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金融业融资额比去年多近300亿

2016-11-28 07:02:00 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举报
 
0

(原标题:今年金融业融资额比去年多近300亿)

近年来,“资本寒冬论”在金融业甚嚣尘上,让金融创业者望而生畏。这一观点认为,近年来投资人越来越谨慎,投资金融类项目越来越少;相应的,金融初创企业获得融资的难度也就越来越大。这一观点可能与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大和优质投资项目稀缺等有关。统计数据结果却表明,“资本寒冬论”站不住脚。截止2016年11月18日,金融业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远超去年,超出金额多达294亿元。“资本寒冬论”可以休矣!

资本更为理性

据投中信息CVsource、万得资讯PE/VC数据库、清科私募通、IT桔子和京北智库等渠道不完全统计,截止11月18日,今年金融业获得风险投资的次数已经达到387次,月度分布较为均匀。

相较于2015年,从金融业获得融资的阶段来看,种子轮、天使轮减少明显,A轮(含Pre-A轮、A+轮)有一定程度减少,而B轮(含B+轮)、C轮、D轮和E轮等均有出色的表现。这说明资本比去年更加理性。

对于创业者来说,如果一家企业处于种子轮、天使轮和A轮,获得风险投资机构支持会比较艰难;已经走到B轮、C轮的企业,则占据较明显优势,未来更有希望获得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2016年的金融业,一大亮点是获得C轮融资的企业达到20家。

从融资次数来看,今年金融业融资次数为387次,确实相较于去年588次确实减少不少,但已经远超2014年全年的融资次数。

以上为从时间维度进行的分析,如果从金融企业所属的地理位置来划分,可以看到“一超多强”格局的形成。金融业形成了“北上深杭”的城市格局。

“一超多强”城市格局

今年的387次融资,分布于21座城市。其中,北京以138次位居第一,上海以98次位列第二,深圳以63次位列第三,杭州以42次位列第四。这四座城市形成了以北京为首的“一超三强”格局。一般来说,“北上广深”是传统意义上的一线城市,但广州已经落后太远。

北京是18家券商、47家公募、11家信托、59家保险,乃至包含工农中建在内的14家银行的总部。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崛起的今天,北京的金融创新以领头羊的姿势发展,让北京有希望成为未来世界金融中心。

风投的钱投向细分业态

据京北智库、IT桔子联合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分析报告》,2015年金融业融资金额为944亿人民币。2016年387次融资中,披露了融资金额的有351次。这351次融资产生1239.34亿人民币的风险投资额,较去年多295.34亿人民币,其中绝大部分是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贡献。据中申网统计,2014年互联网金融获得风险投资机构资金23.3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0亿元。从融资金额来看,近三年金融业融资金额不断创新高。

2016年金融业获得融资的细分业态中,P2P以99次高居榜首,其次则是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这些获得风险投资的机构,基本上都属于新兴的互联网金融范畴。另外,P2P不仅在融资次数上占据绝对优势,在今年的融资金额上已经突破100亿人民币。

 

在具体融资金额上,受到蚂蚁金服45亿美元和易生金服40亿美元的影响,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金融集团融资金额高达856.75亿人民币,占据金融业今年累计融资金额比例为69%。风投界人士指出,蚂蚁金服和易生金服获得巨额融资源于其生态化、集团化运作。从投资额来看,资本对于金融业依然可谓是高举高打。

据统计,今年不少于30家金融企业形成事实上的集团化运作,多条业务线形成生态闭环,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具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简理财创始人林恩民认为,金融企业选择做生态,形成良性闭环,有助于形成规模化优势,进而降低运营成本,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和个体的金融信息需求,才是长远发展的必经之道。

 

北上深金融机构势力版图全揭秘

摘要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数量颇多,但在地域上却分布十分不均。无论是银行、券商、保险机构,亦或是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信托机构的分布上,均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居多。

  文/全景网《WE言堂》专栏特约 Wind资讯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金融机构的支持,中国金融机构数量颇多,但在地域上却分布十分不均。无论是银行、券商、保险机构,亦或是公募基金、阳光私募、信托机构的分布上,均以北京、上海、深圳三地居多。

  本期Wind资讯通过大数据分别对注册地在北上深三地的银行、券商、保险、基金和信托机构进行全梳理,一起来看看中国金融重镇的投融资实力!

  01 全国商业银行区域分布

  从银行数量分布来看,注册地在北京的有14家,在上海的有10家,在深圳的有7家。考虑到各地城商行及村镇银行,虽然北京、上海、深圳在数量上不占多大优势,但在银行规模上,远不是其他地区所能匹敌的,工农中建国有四大银行注册地全部在北京。

  

  02 全国证券公司区域分布

  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一线城市,券商总部数分别是18、16和16家,占绝对优势,三地占全国总数近半。其他省市地区无法比拟,少数城市有1~4家,而多数城市都为0。

  

  03 全国保险公司区域分布

  从保险公司数量分布来,注册地在北京的有59家,上海的有47家,深圳的有19家,其他省市则十分稀少,由此可见保险公司呈现出高度集中分布,北上深三地对保险公司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04 全国公募基金区域分布

  上海、深圳和北京三个一线城市,基金总部数分别是47、24和20家,占绝对优势,三地合计占全国80%以上。其他省市地区绝大多数都为0。

  

  05 全国阳光私募区域分布

  全国7000多家阳光私募公司分布广泛,在所有省区都有相应的数量,上海、深圳、北京三地合计有逾5000家私募,占比高达67%。

  

  06 全国信托机构区域分布

  全国68家信托公司中,北京占据11席居首,占比16%,上海、浙江省紧随其后,当地分别有7家和5家信托公司注册。在深圳市注册的信托公司则较少,仅有两家。

  

  北京

  截止9月29日,注册地在北京的主要金融机构(银行、券商、保险、公募基金、信托)共计122家。从定位图可以看出,这122家金融机构的分布,西城区最为密集,其次是朝阳区和东城区。

  

  若再将西城区板块进一步放大后,地图显示多家主要金融机构汇集在金融街附近,其中包括中国人寿、建设银行、华夏基金、银河证券、北京银行等知名机构。

  

  07 银行规模排名

  注册地在北京银行共有14家,工农中建四大行全部在北京,且从营收规模来看,四大行也是遥遥领先的。

  

  08 券商规模排名

  北京,共有18家券商总部,银河证券463亿净资本最大,远远超过第二位的中信建投和第三位的东兴证券。

  

  09 保险规模TOP20

  注册地在北京的保险机构共有50多家,以下为保费收入排名前20名的机构。

  

  10 公募基金规模TOP20

  在北京,华夏基金总资产高达5100亿,工银瑞信4800亿,不仅仅是北京地区最大的两家基金公司,也是北上深三地最大的。

  

  11 信托规模排名

  注册地在北京的信托公司共计11家,其中中粮信托、华鑫国际信托和北京国际信托规模位列前三,其中中粮信托最新规模高达1171亿元。

  

  上海

  截止9月29日,注册地在上海的主要金融机构(银行、券商、保险、公募基金、信托)共计127家。值得注意的是,这127家金融机构,其办公地点并非全部在上海,有7家公司总部设在北京、深圳等地,如嘉实基金办公地设在北京,国泰瑞银基金在深圳。120家办公地址在上海的金融机构,具体定位分布图如下:

