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强的学习能力是怎样练就的?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103080/answer/1571901982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靠着这种 超强的学习方法,我以高考 理科前1% 的成绩入读 广东某985,自学产品经理 跨界入行 互联网金融,实习时就已经 独立承担大项目(同期实习生都还在“打杂”),毕业一年超过同部门所有同事获得 优秀员工奖,毕业两年 跳槽收入翻倍,进入新公司又迅速获得认可并 承担核心业务。
身边人给我贴的标签就是:“热爱学习 且 学习能力强”,其实,学习方法是真的有迹可循。
学习能力,是获得能力的能力。
如果你觉得 没有方向、学习很难、无法坚持、学了就忘、不会应用,那么恭喜你,这篇文章将要告诉你关于【一切】学习的 底层方法,篇幅稍长,答应我,看完、收藏并实践,我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为了便于理解,文章结构图先上,记得先点赞再取走啊~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189942cd6cdf64b586c2482efdcf606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3262″ data-rawheight=”1002″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b468f9753b2a677891f298d213eda16c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v2-a189942cd6cdf64b586c2482efdcf606_r.jpg?source=1940ef5c”>
原创不易,点个赞吧~
文章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的分类,不同学习该有不同策略(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第二部分:学习的误区,看看你中了几招(文里有走出误区的窍门)
第三部分:行动策略,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学习也会使人上瘾)
第一部分:学习的分类
我将学习分为两大类:
1)广度学习: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博览群书,开阔视野、打开思维
2)深度学习:在某个专业领域持续深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1)广度学习
① 为什么我们需要广度学习
一是 扩大知识圈,走出信息茧房,不能让自己的视野只局限于特定领域。
二是 搭建各个领域的知识框架,形成和扩大知识体系,而不是堆积各种杂乱无章的零碎知识。
三是 培养多元化的思维方式,做到融会贯通。
② 如何进行广度学习
一是“广度”。各个领域都需要涉猎,比如经济学、商业、心理学、历史…
二是“学习”。过目不过脑的学习都是耍流氓,我们必须经过思考才能真正内化知识。比如这本书主要讲了什么,行文思路是怎样的?跟其他书/其他领域有没有相通的地方?哪些知识点你可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通过这本书,你是否知道这个领域如何运作的?(后面会细讲)
分享一下我的广度学习策略:
· 1 · 列一个广度学习的书单,然后从里面挑选不同领域的书阅读。除了读书,听课也是可以的,比如得到上的《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就是关于金融的知识体系。
如果我选了一本书或者一门课,我会每天至少抽出半小时用于相关学习,半小时不长不短,不会影响日常工作;而且选的这些书,很多都是“大块头”(相关领域比较专业的入门著作),说实话读起来可能会觉得吃力或者枯燥,所以安排每天半小时也不会有压力。不追求速度,慢慢读,一边读一边思考。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45ba63245baee3ec8cc6e5bb376e2a77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31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eeb60a97bb02e3ea4edfe7aa1851d88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5ba63245baee3ec8cc6e5bb376e2a77_r.jpg?source=1940ef5c”>
广度学习书单
· 2 · 听书,这算是一个很简便的方法了,可以听到各个领域的优秀书籍的讲解。我之前有一段时间,每天上班通勤就听书,然后写感想发在朋友圈,可以促进进一步思考。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2240bec3037975e3f941037d1a7ed354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55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40ea16703e99508e71c44672cdab69e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2240bec3037975e3f941037d1a7ed354_r.jpg?source=1940ef5c”>
朋友圈听书感想
2)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要求在某一领域持续耕耘,形成自己的竞争壁垒。
虽然广度学习强调要培养“多元化思维”,但是深度学习强调的是“聚焦”。
方向越明确、目标越具体,学习效果越好。每个领域都想掺和,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在每个领域都普普通通。
深度学习,最关键的第一步:找准方向
比如我大二的时候,经过多个方面的评估,决定毕业从事产品经理一职。因为这个职业与我的优势劣势完美匹配:
【优势】985院校理工科背景、思维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
【劣势】代码能力薄弱且不喜欢打代码
确定了方向后,就开始有条不紊地准备,包括看书听课、做产品分析和竞品分析等等,最后在大三拿到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实习offer,我当时非常满意。至今也是一枚快乐的产品经理。
① 找准方向,有两个要素可参考:
<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5f0bd659900bb9b3f168d4fbab07888c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275″ data-rawheight=”174″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763a2e8814a032528ac2fd88987af461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75″>
优势 ∩ 需求
要素1:优势
优势,不只是你的突出能力,也包括你的做事风格和思维方式。立足于优势,才能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就。
分享3个帮助你找到优势的方法:
– 1 – 自我探索
你可以利用这几个问题思考自己的优势:
【擅长】你做过哪些有成就感的事?(又快又好)
【喜欢】你在做哪些事之前会充满期待,并且愿意花时间?
