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算法——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
一、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建立指标体系(决策树、故障树FTA)
- 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
-
- 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方案层
-
- 构造判断矩阵(正互反矩阵;专家打分)
- 心理学家认为成对比较的因素不要超过9个
- 使用1,3,5,7,9;1/3,1/5,1/7,1/9
- 权重计算(层次分析法的实施——五步骤.ppt)
- 层次单排序
- 针对每个方案的权重计算(有求和法、方根法;需进行一致性检验)
- CI = (λ – n) / (n – 1),越接近0,一致性越好
- λ为最大特征根
- 算法包括:几何平均值法(最常用),算数平方根法(方根法,所附excel),特征向量法,最小二乘法,幂函数法。
- 随机构造500个成对比较矩阵
- 获得500个CI
- RI = ∑( i=1 -> 500 )CIi / 500
- 直接看表即可
二、参考文章
- 建模算法(十一)——层次分析法
- MBALib——层次分析法
- 百度文库——层次分析法在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中的应用
- 使用了方根法;
- 错误:子准则层被当作方案层;后果:评价干部时,每个干部默认对所有准则有一样的权重
版权声明:本文为shadrach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