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人机交互:
1、你提出问题打印在屏幕上,
2、运行程序的人再输入回答。
3、按下回车,程序得到收集来的回答
4、之后,逻辑向下继续运行。
我们写的程可以实现根据他输入的回答进行不同的逻辑走向。

input函数

目录

input用途

实现人机交互:

1、你提出问题打印在屏幕上,

2、运行程序的人再输入回答。

3、按下回车,程序得到收集来的回答

4、之后,逻辑向下继续运行。

我们写的程可以实现根据他输入的回答进行不同的逻辑走向。


语法

示例

result = input(\'你爱我吗?请输入:\') 

if result == \'不\':
print(\'哼!你个大猪蹄子!\')
else:
print(\'me too!!!\'))
# 拿着搜集到的结果数据“result”的值来处理我们的程序,根据result的值不同,逻辑走向也就不同。

你提出的问题就是小括号“()”里边的那段字符串。result接受的就是运行的人输入的回答。运行的人按下回车,流程向下继续走。

参数

是一句话,只要填写你要询问客户的问题或你想输入、表达出来的任何数据,都行。且任何数据类型的皆可。

比如下边几个不同参数的示例:

a、字符串类型的参数

result = input(\'你爱我吗?请输入:\')
# 运行时会打印:你爱我吗?请输入:

b、数字类型 参数

result = input(520)
# 运行时会打印:520

c、布尔类型 参数

result = input(True)
# 运行时会打印:True

d、甚至复杂类型(日后要整理的列表)参数都可以!

result = input([1,2,3])
# 运行时会打印:[1,2,3]

返回值

1、正常情况下

返回的就是用户输入的内容。

BUT⚠️, input函数的返回值,一定是字符串格式的。

也就意味着result变量肯定是字符串类型的数据。

result = input(\'你爱我吗?请输入:\')
print(type(result)) # <class \'str\'>

控制台交流如下:

“你爱我吗?请输入:”

此时我输入了123,还是纯数字键盘输入的123喔。

然后观察print的result类型,发现是<class \'str\'>,字符串格式。

2、非正常情况下
那么,我用户不回答,直接回车跳过你这个问题呢?返回值是啥?看图说话:

任性的用户的操作
任性的用户的操作

可以看到图中最后一行打印的依旧是<class \'str\'>,字符串格式。说明用户不输入,result接收的、或者说input返回的值是一个字符串形式的空串。

至于函数相关内容。我学过js接受起来很方便。可能零基础看起来就不爽了。

什么是参数、什么是返回值。。。心里一千个草泥马沸腾。

这个也按下不表,日后详谈。

但是说回正题。我们平时写逻辑,得把用户输入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也就是result如果不符合我们期望的情况,都考虑进去。

比如我上例中,result只要不是“不”字,就都走到else的情况了。


返回值数据类型转换

上边强调了好几遍,input函数赋值给变量后,变量肯定是字符串格式。

马上要过年了,过年肯定要见你的七大姑八大姨吧!

那么假如我们对input有以下使用场景呢:


age = input(\'石头,你今年多大啦!\')
if age > 24:
  marryBu = input(\'哎呀!那你有对象了吗?打算啥时候结婚啊!\')
elif age < 24:
  whereWork = input(\'工作啦!那你年薪多少啊现在!\')
else:
  print(\'哎吆,24不小了!我儿子24岁那年,他儿子都出生啦!\')
print(\'允许这里有个白眼!
版权声明:本文为padding1015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padding1015/p/12215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