【推测】如果自己努力的话,可以擅长做哪些事情?
这个方法需要你静下心来思考,从而帮助你认识自己。
不过自己探索出的答案可能有一定局限性,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盲区。所以你可以结合第二三种方法发现你的优势。
– 2 – 外界评价
找两三个比较懂你的人,可以是好朋友、同事、职业导师等等,询问他们:你在哪些方面他们特别欣赏、认可。
你可以向他们提出这些问题:
【业绩】在以往的工作或学习中,你觉得我做过的哪件事情比较好?为什么?
【倾向】如果我在你的团队里工作,你愿意把哪一类的任务交给我去做?
【亮点】我和同龄的小伙伴相比,你觉得我在哪些方面表现突出?
下图是我去年找合作时间最长的两位同事做的咨询(隐去具体工作项目)。
提炼关键词:爱学习且学习能力强、倾向于把有难度/创新的任务交给我。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ab6fa2166fd11fc87a73810ab9e97bd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19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1623b41a94791926e06a3db27e21738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4ab6fa2166fd11fc87a73810ab9e97bd_r.jpg?source=1940ef5c”>
– 3 – 职业测评工具
职业测评工具有很多: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职业锚测试、盖洛普优势识别器、DISC、MBTI、4D领导力等。
最广为人知的是MBTI,百度一下就可以做测试了。
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我的测试结果: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dde5643cfe91c5ca9098b3e4ac8b8562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58″ data-rawheight=”238″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a30d95ae3499d490a39561f3673df0c9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8″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v2-dde5643cfe91c5ca9098b3e4ac8b8562_r.jpg?source=1940ef5c”>
可以关注【适合职业】,作为对方向选择的一个参考。每种类型的【优势及劣势】也可以参考,优势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自信心,劣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要素2:市场需求
我们选择的耕耘方向是个人优势和市场需求的交集。
假设小明的优势是叠被子(……),那么他依靠这个优势赚钱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几乎没有人会有【需要别人帮他叠被子】这个需求吧(……)
所以选择方向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优势考虑市场需求。
如果你要创业,你要选择哪个行业?朝阳行业还是夕阳行业?头部市场还是分散市场?头部市场最典型的是互联网行业,一旦成功就容易垄断,比如微信垄断了社交,进入这个领域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就很大。分散市场则是谁都不可能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几乎不可能出现垄断,比如餐饮行业,像我的朋友,开个火锅店,三年就赚了一两百万。选择哪个行业前,要做好行业调研。
如果你要找工作,除了选行业,还要选职业。
选择之前,首先要调研每个职位的发展路径。比如最常见的程序员和公务员,程序员前期薪资高,但是三十多岁可能就面临中年危机,公务员前期可能薪资低一点,但是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而且公务员是一个“复利工作”,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薪资待遇也会一同增长。发展路径,最关键的是“赛道长”,你可以在这个赛道上持续努力。
然后再去调研这个岗位要求的技能和能力。比如产品经理技能要求Axure画原型、excel/python数据分析等,能力要求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
选定方向后,再开始有效行动。
② 迷茫/找不到方向,怎么办?
受限于个人经历(比如大学生)或者其他原因,有些小伙伴还是不能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这里给三个小建议吧:
– 1 – 去离钱最近的地方
虽然听起来很功利,但是操作性很强。反正都没有方向,不如让自己钱更多。
我的闺蜜高考填志愿时,她说只想去赚钱最多的行业,然后百度出来金融和互联网行业的薪资最高,最后她入学了中山大学的软件工程。
– 2 – 培养通用能力,综合发展
在《远见》一书里,作者将可迁移的技能归纳为以下6项:
- 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某种程度上说,世界上任何一份工作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存在的
- 说服式沟通技巧:说服力是一种受用一生的关键技能(比如肺炎疫情爆发,说服爸妈戴口罩就需要说服式沟通技巧…)
- 完成任务的能力:执行并完成任务是最基础的,但只有那些不畏艰难、持续产出的人才能脱颖而出
- “人才引力”:没有人需要为你工作,必须是他们想要为你工作
- 帮助和求助的能力: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 情商: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连接他人情绪的能力
我选择产品经理这一职业的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职业可以培养通用能力:协调上下游的沟通能力、分析需求分析问题的能力、完成方案设计并实施的规划能力……从这个岗位上习得的思维方式、数据分析能力等等,让我至今受用。
– 3 – 小步试错,快速迭代
这个方法来自互联网产品方法论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性产品,意为以最小成本和风险去实现你的产品目标。
借鉴MVP的原理,在没有方向的时候,你也可以“以最小成本和风险去实现方向探索目标”,即先小范围尝试某些你可能感兴趣的领域,然后再做最终决策。实习、兼职都是可以尝试的渠道。
第二部分:学习的误区
你有没有过这些困惑:
- 知道学习很重要,但无法坚持,怎么办?
