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开源技术那些事儿 

开源软件的英文名称是Open Source Software,意为向公众开放源代码的软件。它源于一些软件技术发烧友出于技术展现目的或者说是对软件的一种热爱,将自己辛勤开发的软件源代码无私地发布到互联网社区上与社会共享,他们坚信,好的软件应该是开放的,应该由任何有能力的人参与共同完善,这就是开源技术的理念。而软件产品本身免费,按照客户的需要提供服务收取相应服务费则是开源技术的商业模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开源软件形成了众多的开源技术社区,有数字表明,到2006年,已经超过46%的软件技术人员信奉开源哲学,时至今日,全球有超过400万软件工程师不断地为开源技术社区贡献宝贵源代码,积累了超过20万个开源软件产品,完全形成了一套成熟而完整的开源软件技术体系。

可以说,没有互联网模式,开源技术不能得到如此良好的发展,但如果没有开源技术的促进,互联网行业也不能达到像今天这样百花齐放的局面。通过利用开源软件,互联网企业获得了许多实惠,他们借助开源技术支撑互联网的业务,以很低的成本自主把控了互联网的运营并锻炼了自身技术团队。今天,开源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大型互联网企业的首选技术,目前在世界排名前一万的网站中有74.6%的网站由运行开源软件的网络服务商提供支持。我们熟悉的许多国内外知名互联网站在使用开源软件的同时已经开始发布开源软件。比如淘宝、百度、网易、天涯、新浪等许多中国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开放了自己平台的源代码:淘宝网借助开放源代码,让他的商家能在平台上开店。由淘宝开发的开源分布式对象存储系统TFS,存储了网站上几百亿张图片和交易快照。新浪微博也利用TFS作为图片等对象的存储系统。今年新浪更是宣布正式加入开源云计算技术OpenStack社区,并将OpenStack作为其云计算基础架构服务层(IAAS)解决方案的核心。最令世人震惊的则是由谷歌支持研发的安卓(Android )开源手机操作系统诞生后,Android这个英文成为了唯一一个可以媲美Windows的在非IT人群中人尽皆知的软件名字,这表明开源软件从技术水平和用户接受速度都在时下最为火爆的移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现代科技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巨大的加速度。从软、硬件技术诞生,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的发展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里,区区的20年弹指即过,但我们刚刚经历的哪怕只是过去的10年也带给了我们无以伦比的震撼,一个信息化革命带来的崭新的人类社会来临了。在这个时代里,IT技术使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廉价。于是,电子商务火了,因为信息的不透明而使旧的流通领域存在高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但是电子商务也愁了,因为信息的透明让新的流通领域只有降低利润才能得以生存。风光了十几年的“传统软件”企业呢?作为信息化革命的核心部分自身的商业模式却是通过把源代码编译后刻在光盘上的形式来隐藏信息,攫取巨额利润。因此,开源软件技术得以星火燎原之式蓬勃发展是因为它符合了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能力领先于其它行业,互联网企业这种通过开源软件全面替代传统商业软件从而得到信息化自主把控能力的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软件开源化。

互联网行业这种领头羊的成功示范作用势必推动其它行业对开源技术的应用。毕竟,信息化革命带来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改变,而并非单一行业的收益。甚至连微软这样多年来一直扮演开源软件杀手的传统商业软件巨擎,也在大趋势下由比尔盖茨亲自拍板宣布“拥抱开源”。在我国,对信息化建设需求迫切的一些企业也开始了软件开源化的进程。例如铁道部的12306网站、联通的计费系统,以及航空行业的大量核心系统都开始规范化、体系化的应用开源技术。可见,软件开源化将会迅速遍及众多行业,全面破除软件大厂商对用户的技术垄断,营造开放的技术生态环境,催化强调服务的商业模式。在不远的未来,驾驭开源软件技术的能力即标志着信息化建设的能力,而大多数通用类软件产品也将以开源作为存在方式。本来嘛,开放、共享带来的自由不光是程序员,而是全人类一直孜孜以求的。

 

开源社区自己从来不想承认的九大事实 

【2013年1月31日 51CTO外电头条】你可能认为,一群聪明人不会有什么忌讳藏着掖着,比如像自由和开源软件(FOSS)社区的成员。你还可能觉得,这样一群知识分子不会觉得什么想法是禁止讨论的或让人不舒服的;但要是你果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

