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数

导数(Derivative)的几何意义可能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当函数定义域和取值都在实数域中的时候,导数可以表示函数曲线上的切线斜率。除了切线的斜率,导数还可以表示该点的变化率。可以表示为

​ $$f^\prime(x_0)=\lim_{\Delta x \to 0}{\frac{\Delta y}{\Delta x}}=\lim_{\Delta x \to 0}{\frac{f(x_0+\Delta x)-f(x_0)}{\Delta x}} \tag{1}$$

将上面的公式表示为图像如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简单点说,导数代表了在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的时候,函数的变化与自变量变化的比值就是导数,其几何意义是该点的切线,物理意义有该时刻的瞬时变化率。

例如:在物理学中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说。

平均速度为

\[v=\frac{s}{t} \tag{2}
\]

其中\(v\)表示平均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这个公式可以改写为

\[\bar{v}=\frac{\Delta s}{\Delta t}=\frac{s(t_0+\Delta t)-s(t_0)}{\Delta t} \tag{3}
\]

其中\(\Delta s\)表示两点之间的距离,而\(\Delta t\)表示走过这段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当\(\Delta t\)趋向于0(\(\Delta t \to 0\))时,也就是时间变得很短时,平均速度也就变成了在\(t_0\)时刻的瞬时速度,表示成如下形式:

\[v(t_0)=\lim_{\Delta t \to 0}{\bar{v}}=\lim_{\Delta t \to 0}{\frac{\Delta s}{\Delta t}}=\lim_{\Delta t \to 0}{\frac{s(t_0+\Delta t)-s(t_0)}{\Delta t}} \tag{4}
\]

实际上,上式表示的是路程\(s\)关于时间\(t\)的函数在\(t=t_0\)处的导数。一般的,这样定义导数:如果平均变化率的极限存在,即有

\[\lim_{\Delta x \to 0}{\frac{\Delta y}{\Delta x}}=\lim_{\Delta x \to 0}{\frac{f(x_0+\Delta x)-f(x_0)}{\Delta x}} \tag{5}
\]

则称此极限为函数 \(y=f(x)\) 在点 \(x_0\) 处的导数。记作 \(f\'(x_0)\)\(y\’\vert_{x=x_0}\)\(\frac{dy}{dx}\vert_{x=x_0}\)\(\frac{df(x)}{dx}\vert_{x=x_0}\)

通俗地说,导数就是曲线在某一点切线的斜率。

拓展与思考

微分、导数、积分,这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参考: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955988

2.3.2 偏导数

既然谈到偏导数(Partial derivative),那就至少涉及到两个自变量。以两个自变量为例,\(z=f(x,y)\),从导数到偏导数,也就是从曲线来到了曲面。曲线上的一点,其切线只有一条。但是曲面上的一点,切线有无数条。**而偏导数就是指多元函数沿着坐标轴的变化率。 **

注意:直观地说,偏导数也就是函数在某一点上沿坐标轴正方向的的变化率。

设函数\(z=f(x,y)\)在点\((x_0,y_0)\)的领域内有定义,当\(y=y_0\)时,\(z\)可以看作关于\(x\)的一元函数\(f(x,y_0)\),若该一元函数在\(x=x_0\)处可导,即有

\[\lim_{\Delta x \to 0}{\frac{f(x_0+\Delta x,y_0)-f(x_0,y_0)}{\Delta x}}=A \tag{5}
\]

函数的极限\(A\)存在。那么称\(A\)为函数\(z=f(x,y)\)在点\((x_0,y_0)\)处关于自变量\(x\)的偏导数,记作\(f_x(x_0,y_0)\)\(\frac{\partial z}{\partial x}\vert_{y=y_0}^{x=x_0}\)\(\frac{\partial f}{\partial x}\vert_{y=y_0}^{x=x_0}\)\(z_x\vert_{y=y_0}^{x=x_0}\)

偏导数在求解时可以将另外一个变量看做常数,利用普通的求导方式求解,比如\(z=3x^2+xy\)关于\(x\)的偏导数就为\(z_x=6x+y\),这个时候\(y\)相当于\(x\)的系数。

如下图的动态演示,某点\((x_0,y_0)\)处的偏导数的几何意义为曲面\(z=f(x,y)\)与面\(x=x_0\)或面\(y=y_0\)交线在\(y=y_0\)\(x=x_0\)处切线的斜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图片引用自公众号“遇见数学”

导数和偏导数有什么区别?

