我一直在用“UltraISO”工具。(如果在使用u盘过程中发现u盘还有空间,但是无法拷入“单个4G以上大小的文件”,可以看下u盘的文件系统是不是FAT格式,是的话需要格式化为NTFS)。将u盘插入到物理服务器上后,记得首先进入bios,调整启动顺序,将u盘启动放在第一位。由于服务器厂商不同,进入bios的快捷键也不一样,但是都会在启动过程中在屏幕上有打印,仔细观察,根据提示按键,即可进入bios。

右键,属性里即可查看到文件系统

 

 

 (3)VMWare ESXI 对主机进行虚拟化,实现硬件层面虚拟化。使用vsphere或者vcenter管理工具安装操作系统,和我们自己玩的vmware workstation差不多,创建虚机模板,然后指定资源和镜像,然后进行安装。生产中可以创建一个模板,通过复制虚机里面的 .vmx和.vmdk文件来快速拷贝虚机,实现虚机的快速创建。

其他,当然部署操作系统中还有批量安装操作系统工具,由于本人能力有限没有使用过,因此没有列举出来。运维小伙伴可以百度进行学习。

 

2、下面就是安装CentOS 7的操作过,

(1)正常来说安装操作系统没有特别的要求的话,一路默认下去就好,就可以安装完成。下面我针对每一个安装步骤进行说明。

首先,启动操作系统后选择 “Install CentOS 7”,进入安装

“Test this media & install CentOS 7”  是测试镜像是否可用,确认镜像文件可用后进入安装界面(由于这一个过程时间可能会比较长,学习过程中可以选择第一步跳过测试)

“Troubleshooting” 救援模式,这个模式我没有用过,我理解这个模式应该是操作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救援模式进入操作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及处理。

 

 

(2)下面会进入图形化安装界面,下面这个界面提示说你在安装过程中想要使用的语言是什么,建议使用默认英语,选择continue进入下一步(因为这个地方选择的语言不仅仅是安装过程中的提示语言,也是安装完操作系统后默认的系统语言,不建议使用中文)

 

 

(3) 这里进入的是一个汇总页面,在安装操作系统过程中,每一项的配置是什么,可以针对每一项进行个性化配置

DATE&TIME:设置系统的时区、日期、时间

KEYBOARD:设置键盘,比如美式键盘,默认就是这个,设置其他的没过,感兴趣可以自己玩玩

LANGUAGE SUPPORT:语言支持,就是上一步我们选择的语言,在这里可以进行修改

INSTALLATION SOURCE:这里可以配置安装源,正常我们通过镜像安装的话,这里不需要做任何修改

SOFTWARE SELECTION:安装软件选择,可以选择最小化安装(默认),也可以选择安装桌面,或者web服务器等等,根据需求安装,从安全角度出发,建议选择最小化安装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磁盘分区及挂载点配置

KDUMP:(这个没用过不清楚)

NETWORK & HOST NAME:网络及主机名配置

SECURITY POLICY:安全策略

 

(4)在汇总界面,发现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这一项有叹号提示,下面有一行红字提示 “Automatic partitioning selected” 自动分区选择,点击该项进入到磁盘分区页面

 

 (5)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界面显示当前服务器有几块硬盘,分别是多大,默认选择不需要做任何分区和挂载点修改的话,点左上角 done 按钮即可,如果想要手动修改挂载点和分区大小可参考下面的步骤。

 

 

 (6)想要修改分区大小和挂载点在“Other Storage Options” 项中选择 “I will configure partitioning.” 然后点左上角 done 按钮

 

 (7)进入手动配置分区页面,这里可以通过下方自动创建按钮,进行自动创建,然后再进行手动修改,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创建下面提示使用的是lvm逻辑卷,如果没有特殊要求这里不需要进行修改,采用lvm即可。

 

 (8)可以通过下面的 “+”和“-” 对分区挂载点进行修改,也可以选择相应的分区来修改分区大小。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想要继续安装,分区至少有 /boot、/ 和swap 这三个挂载点,这里你可能会有疑问,swap可以不需要啊,某些场景我们都要关闭交换分区。但是这里不行,需要swap分区才能继续(报错提示会告诉你虽然swap分区并不是严格要求必须要有,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对提升性能有一定的意义),分区调整完成后,点左上角 done按钮。

 (9)然后系统会对磁盘的分区情况进行汇总,确认没问题后,直接选择 “Accept Changes”,有问题选择另外一个返回重新进行配置

 

 

 (10)配置完成后,点右下角 “Begin Installation”按钮,开始安装(网络可以等安装好操作系统后再进行配置)

 

 

 (11)然后系统开始自动安装,这里可以设置root口令和创建用户,点击 “ROOT PASSWORD”进入root口令配置界面

 

 

 (12)输入root口令,保证口令上下一致,然后点左上角 done按钮

 

 

 

 

(13)设置完成root口令后,“USER CREATION”可以不进行创建,等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根据需求进行创建。

 

 (14)等待安装配置完成,点下方的“Finish configuration”按钮,然后继续等待完成即可。

 

 (15)安装完成,点“Reboot”重启,这里在物理机上安装操作系统的小伙伴需要注意,点完重启后抓紧把u盘拔下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再次进入到安装界面),然后进入bios,修改启动顺序,将操作系统安装的盘放在第一位(这样做的目的是加快重启时的速度)

 

版权声明:本文为ops-blog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ops-blog/p/15265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