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维人员责任

1.保证数据不丢失

2.服务器7*24小时运行

3.提升用户访问感受

 

  电脑硬件种类说明

电脑种类

台式机 笔记本  服务器

服务器分类:外观分类

机架服务器

  刀片服务器    性价比高 占用空间的大

塔式服务器    小型服务器(可供家庭使用)

服务器分类:尺寸分类

 1U服务器  2U服务器  4U服务器

Ps.  U 表示服务器高度  1U=4.45cm

服务器分类:性能分类

 Pc服务器      x86架构

小型机服务器   IBM   HP

大型机服务器   机柜

     机柜中服务器所连的线缆,都要标记

        机柜中服务器所连的线缆,要整理

  服务器硬件组成部分

CPU         运算处理      控制硬件

       什么是CPU路数?

              服务器(最多安装)CPU颗数

       什么式CPU核数?

              核心处理器系统任务/并行处理任务的能力

内存         临时存储数据信息

       用户存储数据――CPU――存储数据指令(内存)――硬盘

  Ps.      程序:开发人员编写好的代码信息

                  进程:运行起来的程序就会产生进程

           守护进程:一旦运行起来根本停不下来

缓存(cache) 加快数据读取 读缓存(内存)

缓冲(buffer) 加快数据写入 写缓存(内存)

硬盘        永久存储数据信息/保证给数据不会丢失

硬盘        永久存储数据信息/保证给数据不会丢失

硬盘        永久存储数据信息/保证给数据不会丢失

硬盘接口类型

       SATA接口: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它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

 

       SCSI接口: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英语: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 简写:SCSI),一种用于计算机和智能设备之间(硬盘、软驱、光驱、打印机、扫描仪等)系统级接口的独立处理器。【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

       SAS接口:将SATA与SCSI两者的优势相结合,提供更快速的通信传输速度以及更简易的配置。

   Ps 硬盘(茶壶) 硬盘接口(茶壶嘴)数据(茶水)

            数据传输快慢取决于接口的大小

           1024B(字节)=1kB    1024kB=1MB   1024MB=1GB…

主板        汇总整合所有硬件

电源        供电

                     服务器电源要有冗余能力:

  1. 服务器上会有多个电源
  2. 不间断供电系统 UPS (10~60min)
  3. 发电机

风扇        散热

网卡        实现数据传输

远程管理卡  在服务器关机状态控制 运行

                   远程网络安装系统(批量)

阵列卡      将多块硬盘容量整合为一块

   扩大了磁盘的容量(由多个磁盘组成的 RAID 系统具有海量的存储空间。现在单个磁盘的容量就可以到 1TB 以上,这样 RAID 的存储容量就可以达到 PB 级,大多数的存储需求都可以满足)

   增加了磁盘的性能(RAID 的高性能受益于数据条带化技术,RAID 将数据 I/O 分散到各个成员磁盘上,从而获得比单个磁盘成倍增长的聚合 I/O 性能)

   提高磁盘的安全性(利用校验冗余信息对数据进行校验和纠错。 RAID 冗余技术大幅提升数据可用性和可靠性,保证了若干磁盘出错时,不 会导致数据的丢失,不影响系统的连续运行)

利用阵列卡将磁盘整合:配置阵列(raid)过程

   Raid0:

   优点:提高存储数据效率

  缺点:数据存储安全性不高(企业不会采用raid0配置)

        Raid1:

   优点:提高存储安全性

   缺点:数据存储效率不高

   Raid5:

 优点:存储效率高  安全性高(只能坏一块硬盘)

 缺点:磁盘容量上会浪费一块磁盘容量

 

       硬件性能对比(处理数据的速度):CPUà内存à硬盘(固态)à硬盘(机械)

企业中如何存储数据

       大型企业:并发量比较大(比较注重数据读写效率)

用户数据-写->保存到内存中(缓冲区)-定时定量->存储到硬盘

用户数据-读->从内存中读取(缓存区)-热点数据->存储硬盘中

中小企业:并发量比较小(比较注重数据安全性)

用户数据-写->存储到硬盘中(会经过内存,速度很快)

用户数据-读->从内存中读取(缓存区)<-热点数据-存储硬盘中

什么是操作系统?

人—操作系统—服务器(硬件)   人与硬件沟通的桥梁

操作系统:

  1. 系统内核 控制硬件 机器语言(二进制信息)
  2. 解释器 bash解释器
  3. 外围软件程序

   

 

版权声明:本文为oldboy66d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oldboy66d/p/11442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