与任何亚文化一样,FOSS也是由共同的信念维系在一起。共同的信念有助于形成一种共同的归属感,这意味着对这些信念提出质疑,无异于对这个归属感提出质疑。

其中一些忌讳话题可能会颠覆20年或更长时间以来秉承的公理。另一些忌讳话题则是新的,质疑公认的真理。不过,尽管细细打量忌讳可能让人不舒服,但这么做往往是必要的。许多信念已不再适用,或者已经沦为半真半假的话之后,还流行很长一段时间。有时考虑一下无法想象的事情大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信念重新接受现实的考验。

基于这个道理,我列出了个人针对当下开源社区的九点看法;至于这些看法正确与否,有待各位评论。

一. Ubuntu不再是开源社区的最后一线希望

九年前Ubuntu初次亮相时,许多人认为这个发行版会让开源社区称霸世界。从无名小卒脱颖而出的它立即开始关注桌面,以其他发行版前所未有的一种方式来关注。添加了诸多工具和实用程序。许多Debian开发人员在Ubuntu的商业部门Canonical找到了职位。开发人员自个儿掏腰包,参加原本不会出席的会议。

可是这些年来,起初的这股兴奋劲基本上消失殆尽了。似乎没有人在意Ubuntu的创始人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的呼吁,他大声疾呼重大项目应在发布周期方面有所协调;大家索性充耳不闻。但是当Ubuntu开始开发自己的界面,而不是为GNOME贡献代码时,有人又开始表示惊奇。Canonical开始用Ubuntu来反对社区出现的事情,显然不是为了追求共同利益,而主要是寻求利润。Ubuntu的Unity界面发布后,许多人也不喜欢它。

但是听听Canonical的员工或Ubuntu志愿者说的话,你几乎可以想象:最近九年就像从来没发生过。尤其是,读一读沙特尔沃思的博客或公开声明,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仍是社区领袖;他取得的成功最终会使”夸夸其谈的空想家们”哑口无言。

二. 云计算破坏免费许可证

七年前,O\’Reilly媒体公司创始人提姆·奥赖利(Tim O\’Reilly)放言,开源许可证已过时。那是他以一种标新立异的方式提醒世人:在线服务在破坏自由和开源软件(FOSS)的意图。与FOSS一样,云计算让广大用户得以免费使用应用程序和存储空间,而隐私方面又没有任何的控制或保证。

面对云计算越来越受欢迎的态势,自由软件基金会重新采用了GNU Affero通用公共许可证,这把FOSS理念扩大到了云计算。

不过在那之后,对于云环境软件自由的担心越来越少。设立Identi.ca是FOSS为了应对推特;开发MediaGoblin是FOSS为了与Instagram或Flickr抗衡,但诸如此类的努力敌不过各自的竞争对手。云环境下免费许可证或隐私的重要性也没有得到强调。因而,奥赖利的那则提醒现在跟过去一样及时。

三. 理查德·斯托尔曼已成为毁誉参半的话题人物

作为自由软件基金会的创始人以及GNU通用公共许可证的推动力量,理查德·M·斯托尔曼(Richard M. Stallman)堪称自由和开源软件领域的传奇人物之一。多年来,他一直最声嘶力竭地倡导和捍卫软件自由;要是缺了他,开源社区恐怕也就不复存在了。

只是他的支持者不愿意承认的一点是,斯托尔曼的招术很有限。许多人表示,他这个人不容易相处;他抛出的论点侧重于语义–侧重于选择的字眼上以及这些字眼如何影响论点。

这个方法有时颇有见地。比如说,当斯托尔曼问为什么文件共享无异于海盗的掠夺和抢劫行径时,他流露出了唱片和电影行业试图强加于这个问题上的偏见。

可是遗憾的是,斯托尔曼几乎只会这一招。除了利用这一招炮轰别人外,他别无所长;他一再标榜自己,甚至比以演讲为职业的人还要频繁地标榜。他越来越被开源社区的许多人认为既无关紧要,又使人尴尬–他早已黔驴技穷了。

人们似乎觉得很难容忍这一点:斯托尔曼既代表着辉煌历史,又无异于过气明星。有的人因为他过去的成就而竭力替他辩护,有的人抨击他始终成不了他想成为的那种人。我认为,他过去的确取得过莫大的成就,但现在已失去了江湖地位。

四. 开源不是精英领导圈子

FOSS开发人员喜欢告诉自己的主要故事之一是,开源社区是个精英领导圈子。某人在这个社区有怎样的地位,应该看他最近贡献了什么,无论贡献的是代码,还是时间。

作为群体归属感的一个动机和来源,精英领导圈子这个想法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它鼓励大家废寝忘食地工作,并且让社区成员有一种归属感和优势感。

