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教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 人类已经逐渐步入了智能时代,未来会是一个人机协同、跨界融合的时代。未来教育会有什么样的系统性的变革?人工智能对未来的教育格局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利用新一代技术手段改善教学环境,推动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辅助教育管理,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2.0的实现?
- 10月17日,在苏州举行的2019中国计算机大会人工智能赋能未来教育分论坛上,学术界、企业界智慧教育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AR/VR 、5G等新一代技术手段推动教育智能化、支持个性化学习、精准化教学,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2.0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论坛由联想研究院主办,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智慧教育产品研发平台总经理王茜莺任论坛主席。
- 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研究院智慧教育产品研发平台总经理王茜莺(左4),联想研究院智慧教育技术总监武亚强(右1)与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罗运夫(左1),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部副主任李辰(左2),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左3),好未来AI实验室负责人刘子韬(右2)和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挺(右3)合影
大规模、高品质个性化教学不是梦
- 教育的发展关乎国家的未来,联想集团非常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积极与生态合作伙伴一起打造拥有核心技术的联想智慧教育解决方案。
- 在论坛上,王茜莺表示,联想应用教育学基础理论研究,从教/学/测/评/管等核心教育场景出发,结合各类计算终端,打造人工智能辅助的教育创新解决方案, 面向全过程、多维度、细粒度的教学支持,使大规模、高品质的个性化教学成为可能,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减负增效。
- 联想智慧课堂,基于云 + 端 + 资源 + 服务的产品架构与服务模式,聚焦课程与课堂的应用,融合丰富的教学资源,面向教与学的常态应用。师生手持专用智能终端,实现课堂的交互式教学,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模式。目前,联想智慧课堂解决方案已落地多省区学校。
人类教师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吗?
- 在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则对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的未来角色进行了剖析。
- 他指出,未来教育将进入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共存的时代,教师与人工智能将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实现个性化的教育、包容的教育、终身的教育和公平的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把未来的教师进行定位,我们可以界定为“人工智能教师+人类教师”协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
- 人工智能教师未来可以承担的角色有很多,比如可自动出题和自动批阅作业的助教、学习障碍自动诊断与反馈的分析师、体质健康监测与提升的保健医生、反馈综合素质评价报告的班主任、个性化智能教学的指导顾问、学生个性化问题解决的智能导师等。
未来教育将发生系统性巨变?
- 哈尔滨工业大学长聘教授,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刘挺在会上探讨了教育发展到今天,到底遇到了哪些利用传统手段难以克服的困难;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将发生的系统性变革,包括教育体系,教育场所的改造、教学生产力的解放、教学中心的转移等。
- 中国教科院未来学校实验室副主任、中国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推进办公室副主任, 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副理事长罗夫运做了题为“第一性原理视角下的教育信息化”的报告,分享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多维度目标,教育改革动态与发展,以及信息化对教育的赋能层级等。
技术驱动变革
- 智能时代,人工智能正在发生系统性的深刻变革。那么,哪些技术正在推动这种变革?
- 好未来AI实验室负责人刘子韬介绍了如何从一致性低的众包小样本数据中学习鲁棒的特征表示,以及如何构建有效的短文本自动批改应用,以来减少老师沉重的批改工作。
- 另外,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子与信息学部副主任李辰则分享了西安交通大学如何利用大数据促进智慧教育管理的经验,包括如何构建物联网+云计算的大数据采集系统,解决学情数据采集问题;如何以大数据和NLP技术科学评教促教;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方法实现对学生的精准个性化帮扶等。
版权声明:本文为yangmaosen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