  

  由于主城区重叠较为严重,将该区域进一步放大后显示,上海的金融机构主要集中在浦东的陆家嘴一带。

  

  12 银行规模排名

  注册地在上海的银行机构共有10家,其中交通银行和浦发银行营收规模均超千亿。

  

  13 券商规模TOP20

  上海,也有16家券商总部,海通证券以净资本772亿排在首位,国泰君安以671亿紧随其后。

  

  14 保险规模TOP20

  注册地在上海的保险公司共有40多家,以下为保费收入前20名公司。

  

  15 公募基金规模TOP20

  在上海,汇添富和嘉实基金总资产均超过3000亿位于前列,中银基金以2500亿次之。

  

  16 信托规模排名

  上海共有7家信托机构在此注册,3家规模过百亿元,中海信托规模合计449亿元居首,上海爱建信托、中泰信托紧随其后,公司规模分别为317亿元、111亿元。

  

  深圳

  注册地在深圳的主要金融机构有68家(银行、券商、保险、公募基金、信托),其中办公地点设在深圳本地的有62家,从定位图来看,这些金融机构大部分分布在福田区。

  另外,阳光保险、银华基金、长盛基金、中融基金、众惠财产5家办公地都在北京,中国人寿保险(海外)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地设在中国香港。

  

  17 银行规模排名

  注册地在深圳的银行共有7家,其中招商银行营收规模超过2000亿,平安银行营收规模也近千亿。

  

  18 券商规模排名

  深圳,共有16家券商总部,中信证券以净资本879亿遥遥领先,较第二位的国信证券和第三位的招商证券总和还大。

  

  19 保险规模TOP20

  注册地在深圳的保险公司共有17家,中国平安保险以3860亿元的保费称雄三地。

  

  20 公募基金规模TOP20

  在深圳,老牌南方基金以总资产3440多亿遥遥领先,旗下共103个基金产品;博时、招商和鹏华3家基金公司资产超2000亿紧随其后。

  

  21 信托规模排名

  在深圳注册的信托仅有华润深国投和平安信托两家,规模分别为305亿元和171亿元。

  

 

 

 

 

驳“上海经济大瘫痪”:2016年上海宏观经济表现六问六答

2016-10-01 21:59:00 来源: 澎湃新闻网(上海)举报
 
4

(原标题:驳“上海经济大瘫痪”:2016年上海宏观经济表现六问六答)

最近无意中在朋友圈的一篇《2016年北上深的经济真相——地产之外,一地鸡毛》的文章被炒得沸沸扬扬,随后各大媒体的评论也精彩纷呈。我觉得还真是需要好好对上海的宏观经济数据做一个彻底的解读了。

 

一、我们究竟该重点关注哪些数据?

 

事实上,对于同样一组数据,解读者的关注点不同,结论往往可能完全相反。所以,我们用哪些数据来做判断,需要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然后再根据标准来对数据进行解读和判断。那么,我们究竟该选择哪些标准来进行解读就显得非常重要。解读上海数据需要哪些标准呢?我们知道,从2010年以来,上海在“转型驱动,创新发展”过程中,正在经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型的艰难过程,在当前中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上海增长的关注点早已不是总量的增长,而应该更加注重结构的优化、效率的提高和民生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事实上,截至2015年底,上海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0.31万人民币(约1.6万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虽然与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距,但由于基数已经较大,经济增速放缓也是必然结果。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总量的数据指标不应该成为我们判断上海当前宏观经济好坏的数据的标准了,而更多的结构性的和质量的指标更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二、上海工业增加值的现状究竟如何?

 

争论的一个重点问题就是上海的工业增加值问题,“一地鸡毛”一文从上海1-8月的总数据出发,认为上海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2%,其中规上企业下降2.3%,因此得出上海制造业“上海瘫”的结论。笔者认为,制造业在下降这是上海近年来的事实,这点是必须接受的,事实上,近年来,上海在经济转型过程中“退二进三”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制造业增加值在整个国民经济构成中占比持续下降,从最高点时的60%以上已经下降到2015年30%作用。即使在制造业体系内部,产品生产也必然在上海逐渐淡出,围绕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才是上海发展的重点,如以2015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来看,全年上海实现3746.02亿元的增加值,同比增长4.5%,但其中的制造业增加值仅1673.49亿元,同比下降0.1%,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却实现了8.7%的增加值,达到2072.53亿元,高于同期上海的GDP增速。所以,上海仅仅看制造业的数据对于判断上海的宏观经济现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关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高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情况更具有解释力。事实上,从2016年以来上海服务业的表现情况来看,用“优良”两个字来概括还是比较恰当的:从2016年上半年增加值的情况来看,上海的高端服务业增长势头良好,其中金融业增长17.1%,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5%,1-7月份规上社会服务业企业的营收增速也说明了这一点,比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收增长15.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利润甚至同比增长55.5%等等。另外,从1-8月上海制造业的经济效益上来看,制造业在营收下降2.9%的情况下实现了利润4.7%的增长。这些数据都在说明一点,上海的制造业结构在不断优化。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为制造业总产值的下降去“杞人忧天”。

 

三、我们是不是仍然要考虑上海的消费问题?

 

供给侧改革仍然离不开需求侧的引导,但是,遗憾的是文章在解读上海经济的时候,却“选择性”地漏掉了2016年上海的消费变化情况,这对于消费占上海全部GDP将近60%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忽视实在是不应该的事情。事实上,从2016年的几个数据来看,上海在消费上的表现至少应该算是“良好”的。比如从支撑居民消费的指标——居民收入情况看,2016年上半年,上海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33元,同比增长8.9%,其中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30元,增长8.9%,农村居民14638元,增长9.7%,都远高于同期上海的GDP增速。消费支出上,上海的人均消费支出在2016年增长了7.2%,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长7.2%,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8.1%。那么,是不是上海居民的消费都在住房上呢?非也!数据也说明了这个问题:2016年1-8月,上海居民在与房地产无关的零售环节消费增长了7.9%,高于同期GDP的增速。其中吃穿用烧四个方面分别增长3.7%、9.4%、10.7%和-6.2%,可见,这四个方面上海居民生活是明显改善的(注:烧指居民的能源消耗,在其他指标不变的情况下,能源消耗指标的下降意味着能源利用率的上升)。

 

四、进出口的数据是否真的如此悲观?