导数和偏导没有本质区别,如果极限存在,都是当自变量的变化量趋于0时,函数值的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比值的极限。

  • 一元函数,一个\(y\)对应一个\(x\),导数只有一个。
  • 二元函数,一个\(z\)对应一个\(x\)和一个\(y\),有两个导数:一个是\(z\)\(x\)的导数,一个是\(z\)\(y\)的导数,称之为偏导。
  • 求偏导时要注意,对一个变量求导,则视另一个变量为常数,只对改变量求导,从而将偏导的求解转化成了一元函数的求导。

2.3.3 方向导数、梯度

偏导只是多元函数沿着坐标轴的变化率,当我们扩展到曲面,如下图,能否沿着任意方向的变化率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上图曲面中,可以作无数条过\(A\)点的曲线(图中画出了3条示例),每一根曲线都可以作一条切线,也即是可以得到任意方向的变化率。这就是方向导数(Directional Derivative),进一步地,对于其中方向导数取最大值的方向就是梯度(Grad),也就是函数变化率最大的方向。如下图,观察底部的箭头指向(仅表示方向),其中蓝色表示方向导数,黑色表示梯度,梯度方向始终指向函数值上升最大的方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图片引用自公众号“遇见数学”

梯度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儿多说一点,举个栗子:

假如你在一座山上,蒙着眼睛,但是你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山谷中最低点的湖泊,你该怎么办?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需要通过手感受附近梯度的最大的方向,然后一直沿着梯度相反的方向就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谷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细节可参考:Introduction to Gradient Descent Algorithm (along with variants) in Machine Learning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梯度下降算法。

2.3.4 神经网络训练机制—反向传播算法

神经网络的训练过程就是对我们代价函数进行优化的过程,这个优化的参数更新过程需要梯度下降算法,且在更新参数权重的时候需要我们的误差回传,这就是我们反向传播算法。

这部分是一个例子,通俗介绍神经网络的训练机制,也就是梯度下降算法及反向传播算法的应用。例子中省略了公式推导细节,感兴趣的可参看本节末的扩展阅读加深理解。

为了说明这个过程,引入一个简单的神经网络,如下图,是一个包含两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三层神经网络: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图中每个神经元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权重系数和输入信号的乘积和,第二部分为神经元的非线性激活功能。如下图,信号\(e\)是加法器的输出信息,\(y=f(e)\)是非线性单元的输出信号,而\(y\)是神经元的输出信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为了训练网络,我们需要训练数据,由输入信号x\(_1\)和x\(_2\)及对应的期望输出z组成。网络训练是一个迭代过程,在每次迭代中(前向传播过程):从输入开始,计算每个神经元的输出信号。如下图,\(W_{(xm)n}\)表示输入信号\(x_m\)到神经元\(n\)的连接权重,\(y_n\)表示神经元\(n\)的输出信号。

神经元1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神经元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神经元3

通过中间的隐藏层传播过程中,\(W_{mn}\)表示从神经元\(m\)输出到输入下一层神经元\(n\)之间的连接权重。

隐藏层神经元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隐藏层神经元5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输出层神经元6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上为我们的前向传播过程(forward-propagation)。

接下来,将网络的输出\(y\)与训练集中的期望输出\(z\)进行比较,得到输出神经元的误差\(\delta\)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虽然我们计算了输出层神经元的误差,但是,我们不可能直接计算内部神经元的误差,因为内部神经元的期望输出是未知的。为了计算内部神经元的误差,上世纪80年代提出了反向传播算法,大概思路是将误差\(\delta\)反向传回所有神经元。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反向计算各神经元误差过程中,权重系数\(W{mn}\)与前项传播过程相同,一直回传至输入。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计算完每个神经元的误差之后,更新神经元间连接权重,这使用到了梯度下降发更新权重。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其中,\(\eta\)是学习率,影响学习速度。

如此往复一次次迭代,更新网络权重,就是网络训练过程。

扩展阅读

神经网络和反向传播:理论推导及代码实现(纯手工实现),完成手写数字识别。

思考:如何成为武林高手?

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内容,最后讨论一个问题:如何成为武林高手?

借用台大教授李宏毅老师的话,武林高手讲究内外兼修。

Deep Learning 也需要內外兼修

  • 内力:运算资源

  • 招数:各种技巧

内力充沛,平常的招式也有可能发挥巨大威力,不需要太花哨的招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只有内力,没有招数,也是不行的(空有一身蛮力)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最后,希望大家都可以成为内外兼修的高手~

声明

本博客所有内容仅供学习,不为商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博主谢谢!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第七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 反向传播算法
[3] Jim Liang, Getting Started with Machine Learning,2018
[4] 周志华.机器学习[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
[5] Ian,Goodfellow,Yoshua,Bengio,Aaron…深度学习[M],人民邮电出版,2017

版权声明:本文为RoyalFlush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RoyalFlush/p/12458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