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本更新日志分析
微信,中国在移动端时代最成功的产品。当我们审视微信的成功的时候,很多人说“是因为腾讯用户量大带量”“因为摇一摇功能方便大家约炮” …..
这些可能是微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一定不是微信成功的主要原因(不然,为什么同样占有腾讯资源的输入法和浏览器都没有成功)。
成功从不是某一个点导致的成功,而是厚积薄发的积累,不断的修正,作出的正确的决定比错误的多,以及多方面的历史进程相互的促进,顺应大势,正如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既要靠自身的努力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把微信这么多年来的更新日志整理一下,把时间回溯到2011年,拉长时间纬度,来看看微信的产品设计是怎么一路走过来的。提供一些客观的记录,和一些主观的猜测和评论。
——–平台——–
微信为8个平台推出过:
- BlackBerry (2012年12月21日---2014年6月5日,更新了13个版本)
- Series (2013年5月16日---2013年10月21日。。更新了4个版本)
- Symbian(2011年1月26日---2013年2月1日;更新了25个版本)
- Windows Phone (2012年1月14日---2015年2月6日;更新22个版本)
- Windows(2015年1月27日---2016年8月23日;更新了7个版本)
- Android(2015年1月24日---2016年8月24日;更新了46个版本)
- iOS(2011年1月21日---2016年8月29日;更新了51个版本)
- Mac(2014年2月26日---2016年8月16日;更新了3个版本)
——–版本更新——–
(移动端的霸主,因此重点关注iOS 版本)
——–1.0——–
2011年01月21日 微信1.0(测试版)
快速消息:极速轻快楼层式对话,带给您飞一般的聊天体验。
照片分享:可即时拍照或选择相册图片,照片任意发,分享更方便。
设置头像:给自己设置个性化头像,让您在好友的微信里看起来更亲切。
(传奇的开端,最基本的功能,能发文字图片,除了能设置头像之外,整个界面跟iphone自带的信息功能一样,相对于信息更好的就是能发图片了,2011年需要发图还要发彩信,而发彩信也是价格不菲的)
2011年03月10日 微信1.1(测试版)
与腾讯微博私信互通,您可以在手机上与网页中的微博好友私信联系,如果对方也安装了微信,那么你们就能随时随地交流了。此外还能在私信中发送图片。
支持添加好友备注,方便您识别好友。
支持通讯录及会话列表搜索,找人更加方便快捷。
好友发来的网址,支持点击打开。
新消息通知的好友帐号改为昵称,让您更容易知道这是谁的来信。(一个体验上小优化)
(支持查找,跟腾讯微博打通 算是互相带量,除了点击网址打开功能,其他的应该都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该有的基本功能)
2011年03月21日 微信1.2 (测试版)
支持多人会话,方便您在手机上开展小群体讨论。(支持群聊了,很重要,记住这个功能,这个功能将在后来的版本迭代中被不断的优化,变成微信的核心功能之一)
支持通过验证工作邮箱,自动找到验证过相同工作邮箱的同事。(工作邮箱找好友是个挺好的办法,还不至于让用户反感)
增加黑名单功能,防止不必要的骚扰(通讯软件该有的基本功能,算是补全吧)。
(这个时候在各个方面还是长得像iOS自带的短信功能)
2011年04月06日 微信1.3(测试版)
优化了交互体验,可以快捷地在微信、通讯录、找朋友、设置4个选项栏目来回切换。(开始四tab时代,其中第三个tab还是找朋友,而不是朋友圈,并且这个版本是最后一个测试版)
发消息的时候,支持插入表情,为您增加了一种表达方式。(开始支持表情了,也是后面得到大力发展的一个功能)
增加找朋友栏目,系统将您可能认识的人推荐到这里,方便您添加他们到通讯录。
强化了搜索好友功能,您可以在找朋友选项的搜索框输入微信帐号找朋友,也可以输入QQ好友昵称或者邮箱联系人名称找到他们。(现在的添加好友功能,还是用户的主动行为)
设置选项的“邀请朋友”增加了邀请邮箱联系人和微博好友两种方式,能让您便捷的邀请更多朋友来使用微信。
(微信的最后一个测试版,开始了4个tab了,界面的主体结构开始固定,后面的多版本没有大规模修改过,不过配色还是iOS短信配色,不是经典绿色)
——–2.0——–
2011年05月10日 微信2.0(语音版)
对讲功能: 轻轻按住说话,松开后对方就能收到您的声音,还支持多人对讲。(除了这个功能,下面的功能全被处理掉了,这个功能将成为微信的核心功能之一)
微博发图助手: 能用各种滤镜装扮照片,还能将照片发到腾讯微博。(还在相互带量?)