 

文章争论的一个重点是上海进出口数据的变化问题,“一地鸡毛”一文用上海7月份的数据得出上海无论是关区进出口还是本市进出口均出现下降这个结论。但重点是上海是否还需要进出口总额的持续甚至高速的增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不是因为上海每年的吞吐量增加多少,而是取决于上海未来在全球航运格局中的影响力和资源配置能力。所以,我们看到,伦敦港每年集装箱吞吐量只有300多万箱,只有上海的1/10,却仍被公认为世界第一的航运中心。事实上,上海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已经从2013年起连续三年全球第一,在周边地区港口(如宁波-舟山、南通等)兴起的大背景下,上海进出口增长的数量放缓是必然的。上海未来在进出口上需要做的是要将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和能力强势,所以贸易结构的优化和改善对上海来说显得更重要。而在这方面上海2016年的表现确实是不错的:2016年以来,上海的一般贸易品的进出口除一月份小幅下跌外,随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1-8月累计增速达到7.8%,其中8月份单月增速甚至达到18.1%。在贸易主体方面,上海私营企业的异军突起更是引人注目,至8月份已经累计增长9.1%,其中8月份增长14.5%,上海私营企业在上海进出口中无论是进口额还是出口额均已超过国有企业,显示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说明了上海的进出口现状并没有想象中悲观。

 

五、上海服务业企业经营情况真的很差吗?

 

大家关心的另一个问题也就是上海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服务业问题。正如“一地鸡毛”提到的上海大型批发和零售企业利润、社会服务业利润、文化娱乐业、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等的利润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这里面我们还是要弄清楚上海要发展的服务业究竟应该是什么类型的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还是高端服务业,而不是笼而统之的全部服务业。事实上,从服务业的总量上看,上海的传统服务业(批发零售、租赁和普通商务服务等)实际上已经很高了,同时由于受到互联网物联网经济带来的冲击,增长已经非常困难,更难说盈利了(餐饮由于其特殊的即时消费特征,目前受到的冲击较小),因此,传统服务业营业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在所难免,所有看上海的服务业不能仅仅关注上海的传统服务业,而应该更多关注上海的高端服务业。而事实上是上海与生产、民生有关的高端服务业正面临着非常迅速的发展机遇,比如上述提到的为生产服务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8月利润增长了55.5%,而与民生有关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和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都有较高的利润增长(分别为47.1%和25.8%)。

 

当然,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这些文章中提到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利润负增长的问题。前者利润下降并不意味着信息产业在上海出现了增长的“拐点”,事实上,2016年1-8月,整个信息产业的营业收入达到1867.03亿元,增长了11%,利润224.87亿元,下降5.9%,但是,我们看到信息产业的利润率水平仍然高达12.1%,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利润率甚至高达36.1%!所以我们认为信息产业“失陷”的结论下得未免太早了些。而至于文化和体育和娱乐业利润负增长的问题我们需要从该产业的特点来加以判断,事实上,该产业作为上海民生方面的重要产业部门,对它的评价并不在于盈利多少,而是在如何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方面的考量,往往是投入越大,受众越广,利润越薄,微利甚至没有利润是可以接受的,比如2012年和2014年,上海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利润都出现-26.8%和-46.2%的下降。

 

六、上海宏观经济数据中的问题有哪些?

 

前面聊了很多上海宏观经济的好,但是上海的宏观经济就真的没有问题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上海在经济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所以并非无懈可击。

 

其中首推的当然是房地产,自去年以来,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2262.37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8.9%,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1742.16万平方米,增长19.6%。其中,住宅1310.25万平方米,增长9.1%。上海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根据中国房地产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8月底,上海一手房交易价格同比上涨34.38%,二手房同比上涨26.76%,上海的房价已达到44750元/平米,单位房价仅次于北京和深圳,是南京的2倍,杭州的2.37倍,苏州的3.01倍,无锡的5.25倍。房价的高企导致上海的房租的平均价格是南京的1.75倍,杭州的1.56倍,苏州的2.48倍,无锡的3.26倍。房价的上涨带来上海商务成本的上升明显,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上海的城市创新能力和水平。

 

其次是税制改革对上海服务业促进作用尚未显现,特别是对上海贸易企业的促进作用没有体现出来,事实上在营改增的初衷是希望能够通过进一步降低服务业的运营成本和税收成本达到促进贸易(包括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税制改革以后对批发零售产业的影响甚至是负面的,整个2016年上半年,上海的大型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在零售总额仅实现0.7%增速的前提下,其税收却同比增长了18.9%,企业的利润却下降了23.8%,一升一降之间,说明我们的税收政策未能真正体现出与实体经济同步发展或者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

 

再次是服务业,虽然上海高端服务业近年来快速增长,但是我们仍然需要看到的是高端服务业的占比仍然很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仅占全部规模以上社会服务业企业营收的10.6%,即使加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些新型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占比也只有16.4%,结构改善的空间还很大。特别是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于该行业市场化程度偏低,因此需要在未来加快改革的力度。

 

资本热浪席卷互联网保险 获投公司集中在北上深

0评论2016-10-11 09:43:33 来源:中国保险报 看主力在买什么!

邀请好友送豪礼!185元红包等你拿! 基金商城1折起购

  中国互联网爱基,净值,资讯)保险兴起于2011年末,2012年-2015年实现爆发式发展,期间保费规模增长69倍。根据曲速资本《2016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数据,目前互联网保险创业公司已经超过100家。互联网保险,这个万亿市场的投融资状况,究竟如何能够吸引众多创业者和投资人投身到这个行业?

  根据行业公开信息,《中国保险报》联手互联网保险垂直门户“互联网保观”整理了近5年来互联网保险行业具有代表性的投融资数据,同时对该行业投融资现状做出了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第一,2015年互联网保险井喷,2016年势头延续;第二,大额融资增多,融资阶段往后期偏移;第三,获投公司集中在北京、上海;第四,创业切入点多样,各机构关注点分散。

  2015年互联网保险井喷

  根据公开融资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16年8月,共发生51起融资事件。其中,2015年增长明显,共有26起互联网保险投资事件,相比2014年增长了225%。而截至2016年8月末,13家互联网保险创企共发生15起融资事件,其中慧择、大特保均完成亿级B轮融资。

  从融资数量看,2015年可谓是互联网保险爆发的元年,得益于互联网生态的发展、保险行业的良好前景以及政策的大力支持,资本和创业者纷纷进入,而这种良好的势头也延续到了2016年。按照8月末的数据推测,2016年的融资数量有望超越2015年。

  互联网保险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路资本纷纷觊觎这块蛋糕,作为创业者也是铆足了劲,纷纷投身互联网保险创业浪潮中。据公开资料显示,仅2015年一年,就有超过30家的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发起成立互联网保险企业。进入2016年,除了上市公司,互联网巨头也依托自身的场景化和大数据优势纷纷切入互联网保险领域。

  保险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保险的发展到了拐点,目前市场模式已经成型,接下来就是经历市场考验的阶段了。大浪淘沙,很可能会淘汰一批人,能活下来并且有持续利润增长的企业将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额融资增多且往后期偏移

  数据显示,2014年7起融资案例中(大家保B轮融资金额未透露,不计入)6起融资均为百万级别;2015年26起案例中(喂小保新三板上市,不计入),千万级融资共14起,还出现了4起亿级融资。从以上数据看,无论是融资数量还是融资金额,2015年互联网保险都实现了爆发。而2016年截至8月末的数据,可以总结出大额融资数量在明显增加,亿级融资数量已和2015年全年持平。

