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https://www.cnblogs.com/hubgit/p/6633214.html

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MVX框架模式?

MVX框架模式:MVC+MVP+MVVM

1.MVC:Model(模型)+View(视图)+controller(控制器),主要是基于分层的目的,让彼此的职责分开。

View通过Controller来和Model联系,Controller是View和Model的协调者,View和Model不直接联系,基本联系都是单向的。

用户User通过控制器Controller来操作模板Model从而达到视图View的变化。

2.MVP:是从MVC模式演变而来的,都是通过Controller/Presenter负责逻辑的处理+Model提供数据+View负责显示。

在MVP中,Presenter完全把View和Model进行了分离,主要的程序逻辑在Presenter里实现。

并且,Presenter和View是没有直接关联的,是通过定义好的接口进行交互,从而使得在变更View的时候可以保持Presenter不变。

MVP模式的框架:Riot,js。

3.MVVM:MVVM是把MVC里的Controller和MVP里的Presenter改成了ViewModel。Model+View+ViewModel。

View的变化会自动更新到ViewModel,ViewModel的变化也会自动同步到View上显示。

这种自动同步是因为ViewModel中的属性实现了Observer,当属性变更时都能触发对应的操作。

MVVM模式的框架有:AngularJS+Vue.js和Knockout+Ember.js后两种知名度较低以及是早起的框架模式。

Vue.js是什么?

看到了上面的框架模式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它是属于MVVM模式的框架。那它有哪些特性呢?

其实Vue.js不是一个框架,因为它只聚焦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Web界面的库。

Vue.js通过简单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提供高效的数据绑定和灵活的组件系统。

Vue.js的特性如下:

1.轻量级的框架

2.双向数据绑定

3.指令

4.插件化

Vue.js与其他框架的区别?

1.与AngularJS的区别

相同点:

都支持指令:内置指令和自定义指令。

都支持过滤器:内置过滤器和自定义过滤器。

都支持双向数据绑定。

都不支持低端浏览器。

不同点:

1.AngularJS的学习成本高,比如增加了Dependency Injection特性,而Vue.js本身提供的API都比较简单、直观。

2.在性能上,AngularJS依赖对数据做脏检查,所以Watcher越多越慢。

Vue.js使用基于依赖追踪的观察并且使用异步队列更新。所有的数据都是独立触发的。

对于庞大的应用来说,这个优化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

2.与React的区别

相同点:

React采用特殊的JSX语法,Vue.js在组件开发中也推崇编写.vue特殊文件格式,对文件内容都有一些约定,两者都需要编译后使用。

中心思想相同:一切都是组件,组件实例之间可以嵌套。

都提供合理的钩子函数,可以让开发者定制化地去处理需求。

都不内置列数AJAX,Route等功能到核心包,而是以插件的方式加载。

在组件开发中都支持mixins的特性。

不同点:

React依赖Virtual DOM,而Vue.js使用的是DOM模板。React采用的Virtual DOM会对渲染出来的结果做脏检查。

Vue.js在模板中提供了指令,过滤器等,可以非常方便,快捷地操作DOM。

如何使用Vue.js?

1.安装

(1)script

如果项目直接通过script加载CDN文件,代码示例如下:

<script src=”http://webapp.didistatic.com/static/webapp/shield/z/vue/vue/1.0.24/vue.min.js”></script>

(2)npm

如果项目给予npm管理依赖,则可以使用npm来安装Vue,执行如下命令:

$npm i vue –save-dev

(3)bower

如果项目基于bower管理依赖,则可以使用bower来安装Vue,执行如下命令:

$bower i vue –save-dev

 

推荐另一篇官方文档,希望有帮助:http://www.cnblogs.com/hubgit/p/8010560.html

 

学习web前端开发中,会有很多的框架,那么目前流行的框架有哪些呢?