就最纯粹的形式而言–比如在一个小项目里面,贡献者们数年如一日地协同工作,精英领导圈子有时的确存在。

不过在更多的时候,精英领导思想非常有限。在许多项目中,文档编制人员或美工人员不如程序员来得有影响力。尽管你的编程工作质量很高,但你贡献的代码会不会得到接受,还得看有影响力的人的眼色。

同样,名人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影响决策,不管他们最近干了什么。像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这些人或像谷歌这些公司通过花钱就能获得影响力。社区项目会发现管理机构的席位大部分被赞助企业所占据,过去Fedora通常也是这种情况。虽然精英领导圈子是理想,但它几乎从来就不是唯一的做法。

五. 开源社区存在系统性性别歧视

破坏和阻挠精英领导阶层理念的另一个趋势是出现在社区某些角落里的性别歧视,有时是直露露的厌恶女性。在过去的几年中,FOSS领导人谴责这种性别歧视,并特意改动了官方政策,阻止出现一些最严重的问题,比如开会时性骚扰女性。但是这个问题似乎牢牢地扎根于其他层面。

不同项目中女性数量各不相同,但是说到参与开源项目的女性比例,15%至20%被认为是已经算是比较高的数字了。在许多项目中,这个数字连5%都不到,哪怕算上非程序员也是如此。

甚至较之于这些低数字,女性在开会时未得到充分的代表,当然积极鼓励女性提交方案的那些场合除外–尽管女性本身付出了莫大的努力,难免会有人称是得到了特殊照顾和资源配额,哪怕没有证据表明确实存在这种情况。

而最能证明存在性别歧视的证据出现在日常环境下。比如说,最近著名科技新闻网站Slashdot上出现了一个视频采访(http://slashdot.org/index2.pl?fhfilter=Rikki),采访对象是USENIX社区管理人员Rikki Endsley。一些最初的评论提到了一首流行歌曲,副歌当中就有Endsley的姓。还有一些评论则对她的长相进行了一番评头论足,如何着穿会显得更”美丽动人”。

只要出现女性,尤其是陌生的女性,许多FOSS网站或IRC聊天频道上会有类似的反应,其中有许多言词极不恰当。这些证明了社区只对贡献有兴趣都是假的,也证明了女性参与度不够纯粹是个人选择问题都是假的。

六. 微软不再一味地敌视开源

仅仅十多年前,你可以料想微软会抨击FOSS是共产主义派或反美派,甚至泄露的消息称微软打算彻底端掉开源社区。

开源社区的好多人仍然始终不忘昔日的场景–毕竟,没有什么比一个强大又无情的敌人更能把大家团结起来。

但是人们并没有认识到一点,微软的反应变得更加微妙了,微软旗下各企业部门的反应也有所不同。

毫无疑问,微软的高层管理人员仍认为FOSS是竞争对手,不过早已停止了措词激烈的谴责和痛斥。

不过,微软已经意识到,考虑到开源人气很旺,要是确保FOSS、尤其是流行的编程语言与自己的产品很好地协同运行,那么自己能够得到最大的短期利益。这就是微软开放技术(Microsoft Open Technologies)的基本使命。最近,微软甚至难得地赞扬了Samba的最新版本(https://www.samba.org/samba/news/releases/4.0.0.html),该最新版让用户可以通过Linux及其他基于Unix的操作系统来管理微软的服务器。

微软不会很快就会成为一家开源公司,也不会向开源社区无私地捐献现金或代码。不过,要是你忽略了由来已久的敌对,那么有必要提醒你一下,眼下微软面对FOSS采取只顾自己的做法与谷歌、惠普或其他任何公司采取的那种做法没什么很大的不同。

七. 桌面创新停滞不前

最新的两大图形化界面:GNOME 3和Unity在2012年出现了大倒退。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倒退,主要是由于人们觉得,GNOME和Ubuntu无视用户关注的问题,在没有咨询用户意见的情况下强行采用自己的桌面版本。

这种倒退的短期影响就是重塑后的GNOME 2以各种面目示人。

作为GNOME 3和Unity的前身,GNOME 2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选择。这是一款流行的桌面系统,对用户实行的约束和限制比较少。

尽管如此,长期影响有可能遏制创新。花时间编程以重塑GNOME 2不仅让大家没有时间探索新的可能性,还似乎有悖于整个创新想法。

比如说,很少有人愿意承认这一点:GNOME 3或Unity有任何有用的特性。相反,两者都遭到了彻头彻尾的谴责。未来的开发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力,比如GNOME打算让确保安全和隐私更容易实现。