  在融资阶段方面,2015年和2016年有较大差异。2016年互联网保险创企的融资阶段明显朝中后期偏移,早期阶段公司比重开始减少。究其原因,曲速资本研究团队认为:一方面是细分领域的先行公司进行大额融资试图建立壁垒,同时也致使天使轮早期项目融资更加困难;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互联网保险行业已经成为中后期投资机构的投资标的,每个细分赛道都开始有大机构进入布局,也暗示对于新玩家来说,除非团队具有较强的背景或者选择的赛道足够吸引人,否则将很难获得资本的青睐。

  获投公司集中在北上深

  根据《2016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研究报告》统计,从2012到2016年,共有32家互联网保险创企获得投资,其中北京数量最多,13家创企获投,上海11家位居第二,两者合计占比达到76%,深圳3家,占比9%。由此可见,互联网保险创企区域差异较为明显。

  行业人士分析认为,这跟传统保险行业的区域性差异相关。根据中保网的数据显示,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上,北京均居第一,而上海则位列第二,两城市保险业的发达程度较高(多数中资、外资保险公司的总部都位于上海、北京),加上两个城市较高的互联网化水平和人才储备,都为互联网保险行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为何获投公司主要集中在北京?行业人士分析认为,北京高校林立,创业公司遍布,资本泡沫泛滥,甚至有人夸张地说,如果你拿着电脑去车库咖啡坐一儿,就会有投资者来问你要不要投资。从资本、人才角度,北京、上海、深圳资源都比较集中,互联网资本活跃度也比较高。

  互联网保险切入模式多样而分散

  从获投互联网保险公司模式分布来看,最受资本青睐的是车险比价平台模式,融资数量达到8起,位居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首位。据公开资料显示,新兴的专业车险比价网站集中诞生于2014年前后,与传统的保险中介网络平台相比,这些网站有着更加鲜明的互联网印记。例如,网站背景多为互联网科技公司而非保险中介公司;注重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目前引起行业一定关注的比价网站主要有OK车险与最惠保。

  虽说比价网站曾被保险公司指责“唯价格导向”,但在目前车险产品同质化的大背景下,价格成为影响车险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已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商车费改后,一方面不同保险公司的产品价格差将逐步拉大,另一方面车险产品将趋向细分和差异化,车险比价符合客户的需求和利益,未来有望形成一种消费的模式和习惯。

  另外,像互联网经济衍生险种、定制优化保险产品、T0 B服务等互联网保险发展模式也受到资本较高的关注,相对应的创企如悟空保、大特保、小雨伞、保险极客等。

  总体来说,互联网保险获投类型较为分散,其他模式获投情况无明显差异,也侧面说明了互联网保险领域的创新切入点、可作为的领域还是比较多的。关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曲速资本创始合伙人杨轩表示,“互联网保险行业可改进的地方太多了,用户不满意的地方也太多了,但是反过来说,有机会以及可以创新的事情也太多了。”

  57家机构投资互联网保险

  据统计,近5年共有57家投资机构参与了互联网保险投资,投资笔数较多的有云启创投、德沃基金、复星昆仲、信天创投、曲速资本等。而德沃基金参与投资最多,在2014年投了大特保天使轮,2015年参与投资车爱保、爱齿计划、医加壹;曲速资本近期也特别关注互联网保险领域,2015年投资了3家互联网保险创企,分别是保险袋袋、全民保镖和超级圆桌。

  2015年7月初,众安保险获得9.34亿美元融资,估值将达80亿美元,投资方包括摩根士丹利、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鼎晖投资、凯思博投资和赛富合伙人有限公司,成为互联网保险行业融资金额最高的公司。有机构预测,2017年众安保险可启动上市计划,预计到2019年一季度市场对于众安保险的估值将达到2000亿至3350亿之间。

  2015年8月,杭州灵犀金融在北京敲钟,成为登陆新三板的互联网保险第一股。灵犀金融于2014年9月完成天使轮融资,2015年5月对外宣称获得由深圳分享领投的千万美元A轮融资,公司估值近亿美元。目前灵犀金融仅有两款产品:专注于互联网车险的“喂小保”和专注于互联网保险解决方案的“灵犀电商”。据灵犀金融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灵犀金融所服务的客户在全年完成保单10万份,销售超6亿。

 

北上深的韭菜:楼市股市还没套牢的 个税来了!

1评论2016-10-23 19:22:30 来源:微信号老虎财富 看主力在买什么!

军工版西部建设缔造中 372.31元!吉比特意欲再战茅台

  年收入超12万被称高收入群体?你要加税还是减税?

  国务院近日发文明确,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动,实施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行动;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力度,堵塞高收入者非正规收入渠道,发挥收入调节功能。

  个税改革将分三步走,高收入阶层未来多元化的劳动所得将作为增量因素考虑纳入综合所得,并由此统计个人所得税。年收入12万元以上的被称为高收入群体,在个税改革短期和中期目标阶段,这类人群是重点调节的人群。

  从高收入阶层入手实施增量调节,“渐进式”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渐进过程主要分为短期(1~2年)、中期(3~5年)、长期(5~10年)三个阶段。

  其中,短期和中期目标要求对年应税所得12万元及以上或者收入来源多元化的纳税人实施综合计征,同时引入差别扣除项目,长期方案则是要建立各个社会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自动汇总的机制。

  年收入超12万的“高收入群体”?网友不干了:

  A:年收入12万挣北上广深一套房(1000万)要100年,神tm高收入群体。

  B:12万在北京刚够活命好么?

  C:月薪1w,哪怕是2w,在深圳也真的只能活的“还可以”,绝对达不到高收入,深圳房价交通费都高到心塞,既然这类的标价都能够因地制宜,为什么收税要一刀切呢?

  D:12W算个鸡毛的高收入人群。小康惨了,你生活刚有点变化,然后就直接让你再回去。

  E:年收入12万,扣掉五险一金和所得税,就剩六七千了,在望京租个两居室要7000,然后这位高收入人士就辟谷了…

  中国人税收负担全球第二?

  2011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一个全球税负痛苦指数排行榜,在主要的经济体之中,中国内地排名全球第二。

  数据一公布,相关机构很生气:中国税负这么低,我们对人民这么好,你们这些罪恶的西方媒体为什么要污蔑我们?

  所以,政府公布了10年来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值,2012年也就22.6%,相比你们绝大多数罪恶的资本主义国家30%以上的比例要低多了,你们有什么资格指责我们?

  过了3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来打圆场,说根据他们制定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2014年、2015年中国的宏观税负分别为29.1%、29.1%,低于世界平均水平38.8%。

  到底是《福布斯》杂志说得对,还是中国政府的数字对,或者是IMF说得对呢?

  首先要定义“税负”这个概念,应该是包括了政府的各项收入,而绝不仅仅是税务部门收到的那个税收。否则的话,如果纯粹看表面税收,中国2015年税收仅12.5万亿元,相比GDP才占18.5%,简直是世界上税负最轻的国家之一了!