一、Vue.js:

     其实Vue.js不是一个框架,因为它只聚焦视图层,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Web界面的库。

     Vue.js通过简单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提供高效的数据绑定和灵活的组件系统。

     Vue.js的特性如下:

      1.轻量级的框架

      2.双向数据绑定

      3.指令

      4.插件化

 

   优点: 1. 简单:官方文档很清晰,比 Angular 简单易学。

      2. 快速:异步批处理方式更新 DOM。

      3. 组合:用解耦的、可复用的组件组合你的应用程序。

      4. 紧凑:~18kb min+gzip,且无依赖。

      5. 强大:表达式 & 无需声明依赖的可推导属性 (computed properties)。

      6. 对模块友好:可以通过 NPM、Bower 或 Duo 安装,不强迫你所有的代码都遵循 Angular 的各种规定,使用场景更加灵活。

 

  缺点:  1. 新生儿:Vue.js是一个新的项目,没有angular那么成熟。

     2. 影响度不是很大:google了一下,有关于Vue.js多样性或者说丰富性少于其他一些有名的库。

     3. 不支持IE8:

 

二、angularJS:

  angularJS是一款优秀的前端JS框架,已经被用于Google的多款产品当中。

  angularJS的特性如下:

    1.良好的应用程序结构

    2.双向数据绑定

    3.指令

    4.HTML模板

    5.可嵌入、注入和测试

 

  优点: 1.  模板功能强大丰富,自带了极其丰富的angular指令。

      2. 是一个比较完善的前端框架,包含服务,模板,数据双向绑定,模块化,路由,过滤器,依赖注入等所有功能;

        3. 自定义指令,自定义指令后可以在项目中多次使用。

      4. ng模块化比较大胆的引入了Java的一些东西(依赖注入),能够很容易的写出可复用的代码,对于敏捷开发的团队来说非常有帮助。

      5. angularjs是互联网巨人谷歌开发,这也意味着他有一个坚实的基础和社区支持。
 

  缺点: 1. angular 入门很容易 但深入后概念很多, 学习中较难理解.

            2. 文档例子非常少, 官方的文档基本只写了api, 一个例子都没有, 很多时候具体怎么用都是google来的, 或直接问misko,angular的作者.

      3. 对IE6/7 兼容不算特别好, 就是可以用jQuery自己手写代码解决一些.

        4. 指令的应用的最佳实践教程少, angular其实很灵活, 如果不看一些作者的使用原则,很容易写出 四不像的代码, 例如js中还是像jQuery的思想有很多dom操作.

        5. DI 依赖注入 如果代码压缩需要显示声明.

 

三、React:
 
  React主要用于构建UI。你可以在React里传递多种类型的参数,如声明代码,帮助你渲染出UI、也可以是静态的HTML DOM元素、也可以传递动态变量、甚至是可交互的应用组件。
 
   React特性如下: 

    1.声明式设计:React采用声明范式,可以轻松描述应用。

    2.高效:React通过对DOM的模拟,最大限度地减少与DOM的交互。

    3.灵活:React可以与已知的库或框架很好地配合。

 

  优点: 1. 速度快:在UI渲染过程中,React通过在虚拟DOM中的微操作来实现对实际DOM的局部更新。

      2. 跨浏览器兼容:虚拟DOM帮助我们解决了跨浏览器问题,它为我们提供了标准化的API,甚至在IE8中都是没问题的。

      3. 模块化:为你程序编写独立的模块化UI组件,这样当某个或某些组件出现问题是,可以方便地进行隔离。

      4. 单向数据流:Flux是一个用于在JavaScript应用中创建单向数据层的架构,它随着React视图库的开发而被Facebook概念化。

      5. 同构、纯粹的javascript:因为搜索引擎的爬虫程序依赖的是服务端响应而不是JavaScript的执行,预渲染你的应用有助于搜索引擎优化。

      6. 兼容性好:比如使用RequireJS来加载和打包,而Browserify和Webpack适用于构建大型应用。它们使得那些艰难的任务不再让人望而生畏。

 

  缺点: 1. React本身只是一个V而已,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框架,所以如果是大型项目想要一套完整的框架的话,基本都需要加上ReactRouter和Flux才能写大型应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hmit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hmit/p/12022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