- 学了很多知识,没多久就忘了,怎么办?
- 很少将学到的东西运用起来,仿佛学习和现实是两码事?
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会有这些困惑:
【问题】无法坚持
【原因】大脑是愚蠢的重复者(基底神经节)与聪明的管理者(前额皮层)的结合体。基底神经节:按照习惯重复行为,节省精力和认知资源。前额皮层:控制我们想做和不想做什么,可监控重复行为,消耗精力和认知资源。需要坚持的事情会消耗精力和认知资源,让我们感到疲惫,所以内心会抗拒。
【策略】将想做的事(比如学习),培养成习惯。习惯是潜意识自动驱动的,不消耗认知资源,所以不会让人感到疲惫。培养习惯可以参考书籍《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微习惯》
【问题】学了又忘
【原因】生理特征本身导致的遗忘,大脑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存储器”,大家可以自行百度查看遗忘曲线
【策略】一是要明白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不要遇到什么知识都想着要记下来,这是不现实的;二是根据人的生理特征(遗忘曲线),针对性地不断重复(*注意:这里的重复不是指每天都拿出来看一遍,就算背得滚瓜烂熟也可能会出现第三种问题)
【问题】不会应用
【原因】解释性深度错觉(由认知神经科学家Frank Keil提出):以为自己懂了,但实际上并不懂,所以不会应用。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大脑非常“懒惰”,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节省精力和认知资源。它面对熟悉的事物时,就不会过多思考;而不熟悉的事物才能引起注意力和高度警觉。
“懒惰”的大脑,对于熟悉程度的判断,依赖于“信息量”的多少,这些信息量可能来自于情景记忆(比如我在星巴克看了一本书,当时天气很热、空调很足)、反复阅读(很多人期望通过反复阅读记住信息),所以大脑会认为“这些知识很熟悉”,让人产生一种“我懂了”的错觉(毕竟产生这种错觉比真正思考、内化知识要容易得多)
【策略】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表面,要深层次地思考。分享一个我常用的模板:knowing、doing、being: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f44c596a6ba74da5eb0268a074486721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781″ data-rawheight=”32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e5337f4418101c39d3a00858b1070fc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81″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f44c596a6ba74da5eb0268a074486721_r.jpg?source=1940ef5c”>
第三部分:行动策略
如果让你坚持玩游戏,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但是让你坚持学习、坚持高效率工作,可能就难得多了。所以我们可以将游戏的套路用于学习和工作。
游戏一般包含四个特征:自愿参与、游戏规则、反馈系统、目标体系。
学习策略可借鉴 自愿参与、目标体系、反馈系统,来加强学习效果。
01 | 自愿参与
应该没有人被逼着去打游戏吧,一般都是被逼着不打游戏…
游戏的一大特性就是“自愿参与”,自愿参与代表一种积极的动机,这种动机会让人想方设法地完成挑战。
反观学习和工作,很多人将这两者认为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带有“被迫的”悲观感受,提起来就苦大仇深…
然而,只有积极的情绪,才能使思维更活络、学习更有效。
动机分为两类:恐惧和欲望。比如有些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他们的工作动机是恐惧,恐惧失去工作没有收入。而又有些人,将职场当做展现自己的舞台,工作动机是获得成长和长期发展。可想而知,这两类人的工作成果肯定大相径庭。
学会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学习和工作不是你的敌人,是陪伴你跨越平凡的伙伴。
02 | 目标
关于目标,只有两件事: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操作性步骤。
设定一个模糊的目标,就如同走进一个餐馆说:“我饿了,我想要食物”一样。你得一直饿着,直到你点餐。
你的目标越明确,你就越容易为实现你的目标更加充满激情和动力。
明确的目标是有时间范围的、并且能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结果的。
老生常谈的SMART原则就不多说了,百度即可获得。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9be491c2a2984497a4a60de9a531020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20″ data-rawheight=”326″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6b77af3b63d8836e21e2d4a49680da4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20″>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重点说一下可操作性步骤,也就是拆解目标:第一步,确定时间范围;第二步,确定工作量;第三步:为工作量分配时间。
以我最近在准备的AFP(金融理财师)考试计划为例说明这三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时间范围 ——
原则:适量但不富余的时间
原因:根据帕金森定律,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时间。大白话就是,很多人觉得时间充裕就一再拖延,效果反而不好。所以需要设定Deadline,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
确定时间范围,可参照以下2种情况:
① 我以前做这类任务大概需要多久时间?