  根据财政部发布的2015年中国财政收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2217亿元,占GDP比例为22.5%。这些数字,也正是政府痛斥《福布斯》杂志污蔑的依据。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我们来列举一下中国政府15.22万亿元财政收入的构成。

  我一看这个表格,不对啊?!非税收收入明显偏低、低、低、低、低啊!查阅美欧日等国的财政收入结构,他们把社保收入什么的都算入财政收入,为什么我们的财政收入中不包含这个?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中国2015年社保基金总收入为4.6万亿元,加上这个我们的财政收入马上就增加到了19.82万亿元。

  中国房地产一直这么火热火热,大家应该都还能想到另外一项“非税收收入”——土地出让金。虽然不列入一般性财政收支中,但财政部对于这一数据有详细统计,根据“2015年全国土地出让收支情况”,全国缴入国库的土地出让收入33657.73亿元。加上这个,我们的财政收入马上就到了23.19万亿元。

  按照IMF自己公布的《政府财政统计手册》标准,一个国家全口径政府财政收入为为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外收入、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社保基金收入几项。根据财政部报告,2015年中国的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112亿元,地方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218亿元(土地出让金被包含其中),合计4.23万亿元。

  此外,财政部还公布有一项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额度大约是2560亿元。

  这样简单一加,中国全口径统计的财政收入就达到了24.31万亿元!与中国2015年67.67万亿元的GDP相比,税负水平瞬间就变为35.9%,已经超过美国等发达国家。真不知道IMF的经济学家们是怎么计算出中国的税负水平的,自己公布的标准也不去核实一下,中国政府给他们一个数儿他们就用?

  还有呢,发行国债收入,按照很多国家统计也是要进入财政收入的。比方说中国政府2015年收入15.22万亿元,支出17.58万亿元,中间差额2.36万亿元怎么来的?如果是发行国债收入,按照美国的方式也是要计算进来的!这样一来,我们2015年的财政收入就增加到了26.67万亿元了。

  更重要的是,按照广义货币供应量计算,中国现在每年新印钞规模都是举世第一,这个铸币税是不是也要算进去?因为这个负担可是实实在在的落在了全体民众头上的!如果算进来,2015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新增17.36万亿元——这个数字要是加上去,中国的税负水平举世第一也没什么奇怪的。

  不知道诸如高速公路收费是否计入(仅此一项2015年就达到了4098亿元),城市管理的各项罚款和收费是否计入(乱罚款、乱收费就不必说了),彩票收入是否计入,各种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使用费是否计入……如果按照正常的统计规则,都加进去,呵呵,你懂的!

  没有公开数据和没有依据的东西我不好说,但整体上简单计算一下就明白,我们政府对福布斯的批驳完全是在统计项目中玩弄文字游戏,而IMF对我们政府的臭脚也捧得非常的荒唐和不严谨。

  既然IMF的计算有问题,政府公开的数据又自相矛盾,还有很多黑箱,我只能倾向于认为,福布斯的算法有可能是准确的、合理的:在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体中,中国的税负水平真的可能是世界第二。

  别的不说,就看看中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蹭蹭蹭的,远远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从基本逻辑上你就应该明白,中国的税负水平肯定是在逐渐加重,而不是逐年减轻……

  高收入阶层实施增量调节

  对于普通薪酬阶层人士来说,个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以后,其税负支出减少了几十元,同等条件下,高薪酬人群的减税效果却有几百元。

  而根据中金公司去年发布的报告,2014中国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年高达37%。报告认为,政府拥有巨额存款储蓄和大量国有企业资产两座“金山”;未来降低企业和居民税负的空间巨大,应该用来降低企业部门过高的税负和社保缴纳负担。

  2012年我国狭义的宏观税负占GDP的比重为22.4%(图表1),但是按照包括一般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社保基金总收入以及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在内计算,2014中国政府全部收入占GDP的比重年高达37%,已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在30~35%之间),这与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极不相称。

 

 

 

实业萧条,金融业赚谁的钱?炒房致富,投资客又赚谁的钱?

2016年09月22日16:43   来源:新财富杂志
摘要:用这句话形容当下房地产跟中国经济的现象再恰当不过:一边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层出不穷的地王和扶摇直上的房价,一片欣欣向荣的劲头;另一边却是在去产能大背景下的实业萧条和经济不振,益发被衬托的暗淡无光

用这句话形容当下房地产跟中国经济的现象再恰当不过:一边是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层出不穷的地王和扶摇直上的房价,一片欣欣向荣的劲头;另一边却是在去产能大背景下的实业萧条和经济不振,益发被衬托的暗淡无光。如果翻阅下2016上半年上市公司半年报,你会惊诧的发现金融业(银行/证券等)利润总额竟占所有上市公司总利润的57.2%!超一半的利润被金融业拿走。

金融业本是服务于实业,并在促进实体发展和盈利的基础上获取收益,可在实体萧条的当下,金融业的巨额利润来自哪里?房地产更是在经济发达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多年的实体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积累,人们把通过把劳动换取的报酬买房置业,可从2015下半年兴起的这波炒房浪潮,炒房客们人人账面盈利,他们赚取的是谁的钱?如果最终接盘侠买单,那接盘侠的钱又来自哪里?

此文仅作为抛砖引玉,希望能在浮躁和冀望一夜暴富的当下,让大家静下心来做一番思考。

经济下行周期,实体经济显疲软

2015年我国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GDP增幅创25年新低,这一放缓态势延续至2016上半年,再创新低至6.7%。当然,世界经济也不好,最新的轰动事件是因全球经济放缓进而贸易持续减少,世界第七大航运企业韩进海运的申请破产。

实体经济有多惨,从我们的亲眼观察和做实业朋友的切身感受中即能略知一二。当然,从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中更能证明。

固定投资增速.png 

由图,从2015年初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含国有和民间固定投资两类)增速快速下滑,其中的民间投资同样一路向下,到了2016年更是断崖式下跌,实体不赚钱导致盈亏自负的民间资本不愿意增加投资,这也从官方层面证实了实体萎靡。

另外,我们也能从四大行的半年报中管窥一二。

由表,被认为是实业代表的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其不良贷款率居然占据四大行的前两位,并数倍于银行的整体不良贷款率,可见实业是多么的惨淡。

服务实体的金融,却赚巨额利润

金融业的产生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通过调配资金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移挪,促进实体的发展和收益,并从整体收益中分取部分收益——这是理想的状态,它跟实体是相辅相生的。当然,它并不直接创造财富,却直接配分着财富——不管实体是否真的赚了钱,只要接受了金融业的服务,就得支付费用。

随着“高智商人群”的加入,金融业的研发创新层出不穷,各种金融工具、衍生品推陈出新,金融业的大量收益日渐依附于此,似乎脱离了实体经济。其实不然,就像2008年次贷危机,在爆发前,各类金融机构(银行/投行/基金/保险等)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品交易获取巨额收益,可一旦基础资产(房屋贷款)出现危局(房屋按揭人还不起贷款),同样引发金融震荡,大量银行、投行、基金等机构破产,若非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相救,金融业将遭受毁灭性摧残。任何时候,实体经济都是金融业坚实的根基。

由上文可知,当前的实体经济很不景气,不是利润低而是很多实体根本就不赚钱。可从上市金融企业的年报看,它们不仅整体盈利而且数额巨大:2015年和2016上半年报显示,金融业整体利润为20904亿元和10870亿元,分别占整个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59.0%和57.2%。

这就是问题所在,本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业,在实体萎靡不振的情况下何以赚取巨额利润?若实体长期萧条亏损,金融业的高收益会否能延续?