结果可能是,在未来几年,创新可能被认为是一系列增量变化,没有重大改进,很少下力气改善整体设计。开发人员也可能不愿尝试很不一样的方法,目的是为了避免自己设计的产品遭到排斥。

用户们的需求在各种复活的GNOME 2版本中得到了体现,我要为此喝彩。但是似乎随之而来的保守做法让我担心:胜利是以牺牲同样重要的创新而得来的。

八. 开源变得具有单一性

开源支持者们喜欢声称,FOSS的优点之一在于,它鼓励多样性。与Windows不一样,FOSS理应欢迎新想法,更不大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因为大多数类别的软件含有好多个应用程序。

实际情况却有点不一样。仔细看一下用户调查,你就会发现这种一贯的模式:某一应用程序或某一技术得到50%至65%的选票,而下一个应用程序或下一种技术只得到15%至30%的选票。

比如说,在诸多Linux发行版当中,Debian、Linux Mint和Ubuntu(都采用.DEB软件包格式)在2012年《Linux杂志》的读者选择奖(http://www.linuxjournal.com/slideshow/readers-choice-2012)当中得到了58%的选票;相比之下,采用.PRM软件包格式的FedoraopenSUSECentOS只得到了16%的选票。

同样,VirtualBox在在最佳虚拟化解决方案这一类中得到了56%的选票,VMWare得到了18%的选票。在最佳版本控制解决方案这一类中,Git得到了56%的选票,Subversion得到了18%的选票。一边倒现象最显著的类别是最佳办公套件,其中LibreOffice得到了73%的选票,而谷歌文档只得到12%的选票。

这种总体模式只存在两个例外情况。第一个是最佳桌面环境这一类,KDE得到了26%的选票,GNOME 3得到了22%的选票,GNOME 2得到了15%的选票,Xfce得到了12%的选票,这倒是体现了开源社区在去年的多样性。第二个是最佳Web浏览器,其中Mozilla火狐得到了50%的选票,Chromium得到了 40%的选票。

总的来说,这些数字还谈不上一家独大,但在大多数类别中,这种趋势确实摆在那里。只能说,要是没有盈利动机,某应用程序不太受欢迎并不意味着它会消失。但如果竞争是健康的,正如每个人都喜欢说的那样,是有点让人担忧。如果你仔细打量一下,FOSS其实不像它认为的那样具有多样性。

九. 开源社区远未实现其目标

到2004年,FOSS已经达到了这个拐点:人们使用FOSS,可以处理所有的个人消费任务,比如电子邮件和浏览网页,以及大多数的办公计算任务。如果你忽略对免费BIOS抱有的希望(http://www.coreboot.org/Welcome_to_coreboot),那么只需要无线驱动程序和三维驱动程序,就能实现完全免费、开源的计算机系统这个梦想。

九年后,市面上有许多免费的无线驱动程序和一些免费的图形驱动程序,但远远谈不上全部。不过,自由软件基金会只是偶尔提及需要做的工作,Linux基金会几乎从来不做,尽管它赞助OpenPrinting数据库,该数据库列出了哪些打印机有Linux驱动程序。考虑到Linux的广大企业用户的资源加起来充足,可能只要几个月就能完成最后的几步,不过谁都没有把这视作当务之急。

当然,一些公司可能为自己生产的硬件中所谓的知识产权而担心。但可能谁都不想采用逆向工程的手法,以免让自己的业务合作伙伴心生不安。不过大家仍然觉得,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个事态,是因为它足够好;因而很少有人操心,实现成千上万的人曾毕其一生的目标。

正常讨论,而不是口水战

少数几个人可能早已认识到了其中一些忌讳话题。不过,本文中有些方面可能会惹恼开源社区的每个人。

不过,我的目的不是想挑起九场独立的口水战。就算我想这么干,恐怕也没有那个时间。

恰恰相反,上述九点只是表明我想尽最大努力,列出开源社区方面哪些大有市场的认识需要受到质疑。我也许是错的–毕竟,我讨论的也是我已经习惯于思考的;但是再不管怎样,本文至少也算是开了个头。

要是大家认为还有其他什么忌讳话题是FOSS社区需要认真考虑的,欢迎留言。我很想看看我可能遗漏了什么话题。

原文链接:http://www.datamation.com/open-source/9-things-that-are-never-admitted-about-open-source-1.ht

版权声明:本文为timssd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6275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