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R sensor(Passive Infra-Red sensor 被动红外传感器),下文简称为 PIR。

PIR 的原理是「热释电效应」。这种介质的极化会随温度而改变,于是可以将温度变化信号转化成电荷信号。

人体是一个恒温的热源,发出的红外线会影响 PIR。人体进入 PIR 检测区,产生电荷信号,离开检测区后电荷又恢复平衡。

上面讲到,PIR 可以检测温度的变化、人体的移动,这里都是作一个动作的检测。而如果温度恒定不变或人体不移动,PIR 是检测不到的。

PIR sensor 的结构

滤光片的作用

人体温度 36~37,辐射出的波长在一定范围。滤光片可以只让这个波长范围的红外线
通过,使得 PIR sensor 只对人体敏感,而不受太阳、灯光等其它热源影响。

热电元件

热电元件的接受到红外线,温度变化,热释电元件的表面产生电荷密度变化。

为了抑制自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干扰,PIR 将两个热电元件反向串联或接成差动平衡电
路。而且,环境背景对这两个热电元件的影响几乎相同,其产生的释电效应相互抵消,
因而无信号输出。

人体经过时,人体外红辐射透过部分镜面聚焦,两片热电元件接收的辐射不同,产生的
热电释不同,不能相互抵消。

场效应管

热电元件只能产生电荷信号,经过场效应管完成阻抗变化,变电压信号。

菲涅尔透镜

上面介绍完的 PIR 只能检测到距离有限。如果在外面加上一个菲涅尔透镜,把外部的光线会聚到 PIR 上,增加进光量,则可大大增加 PIR 的检测距离和角度。

同时,通过控制菲涅耳透鏡内部的角度,可以控制焦距,制作出检测距离不同的 PIR。

做完这些工作之后,有了一定的检测距离和角度。但是人体必须经过整个检测区域才能产生两次变化(进入检测区和离开检测区)。我们希望能够检测到更小幅度的移动,捕获更多的变化信号。在菲涅尔透镜上做点变化,把检测区分成若干个小格,间隔的区域会把光反射出去。这样整个检测区就变成若干个相邻的灵敏区和盲区。当人体移动时,会经过一个灵敏区,又进入一个盲区…… 最后产生连续的脉冲信号。

总结一下,菲涅尔透镜的两个作用:

1. 聚焦,把红外信号会取到 PIR 上,控制检测距离和角度
2. 将检测区分隔成交替的灵敏区和盲区,增加检测灵敏度

后级放大电路

PIR 输出的电压信号太微弱,需经过放大电路,过滤掉噪声干扰,提取有用的信号放大。

后级放大电路包括:带通滤波、两级高增益放大、比较电路。

最终输出信号的频率,有几个影响的因素:

1. 人体移动速度
2. 光学焦距
3. 传感器敏感元件面积
4. 人体与传感器的距离

最终输出信号的频率约为 0.1~8Hz 。

应用

  • 红外报警器
  • 红外迎宾器
  • 红外线自动门感应器

小结

优点:

功耗小、价格低廉

缺点:

1. 易受其它热源干扰
2. 被动红外穿透性差,人体红外容易被遮挡
3. 受射频辐射干扰
4. 环境温度和人体接近时,探测灵敏度明显下降

安装要求:

1. 距离地面 2~2.2 米
2. 远离空调、冰箱、火炉等温度易变化的地方
3. 不要对着窗外,否则窗外的热气流扰动或人员走动会引起误报

参考链接

版权声明:本文为sammei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sammei/p/re-shi-hong-wai-chuan-gan-q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