实业萧条,金融业赚的是谁的钱?

实体经济残喘活命,金融业大赚特赚,那赚的钱来自哪里呢?

根据观察和思考,其收益很可能来自于:

1、庞氏债务/借贷的收益。至2016年中,我国总债务占GDP的比率已由2008年的155%上升到260%,总额从49万亿上升到182万亿,而这其中大多为企业债务。在经济下行周期,不仅民营企业,一些央企/国企甚至上市公司纷纷出现债务违约,今年大半年时间,违约金额几乎是前两年的2倍多。

这都是看得见的,更多的是看不见的借新还旧贷款,否则也不会出现山西省政府北京举行煤炭专题推介会,希望煤企存量贷款能得到正常接续,发行的债券能得到积极认购,以及各地政府发出银行不得无故抽贷、停贷等通知,银行的借贷维持了大量僵尸企业的苟延残喘。银行虽可从借新还旧中获取收益,但最终能否还得起、会否变成一场旁氏借贷还未为可知。

2、资金空转/脱实向虚的收益。资金进不了实体,在虚拟经济体内来回空转,并从中获取收益。资金通过夹层设计等方式进入股市/债市/信托等虚拟经济领域,获取不菲收益。

另外,今年更明显的一个现象是银行资金大量进入房地产,以开发贷更以个人房屋按揭贷款的形式吹起了房产价格的泡沫。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新增贷款7.5万亿,其中居民中长期贷款(多为按揭贷款)竟为2.62万亿,而到了7月份,其新增贷款几乎全为居民按揭贷款,甚至有银行内部人士透漏,目前银行只考虑给政府和地产商发放贷款。可见在实体经济不振时,金融业加深了对虚拟经济的依赖。

3、债务置换中获取收益。随着利率的一降再降,许多企业纷纷发行低息债券置换掉之前的高息债券。除企业外,地方政府也纷纷进行债务置换,把之前到期的、高息的债券纷纷置换成新一轮债券或低息债券,避免违约风险或降低债务成本,在此过程中,金融业获取大量收益。今年前8个月,地方债发行规模已达4.8万亿,超去年全年3.8万亿的总发行量。债务置换避免了违约风险,也降低了成本,但最终的还本付息还得靠实体经济企稳,否则也会沦落成旁氏债务。

一二线房价疯涨,各地再兴炒房团

应该是2003发生SARS那年始,各地陆续出现了温州炒房团,他们一度被各开发商捧为座上宾,是每一次楼市短暂萧条期开发商吸引买家的噱头,并以此证明某城市或某楼盘被坚定看好。

随后的发展超出了大多数人的预料,2008年次贷危机打击了包括温州在内一大批微利外贸企业,实体逐步萎缩并日益艰难,紧随的连锁反应是过往良好的民间借贷信用体系开始崩塌,企业间互相担保融资更是一损俱损,到处是企业/个人三角债纠纷,温州经济随之跌入底谷。

2012年之前,全国大城市小城市房价普涨,闭着眼睛买房就能赚钱。之后城市房价开始分化,广大的三四五线城市房价一路下跌,烂尾项目触目惊心,而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房价却稳中有升。炒房的难度在变大——不仅要有雄厚的资金,还要有稳定的现金流应付月供,同时也要随时面对国家的限购/限贷政策,以及选对房价能上涨的城市,也因此温州炒房团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能坚持以炒房为职业的多是北上深一线城市的极少数当地居民。

变化发生在2015下半年。在国家降息降准、解除限购限贷、降低首付、减少二手房交易税费等多重利好刺激下,深圳楼市率先启动,随后传导到上海、北京一线城市,到了2016年,部分二线城市接棒上涨,并出现了因房价上涨醒目而被戏称的“四小龙”——厦门、南京、苏州和合肥。

在这波一线和部分二线暴涨的城市中再现炒房团——小有积累的市民、地市来的土豪、一线城市转移出的炒房客……各类微信炒房团、粉丝炒房团、炒房培训课程等现象蔚为壮观,所有人都期望在房价上涨中大赚一笔,并实现自己的财务自由,目前看他们确实是账面盈利的。

若炒房客全赚钱,那赚的是谁的钱?

部分二线城市火爆的楼市还看不出要消停的苗头,血脉偾张的炒房客更是期盼房价节节攀升,看着手里的房子一个劲地赚钱个个乐开了花,沉浸在一片欢腾之中。

买房都赚钱,人人都赚钱。问题来了:大家都赚钱,可都在赚谁的钱?

房子最终是给人住的,当然现在又被赋予了金融功能,我们就分析一下炒房客赚的钱到底来自哪里?

1、房子的租金收益。因为房子是用来居住的,所以持有房子可以有租金收益。按照目前的高房价,租金收益大多在2%-3%间徘徊,极少数城市的租金收益在5%左右,而这是裹不住每月按揭款的,所以仅凭房租收益是负现金流,是亏损的;

2、后来的投资客接盘。最早的投资客提前购买了房子,待房子价值被发现后,被后来的投资客以更高的价格接盘从而顺利脱手实现收益,后来的投资客要实现盈利需要再找到新的投资客接盘,如此往复。而这就成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旁氏骗局,终有破灭一天,当然不可长久。

3、刚需接盘侠。只有刚需族接盘才不会造成旁氏骗局或资产泡沫破灭,才是一种健康的房产投资。而刚需族的钱又来自哪里?来自于自己多年工作的积累,来自于父母的资助或亲友的借贷,而他们的钱最终还是来自于他们的工作积累,所谓工作也就是为社会提供了商品或服务——也就是实体经济。

所以,炒房客要实现收益必须有足够多的刚需接盘侠,要有刚需接盘侠必须实体经济兴旺,以此才能产生就业和收入并用于支付月供,否则炒房客的盈利只是像股票浮盈一样只是账面数字,当大家集中抛售时出现踩踏,都被死死套牢。

也有人会说房子可以抵押出去获取资金,对外投资获取收益,可对外投资的收益来自哪里?来自于给社会提供了服务或商品的回报,说白了收益的实现还得靠实体经济。香港的经济支柱是金融业和服务业,但它的根基还是大陆的实体,为大陆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为大陆市场提供贸易中转服务…,才得以成为“东方明珠”。

后记:

炒房兴邦,实业误国,这是一句反讽的话。

当一国国民都想靠炒房致富,当一国国民都想靠金融业(甚至打着金融的旗号行骗,如担保公司/P2P/原始股投资等)轻松赚钱,而不是扎实的发展实体经济,无异于在沙滩上建高楼,也只能是一片海市蜃楼,其结局是必有人为此付出代价。

 

 

 

 

深港通来了!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最全!)

