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做Android软件的,那么就涉及到发布到市场的问题,Google自身提供了一个市场,叫Google Android Market,和Apple的appstore类似,只是这个市场更加的开放,现在,这个Google Android Market已经更名为Google Play了。我尝试着去了解了一下将软件发布到Google Android Market的过程,和大家一起来说说这该死的Google Android Market。

如何发布你的软件到Google Android Market?

首先,你要有一个Google的账号和VISA或万事达(以及另外两家)的信用卡,当然,这是废话。

然后,你要有一个checkout(现已并入Google Wallet,美国区已经执行,其他地区暂未执行)帐号,注册的过程中没有china可选,但可以先选择Hongkong来代替。

有了checkout,就去Google Android Market申请软件发布,申请地址:http://play.google.com/apps/publish。和Apple的appstore类似,需要通过checkout向Google支付google25美金,就是软件开发许可,这样你才可以获得签名的私钥文件,有了签名你才可以发布到Google Android Market,debug的签名应该是不可以的(这有点和当年的symbian的签名证书类似,只是似乎没有那么严格)。

原则上,完成了这几项就可以在Google Android Market上发布你的软件了,而且免费收费都可以。但问题是:你的信用卡实际上是大陆的,账单地址又是虚假的Hongkong地址,可能加上Google出于纳税的考虑,所以如果Google checkout没有美国纳税身份证明(现在已经开通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吧,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应该需要类似的纳税证明的,可能如果你本身是国外银行卡也许就简单多了),Google只能每个月最多给你500美金,多余的部分暂扣。checkout的账户限制和早期paypal有点类似,给账户充值美金还要用国外银行卡,所以淘宝上就有做美金兑换业务,不过据我上次使用paypal的经历,paypal现在应该都可以支持国内的银行卡了,包括双币借记卡都可以,也许银联的卡都可以。

那好吧,我想就去办张香港的银行卡吧。打电话给招商银行,问了下在上海也能办香港的一卡通,但有三个条件,一是账户上需要有五万人民币,二是要有港澳通行证,并且半年以上,当然,身份证我就不说了,三是居住证明,水电煤账单、信用卡账单等都可以,当然有房产证最好。三样齐全后你就可以去办了,不过只有两个网点可办,一个在陆家嘴,一个在淮海路。不过,我是办不了这个卡了,以后再考虑吧。

不过,事情还没完,考虑到财务问题,又去咨询了下财务,结果事情更复杂了。首先,严格来说,公司的所有业务均为对公业务,所以应该要用公司的银行账号,个人账号原则上是不可以作为公司业务账号进行经营的。其次,公司的经营许可范围是什么?在网上卖软件是否意味着有电子商务行为,是否超范围经营?再次,涉及美元则要用公司的美金账户,然后是否涉及进出口?和财务这么一聊,我是更觉得复杂了。

回到正题,从上述的问题来看,向Google Android Market提交收费程序基本不是一个好的路子,而且看了一下国内大部分的公司向Google Android Market提交的应用也基本都是免费的,这样是不是就意味着做android应用就收不到钱了?其实倒是未必,换个思路就会豁然开朗:软件免费,许可收费。你发布的软件,是免费的,可以放到Google Android Market,以及国内很多流行的市场,向机锋市场、安智市场、AppChina应用汇等,无非就是就是放到市场里去吗,但在软件里安装了你的程序,接下来的事情可就是你自己干的了,包括是否允许运行、功能限制、付费激活、账户控制等,所以最终能不能收到钱,还是取决于你,而非应用市场。

通过向Google Android Market发布软件这个原则上应该很简单的事情,没有想到让Google帮助我们赚钱是那么的艰辛,相比apple的appstore,google的market要想在国内立足,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更不要说整个市场生态环境的培育了。

网上有个朋友向我推荐申请美国一公司的银行卡(可以用大陆身份办理,也可以给寄送实体卡,虚拟卡也可以办),不过这应该也会涉及到费用的问题,所以如果有国外朋友帮忙代收应该算是最好的路子了。不知道大家对程序放到Google Android Market进行收费,还有什么好的路子?

版权声明:本文为Tangf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Tangf/archive/2012/03/27/2419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