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c-堆叠-IRF
IRF 堆叠
交换机堆叠
为什么要使用堆叠,
答:可以简化配置,降低维护成本,简化网络拓扑
如果不使用行不行?
答:当然可以,一此企业在组件campus时还在使用VRRP+MSTP+NQA/LSA,这也未尝不可,但即便是使用MSTP,收敛速度也是没有办法再加快,另外MSTP+VRRP 在后期维护中会带来相对较高的成本。
它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有哪些?
优点,前面已经提到过,简化部署及配置,降低维护成本
缺点,无法实现负载均衡,不像VRRP一样,可以配置数据分担,并且两台交换机堆叠之后,只使用一台设备的硬件资源,另一台歇着。
各厂商堆叠名称
Cisco
低端: stackwise (盒式)
高端:VSS 框式
FEX 纵向堆叠,N7K+N2K , N5K+N2K
Huawei
低端: istack (盒式)
高端: CSS 框式
SVF 纵向堆叠
H3c
低端: IRF2
高端: IRF2 ,
IRF3 纵向堆叠
Ruijie
低端:STACK , VSU
高端:VSU 纵向堆叠
Juniper
低端:VC
高端:VC, Qfabric
堆叠原理
通俗讲,就是将两台或多台交换机逻辑上组合成一台,使得无论上游还是下游设备来查看时,只显示一台交换机,并且在配置上可以简化,所有堆叠后的交换机,无论你连接哪一台,都可以对其进行管理,并且会同步配置。
堆叠角色
主交换机 ,负责进行配置下发
备交换机 , 负责同步主交换机的配置
从交换机 , 负责同步主交换机的配置
主交换机的选举原理 (三种方法)
1 运行状态比较,已经运行的交换机比处于启动状态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堆叠主交换机选举超时时间为20S,堆叠成员交换机上电或重启时,由于不同成员交换机所需的启动时间可能差异比较大,因此不是所有成员交换机都有机会参与主交换机的第一次选举
2 堆叠优先级高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越大越优先)
3 堆叠优先级同时,MAC地址小的交换机优先竞争为主交换机。
堆叠需要使用特定的接口
有些设备必须使用特定的堆叠接口
有些设备可以使用业务口进行配置。
废话不多说,看个拓扑,来看看MSTP+VRRP对比堆叠之间有啥 区别
STP环境
很明显可以看到,在STP环境中,默认就给DISCARDING一个接口,也可以叫做blocking,
阻塞嘛~这是这种可管理型交换机的特性,默认STP开启,傻瓜的就别说了,那不是我们的讨论范围。
此时我所连接的设备有两台,
堆叠环境对比
虽然看起来也是两台,但是你细品,是不是发现两台设备的MAC地址是一样的。
堆叠配置思路(业务口)
1 区分交换机端口编号
2 将堆叠口shutdown
3 选择主设备(主交换机)
4 配置堆叠口
5 端口开启
6 激活堆叠配置
具体配置
1 区分交换机端口编号
[sw2]irf member 1 renumber 2
//原有编号1修改为2
如果有多台,那么就多台都改,确保每台设备上不一样,默认是1
2 将堆叠口shutdown
3 选择主设备(主交换机)
[sw1]irf member 1 priority 32 //通过修改优先级来完成
默认是1
4 配置堆叠口
[sw1]irf-port 1/1
[sw1-irf-port1/1]port group interface FortyGigE 1/0/53
[sw1]irf-port 1/2
[sw1-irf-port1/2]port group interface FortyGigE 1/0/54
将主交换机的口加入到堆叠口中,通常最少要建立两个堆叠口,
1/1 和 1/2
备交换机在这里千万注意,要进行对调。
[sw2]irf-port 2/1
[sw2-irf-port2/1]port group interface FortyGigE 2/0/54
[sw2]irf-port 2/2
[sw2-irf-port2/2]port gr inter for
[sw2-irf-port2/2]port gr inter FortyGigE 2/0/53
5 端口开启
(要开启业务端口)
[sw2]inter FortyGigE 2/0/53
[sw2-FortyGigE2/0/53]undo shu
[sw2]inter FortyGigE 2/0/54
[sw2-FortyGigE2/0/54]undo shu
[sw2]q
<sw2>save
[sw1]inter FortyGigE 1/0/53
[sw1-FortyGigE1/0/53]undo shu
[sw1]inter FortyGigE 1/0/54
[sw1-FortyGigE1/0/54]undo shu
<sw1>save //一定要保存配置
6 激活堆叠配置
[sw1]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
[sw2]irf-port-configuration active
激活后会了生现象,
主设备不重启,而备设备会重启,然后加到主设备中,并且主设备会将配置下发到备设备中。
重启之后,就能看到在一台设备上看到有1 号口还有二号口了
Dis irf topology
验证,
在原有SW1上配置一个VLAN ,然后在SW2上查看(当然现在显示的也是SW1)
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而此时最后还需要修改的是什么呢?
就是去做以太网链路捆绑,
因为SW3认为上面只有一台,如果不做捆绑的话,还是要block 掉一条线,违背了我们的初衷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我是完全偷懒了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mode bridge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mbo enable fiber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2
port link-mode bridge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mbo enable fiber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然后是堆叠交换机上的配置
你现在就把它当做是一台交换机就可以了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1/0/1
port link-mode bridge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mbo enable fiber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
return
[sw1-GigabitEthernet1/0/1]inter g2/0/1
[sw1-GigabitEthernet2/0/1]dis this
#
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2/0/1
port link-mode bridge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combo enable fiber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1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
#
配置完成后的逻辑拓扑应该是这样儿的
当然,我们还可以再验证一下
在SW3上进行查看
发现此时只有一个捆绑接口,并且为forwarding状态
——————————————–
CCIE成长路 — 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