2016-12-06 06:01:36 来源: 同花顺综合

评论(2)收藏(0)

深港通昨日正式“通车”,南下港股通417只股票以及北上深股通881只股票参与交易。很多投资者对深港通的特点、作用、开通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不是很清楚,对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异同也是一头雾水,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深港通进度消息人工智能新闻解读我对回测有意见

  • 平均涨幅

    0.28%

    回测标的:上证指数

    最近2年共发生38次该事件,次日平均上涨概率为63.16%

    平均收益

    0.28%

    回测标的:上证指数

    事件发生后1日累计收益最高

日期 消息详情 回测标的 次日涨跌幅 后3日 后5日
2016-12-05 梁振英与香港交易所主席周松岗… 上证指数 -0.16% 0.33% -1.61%
2016-12-02 经国务院批准,深港通投资将享… 上证指数 -1.21% -0.67% -0.34%
2016-11-25 11月25日央视新闻联播集锦… 上证指数 0.46% -0.37% -0.55%
查看更多数据>

*统计数据均采用累计涨跌幅

 

 

  同花顺300033)财经讯 深港通昨日正式“通车”,南下港股通417只股票以及北上深股通881只股票参与交易。12月5日9时30分,深圳证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同时敲响开市钟和开市锣,宣告深港通正式开启,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直投通路全部打开,沪深港“共同市场”正式形成。这不仅有助于内地与香港深化合作、互利共赢,也可配合内地资本市场有序开放,为香港金融业升级转型注入新动能。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在国际金融处于不确定不稳定的状态中,今日开通的深港通必将为国际国内金融市场注入正能量,注入信心、注入信任。刘士余说,沪港通、深港通好比两条川流不息的河流,汇集内地,香港和全球市场的资本、技术、信息、智慧、文化,从而惠及内地、香港全球金融发展。两地金融监管机关将进一步密切协作,加强两地市场监管,加大扩大市场执法协作力度,严厉打击跨境市场操纵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两地和全球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与此同时,很多投资者对深港通的特点、作用、开通后带来的投资机会并不是很清楚,对深港通和沪港通的异同也是一头雾水,本文将为大家详细讲解。

  一分钟快速了解深港通

  何为深港通?  

  深港通开通后,内地的股民就可以坐在家里可以买港股了,香港的也可以买深市股票了。

  深港通,是深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的简称,指深证证券交易所和香港特区联合交易有限公司建立技术连接,使内地和香港的投资者可以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深港通可以交易哪些证券产品?  

  深股通:深成指、深证中小指成分股,且6个月内日均市值超60亿元。

  港股通:恒指成份股且12月内市值不低于50亿港币,及港股上市的A+h股票。

  深港通额度  

  深港通没有总额度限制。每日额度中,北向深股通每日额度为130亿元人民币,南向港股通每日额度为105亿元人民币(每日额度余额=每日额度-买盘订单+卖盘成交金额+微调),对于未使用的每日额度余额将不会转至下一日。

  深港通开户审核步骤  

  个人投资者的参与必须的具备市值加账户资金达到50万(不含融资融券账户)。达到开户条件后,开户大致分为五步:客户申请—知识测评—风险揭示—协议签署—开通。

  深港通开通审核步骤

  对于大陆与香港的二级股票市场,两年前沪港通的推出标志着两地互联互通战略迈出第一步,而如今即将开通的深港通则被视作沪港通的升级版。

  一图看清深港通VS沪港通

  两者的核心都在于交易过境、清算不过境这种独特的交易模式。这种交易模式将有效扩充内地投资者投资境外的渠道,同时也吸引境外投资者更方便地投资内地市场。

  而两者的最大的区别在于深市有中小板和创业板,深市的成长股,中小盘股是沪港通和港股市场的补充。与沪港通类比,深港通的标的不局限于A/H股同时上市,而将包含深市成份股,这将丰富香港投资者的投资范围,但对香港投资者而言,中国的高估值成长股是否符合其投资操作风格依然有较多不确定因素。

  五大投资机会

  深港通开通后,为外资投资中国市场打开又一个通道,A股有更多股票可以投资,资金净流入水平可能会提高。增大A股纳入 MSCI指数的概率,从而带来长期的增量资金。同时深港通的开通也有利于巩固和提升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会有哪些投资机会呢?

  1、A股蓝筹股的估值有望提升

  A 股市场里,蓝筹股的估值长期处于低位,小盘股的估值反而高。在港股市场里的情况正好相反,市场里的蓝筹股具有比较高的溢价,而小盘股存在比较大的折价。深港通一旦开通,与此前已经开通的沪港通一起,将使A股实现全面的互通互投。而深圳市场中质量较好、估值合理的A股标的将被境外投资者更多关注看好。

  2、为券商股带来投资机会

  在经历了评级下调、并购重组业务从严监管、资管“通道”业务限制、股权质押业务规范等严格监管后,证券行业的各条业务线均平稳健康发展。未来政策面继续收紧的空间不大,针对证券行业的政策面利好值得期待。

  从数据来看,上市券商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3.92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增长7.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0.05亿元,与第二季度相比增长1.66%。虽然前三季度上市券商业绩同比仍大幅下滑,但上市券商的单季度业绩环比持续改善,在市场没有大幅波动的前提下,未来券商业绩有望进一步回升。市场信心的重建通过成交量放大、融资融券规模回升和指数稳步上行体现在券商季度经营数据上,上市券商单季度净利润今年首次出现同比上升,说明券商业绩最差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边际改善趋势渐明朗。故而深港通的推出,将对券商股价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以沪港通为例,据统计,2015年港股通总成交金额7777.1亿港币(折合6203.76亿人民币),若按照万分之五的佣金率计算,内地券商在项业务上获得3.10亿人民币的营收。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数据,国内125家证券公司2015年总营收为5751.55亿人民币。据此上述两方面数据测算,港股通对内地券商营收增加作出一定贡献,但贡献比例不足1%。

  不过市场往往会将预期放大。如沪港通在2014年11月开通以后,券商板块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续大涨,股价翻倍,并由此带动新一轮牛市行情。以此来看,深港通开通后,券商在业绩上能直接受益,有望再次获得资金追捧。

  3、为A股市场稀缺标的带来机会

  外资对白酒、医药等稀缺标的兴趣浓厚,海外机构投资者投资风格稳健,偏好估值偏低而市值较大的股票。两地行业上的“互补性”造就了稀缺标的的火热,如白酒、医药行业。从稀缺角度来看,白酒行业作为A股独有的稀有品种,沪港通时代就受到海外资金的明显关注。近两年白酒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改革后逐步维稳回升,可预期的是,更多白酒相关上市公司进入扩张期会推动营收较快增长。此外,受益于中国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升,医药行业在十三五期间有望维持10%以上的稳定增长,A股医药板块也会受益。故而深港通的推出,将对A股中港股市场稀缺标的相关个股的提升有积极的影响。

  从深市情况看,深市的中药、白酒、公共消费、军工等板块相较于港股而言,具有一定稀缺性,或成为外资配置的重要目标。

  3、深市高分红标的和低估值、高成长标的

  通过对近些年来观察,以qfii为代表的外资比较看重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特别是现金分红情况。目前A股高分红股票集中在银行、家电和公用事业等行业。深港通推出后,外资或加大对相关行业的配置,深市相关标的因此有望受益。

  另一方面,海外投资者崇尚价值投资,投资既注重标的成长性,又注重标的估值,深港通开通后,由于外资配置需求,深股通标的中,低估值、高成长的板块和个股可能更加会受到青睐。

