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学习了ThinkPHP框架写页面,趁着夜色写写自己的一些经验:

我这里用的服务器是phpStudy,数据库是Navicat,项目必须放在phpStudy的WWW目录里面。

  1.将thinkPHP文件弄下来,在同级建一个自己的项目,我这里用的Nxl

 

2.在Nxl项目里建一个根目录ROOT,

3.设置入口文件,新建个index.php文件,这里讲下SADJ是主要的页面布局文件。

  1. <?php
  2. // 应用入口文件
  3. // 检测PHP环境
  4. if(version_compare(PHP_VERSION,\'5.3.0\',\'<\')) die(\'require PHP > 5.3.0 !\');
  5. // 开启调试模式 建议开发阶段开启 部署阶段注释或者设为false
  6. define(\'APP_DEBUG\',True);
  7. // 定义应用目录
  8. define(\'APP_PATH\',\'./SADJ/\');
  9. define(\'THINK_PATH\',realpath(\'../../ThinkPHP\').\'/\');
  10. define(\'RUNTIME_PATH\',\'./Runtime/\');
  11. // 引入ThinkPHP入口文件
  12. require THINK_PATH.\'ThinkPHP.php\';
  13. // 亲^_^ 后面不需要任何代码了 就是如此简单

4.在浏览器打开localhost下的tp文件下面的http://localhost/tp/Nxl/ROOT/,页面会出现这样的画面,表示搭建成功了。

这时可以看到系统默认给你建了2个文件夹,SADJ和Runtime。如果想改成自己定义的目录名,可以直接删除这两个文件,然后在indexp.php应用目录那块改成其他名字,重新运行下服务器就会自动创建自己的文件夹了。

可以看到每个文件夹下面都会有个index.html文件,这是这个框架自定的设置,默认找index.html文件,防止其他人篡改文件,故设置个空的index.html 文件,可以看到有2个文件,一个是公共文件夹,一个是Home文件夹。

具体的结构可以查看 ThinkPHP文档   http://document.thinkphp.cn/manual_3_2.html

1.连接数据库,在Conf–config.php配置下数据库信息,我连接的是localhost本地数据库,数据库名是Nxl。

 

  1. <?php
  2. return array(
  3. //\'配置项\'=>\'配置值\'
  4. \'DB_TYPE\' => \'mysql\',
  5. \'URL_MODEL\' => 1,
  6. \'DB_SQL_BUILD_QUEUE\' => \'xcache\',
  7. \'DB_SQL_BUILD_LENGTH\' => 100,
  8. \'DB_PORT\' => \'3306\',
  9. \'DB_PREFIX\'=>\'\',
  10. \'DB_CHARSET\' => \'utf8\',
  11. \'DB_DEBUG\'=>true,
  12. \'SESSION_AUTO_START\' => true,
  13. \'DB_SQL_BUILD_CACHE\' => true,
  14.  
  15. \'DB_HOST\' =>\'localhost\',
  16. \'DB_NAME\' => \'Nxl\',
  17. \'DB_USER\'=>\'root\',
  18. \'DB_PWD\' => \'root\',
  19. )

 这里大概讲下控制器与视图模块的关系,每个控制器下面要找到视图层的这个名字命名的文件。以Home\IndexController类就代表了Home模块下的Index控制器,而index操作就是Home\IndexController类的index(公共)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为niuxiaoling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niuxiaoling/p/805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