② 其他人做这类任务需要多久时间? 由于我没有考过AFP,没有相关任务的估时,于是我上网搜索,得知其他人考下证书需要2~4个月,所以我给自己设定的时间是3个月,2020年12月完成所有学习任务。
第二步,确定工作量 ——
将学习任务拆分成可执行的子任务,有2种拆分法:
① 时间顺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比如组织一场会议,就是确定主题、确定时间地点、邀请参会人员等。
② 并列关系:子任务之间的关联较小,可灵活安排。比如考雅思,可以分成背单词、听力训练、阅读训练等。在拆解任务时,一般这2种方法可以结合使用。
比如我拆解AFP的学习任务,肯定是先学习、再复习、最后考试(时间顺序)。
学习时又可以按模块划分,比如投资规划、理财法律、人寿保险等(并列关系)。
第三步,为工作量分配时间 ——
将拆分完成的子任务,匹配到确定的时间范围里。
比如我10月~11月是学习,12月是复习+结业考试。更细致的计划如下图。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1da314352c6407d85106bd3e22ea77f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size=”small” data-rawwidth=”1058″ data-rawheight=”933″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3430a82d48081d3823536ad54485b9a8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v2-91da314352c6407d85106bd3e22ea77f_r.jpg?source=1940ef5c”>
考试,冲鸭~
有了计划,也要踏实地执行。计划只是帮助我们更好地执行,没有行动力也是一场空。将计划落实为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能发现坚持的威力了。
03 | 反馈
游戏最使人着迷的原因,就是【即时反馈】。
即时反馈有两方面的作用:
- 正反馈:不停地刺激玩家大脑的奖赏回路,比如打完这一关又提升了游戏等级,从而让玩家感受到:“哇,我真厉害”
- 负反馈:可以让玩家从反馈中收获经验,知道做得对不对、好不好,知道如何调整,从而继续闯关游戏不停地给玩家刺激和反馈,当然也把玩家牢牢地套住了
学习、工作,付出努力,也有反馈,比如考得第一名、做到业绩第一。但是这些反馈是来得很慢的,比如你要持续学习很久,可能才能看到一点成效。由于【时间贴现】,人会倾向于看重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利益,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不喜欢学习。
不过从游戏里,我们可以得到另一个思路,就是 主动给自己制造“即时反馈”,比如打卡、进度可视化等策略,将每天的行动记录下来,形成正反馈,加强行动的决心。
我从今年25岁生日(10月9日)开始打卡,每次打卡都有满满的成就感,舍不得断掉打卡,所以更有动力。
<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f0050e929280a2f62d63b1897339a18_hd.jpg?source=1940ef5c”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728″ data-rawheight=”821″ data-default-watermark-src=”https://pic2.zhimg.com/50/v2-442e8881f9a6777f6ab9ca5cb953fbeb_hd.jpg?source=1940ef5c”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8″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v2-5f0050e929280a2f62d63b1897339a18_r.jpg?source=1940ef5c”>
接下来看看负反馈,负反馈可以通过复盘获得:
- 当初行动的目的是什么
- 目标是什么实际
- 结果如何
- 目标和关键结果都实现了吗
- 没实现的原因是什么
- 有哪些可以提炼的方法论
- 下一次如何改进,列出行动清单
通过复盘,可以知道下一步怎么走,这是成长的捷径。
PS:6000字干货,汇聚了我多年的学习经验精华。欢迎交流,知无不言。
再PS:再有用的方法,如果 不去实践,也约等于没用。建议你一定要选择你喜欢的学习方法,去运用这些技巧,内化为自己的能力,长期坚持下来,就能看到 时间的力量 了。
再再PS:原创不易,点赞 支持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