  4、港股估值偏低,深港通驱动港股股价回归正常水平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11月25号,恒生AH股溢价指数(恒生AH股溢价指数可反应出A股相对H股的加权平均溢价,指数越高,代表A股相对H股越贵)为123左右,处于相对高位。虽然沪港通开通之后,似乎对于拉高港股市价并没有起到明显效果,但多数源于沪港通设有每日额度及总额度限制。但取消总额度限制的深港通开通后,H 股将面临更好的投资契机,深港通的开通将利于资金南下助推H股估值修复,恒小成分股估值偏低的状况有望改善。

  三大隐含风险需要注意

  首先,投资者需关注南北标的中,中小市值股票普遍具有规模小、业绩不稳定、价格波动幅度较大等特点。特别注意部分港股通上市公司基本面变化大、股票价格低,可能存在大比例折价供股或配股、频繁分拆合并股份的行为,投资者持有的股份数量、股票面值可能发生大幅变化,导致投资者权益可能受损。

  其次,投资者需密切关注股价波动风险,目前香港市场港股实行T+0回转交易制度,对股票交易价格仍不设置涨跌幅限制。同时香港市场做空机制较为灵活,因此,中小市值股票的个股股价容易受到意外事件驱动的影响,股价波动比较剧烈。

  最后,在停复牌、公司行为和退市制度等方面,香港与内地市场均存在一定差异。港股通股票可能出现长时间停牌现象而没有退市风险警示和退市整理安排,相关股票可能存在直接退市的风险。

  机会图解>>>

  掘金:从沪港通看深港通的投资机会!(组图)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掘金深港通?深港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我们或许能从沪港通的这些数据中找到答案。

  相关报道>>>

  深港通信号: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开放

  业内人士认为,深港通的启动,标志着沪深港“共同市场”的形成,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开放是姿态,开放是行动。起步较晚的中国资本市场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以开放的姿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有步骤地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中国资本市场不断开放的题中之义。

  港股分析>>>

  56只港股基金PK:谁才是真正的 “深港通”基金

  截至目前,面向内地投资者的港股基金共有56只,包括沪港深基金、港股ETF、港股LOF、港股分级基金等等。港股基金“突破”了深港通股票50万元的准入限制,投资门槛普遍不高于1000元。

  港股市场继续缩量调整 后市仍聚焦中小盘股

  在深港通正式开通的首日,港股市场反应相对平淡,在大市成交量未有显著增加、深港通额度并未用满的情况下,市场短线获利回吐盘涌现。有港股分析师认为,深港通的焦点在于小盘股,这并不能对大盘股形成即时的提振效果,但是深港通开通的消息总归是正面利好,估计市场在短线回调过后,出现进一步抛售的可能性不大。

  深港通数据>>>

  深港通首日293只标的股逆市上涨 三角度解密北上资金动向

  昨日,深港通正式启动,深股通方面,买入26.69亿元,使用额度27.11亿元,当日剩余额度102.89亿元,标的股票中有464只发生交易。尽管深证成指表现疲弱,但A股中仍有293只深股通标的股实现逆市上涨大单资金净流入标的股达到210只,显示出相关个股的活跃度较高。

  深股通首日净买入逾27亿元

  周一是深港通开闸首日,资金响应较积极,当日深股通净流入了27.11亿元,已用额度占比达20.85%。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0评论2017-03-29 03:32:14 来源:券商中国 作者:云中鹭 看主力在买什么!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券商的地方也不例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派系家族,包括取名和落户。

  最新江湖战报,“中”、“华”、“国”和“东”字打头的四大家族已包揽境内四成券商,在券业江湖中呈现四强争霸格局。落户地区上,北京、上海和深圳成为各家券商密集注册之地,此三地几乎占据了一半的券商。

  百家券商近段时间屡屡上演增资扩股之战,从多地上市融资到增发、配股或是发债融资,净资本规模排名正重新改写。2016年年报披露进行时,我们惊讶地看到,净利前三由中信、国泰君安(18.25 +0.55%,买入)、广发证券(17.09 +0.18%,买入)(16.28 -0.25%)占领,后面各项业务数据的排位赛还在进行中,券业格局正重新改写,券商中国将持续关注。

  四大”家族”雄霸券业

  研究证券公司命名其实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儿。

  这不,按照当下证券公司名字第一个字分类,在剔除资管子公司之类的券商之后,113家券商的“家族”轮廓也浮出水面。“中”、“华”、“国”和“东”字打头的证券公司最多,以此四字为公司名字第一个字证券公司数量分别达到了15家、14家、10家和7家,囊括了境内113家券商中的40.71%。

  粗略分析“中”字券商家族,不愧是券商江湖里第一大家族,既有中信证券(16.11 +0.25%,买入)(16.00 -1.23%)行业龙头,也有中信建投证券(7.16 -0.83%)这个连体兄弟,更有中国银河(13.36 +1.44%,买入)(7.17 -0.14%)证券、中金公司(11.70 +1.21%)这类行业贵族,还有中山证券等这类新锐券商。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说完“中”字券商家族,再来分析“华”字券商家族,这个成员仅比“中”字券商家族少了一个成员的家族,其实力也不容小觑。14个成员中,既有在互联网领域突飞猛进的华泰证券(16.81 +0.00%,买入),也有股东实力超强的华融证券,更有新申请成立的华菁证券。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中”、“华”家族之后,必不可少的就是“国”。在113家证券公司中,以“国”字打头的券商家族家数也高达10家。尽管数量较“中”、“华”家族少了几个成员,但“国”字券商家族可用定海神针来形容。在10个成员中,既有稳坐上海面朝东海的国泰君安,也有开疆拓土南粤之地的国信证券(14.58 -0.21%,买入),更有国开行旗下的嫡子——国开证券。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以上三大家族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家族,目前市场上已崛起的还有一大家族“东”字家族亦不可忽略。

  江湖战报显示,目前上市券商数量中,“国”字家族中有6家在A股上市或新三板挂牌,“中”字家族中有5家在A股或H股上市,“华”字家族中才3家在A股上市或新三板挂牌,但“东”字家族的7家证券公司中,却有5家已经成功在A股上市。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净资本大鳄主要聚集北上深

  除了上市,净资本规模也是衡量一家证券公司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中证协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上半年,国内券商净资本实力前30的证券公司15家都聚集在北上深三地,其中深圳8家、上海5家、北京2家。

  净资本实力前三的证券公司分别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14.60 -0.27%,买入)(13.14 +0.00%)和国泰君安证券,截至2016年上半年末的净资本分别为879.14亿元、772.72亿元和671.05亿元,注册地分别为深圳、上海、上海。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值得注意的是,按国泰君安日前公告,公司将在全球发售的H股股份总数为10.4亿股,完成此次港股融资之后,该券商将在净资本和净资产两项数据上超过中信证券。

  北上深券商总数达51家

  按照中证协将全国分为36个省市(含计划单列市)的统计口径,其中有3个省市的证券公司数量超过10家,分别为北京18家、上海17家和深圳16家;同时也有2个省市无一家证券公司,分别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宁波市。

四大家族竟包揽国内四成券商 北上深成必争之地

 

 

 

 

 

 

 

 

版权声明:本文为timssd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timssd/p/6647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