QQ邮箱提醒:能将QQ邮箱收到的新邮件第一时间送到您的手机,并且可以直接浏览邮件的内容。(这个应该是给微信带量吧,可能是在社交关系还不稳固的情况下, 给大家多一个用微信的理由)
(去掉了测试版字样,长得也开始跟目前我们熟悉的微信差不多了,主色调也变成了绿色,最关键的,可以发语音了)
2011年06月08日 微信2.1 (语音版)
寻找手机通讯录好友:选择启用手机通讯录后,系统会自动帮您找到通讯录里正在使用微信的好友。 (这些功能是否引领了好友量的第一次爆发,由用户主动添加用户进化到了被动给用户进行推荐)
开启后,您随时可以选择停用手机通讯录。(当时还提供了停用功能,应该很少人停用)
看看谁在用:将您QQ、QQ邮箱、手机通讯录(需征得您同意)里已用上微信的好友罗列出来,让你便捷地添加他们为微信好友。(这些功能是否引领了通讯录的爆发呢?由用户主动添加用户到了给用户进行推荐)
增加LOMO相机滤镜:这个版本我们为您增加了拍立得、鱼眼、彩色铅笔三套滤镜。
分享微信号:支持将微信号分享至腾讯微博、QQ签名、说说、新浪微博等。(后来也被去掉了,猜测是个带量刷露出度的功能,不过后来改成了分享更容易的二维码)
隐私设置:允许设置“是否将我推荐给QQ好友”及“是否允许别人通过QQ号搜索到我”。(隐私设置,后来一直有,在关注用户隐私这方面,微信一直做的不错)
2011年06月30日 微信2.2 (语音版)
QQ离线消息:当您的QQ处于离线状态时,微信帮您接收QQ消息,还可以回复文字和语音消息喔。让您时刻保持和QQ好友联系。(引流功能,后期被干掉了功能,给微信引流用,应该带了了一波爆发,这个时间大家还是电脑为主,移动红利刚刚初露端倪)
好友推荐消息:向您推荐来自您QQ好友和手机通讯录好友,还向您提醒好友验证请求。(继续主动推荐好友,而且更进一步,更容易的露出,增加QQ好友,微信是要开始构建更深的朋友关系了?也可能是在扩展新用户)
好友验证:当您打开了好友验证设置后,任何人添加您为好友,都必须先向您发送好友验证请求,避免不必要的骚扰。(主动推荐功能,带出来了隐私的安全问题,因此同步推出了隐私验证,保护用户隐私,当用户好友量爆发增长的时候必然出的功能。QQ的经验,加上微信对用户隐私的一贯重视)
插件管理:在设置界面中加入系统插件管理入口,让您快速管理微信的插件。(增加插件支持,一开始的插件都是围绕 QQ,邮箱,以及微博,朋友推荐;个人猜测这个插件功能更多的是技术上的一次积累,后面各种功能的增加都是基于插件)
查看正在使用微信的好友:让您找出QQ、手机通讯录正在使用微信的好友。(构建更深的好友关系,增加产品粘性,增量)
2011年08月03日 微信2.5
视频信息:支持视频即拍即发,经过压缩处理,即使在移动网络也适合传送,让您随时分享精彩的生活片段。(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社会的进步,网络的普及,技术的发展,顺其自然的富媒体进化路线)
查看附近的人:微信将会根据您的地理位置找到在您附近同样开启本功能的人,使您轻松找到身边正在使用微信的他们。(挺重要的一个功能,满足了大量闷骚男女心中社交欲望,同时,之前的版本都在推荐认识的人,这个功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之前熟人关系可能的挖掘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了,开始往陌生人圈外扩展,先从物理上距离近的社交关系发起)
语音记事本:可以进行语音速记,还支持视频、图片、文字记事,让记录备忘也变得便捷有趣。(这个功能其实还有,还在不断进化,只是隐藏的非常非常深)
群名备注:支持修改群名字,让您更容易识别不同的群。(使用微信群聊的功能的人越来越多了,个人感觉如果一个功能能优化几个版本,说明用户认可,以及获得资源的倾斜,从这里可以开始后面群聊一直作为基本功能得到支持)
手机号注册:支持通过手机号注册微信。(应该有两个好处,1. 绑定了用户手机号;2. 手机号就绑定了通讯录,这样子更容易获取熟人数据,大量的好友推荐,构建更稳固的社交关系)
个性签名:可以为自己编辑个性签名,让好友看到最特别的自己。(社交产品都有的功能,应该是补足基本功能而已)
系统通知:为您介绍新版本的功能特性及教程,呈现微信更新动态。(不是很懂这个功能的作用,不过后面应该被去掉了)
(这个版本做了大量的更新,算是稳定了下来)
2011年8月17日 微信2.5.1:
进一步强化使用“查看附近的人”功能的隐私保护
新增视频支持iPhone4(CDMA)、iPad2(GSM)、iPad2(CDMA)
优化用户体验,操作更方便
修复BUG,系统运行更稳定
强化您对使用“查看附近的人”功能时的隐私保护
(2.5版本基本上属于一个稳定版,在产品上基本上除了增加不想被附近的人的人查看外,基本上就是改bug了)
2011年8月30日 微信2.5.2:
优化网络策略,提高网络稳定性,大幅优化基础体验
修复部分未连接BUG
(产品层面没有优化,基本上就是改bug,可能优化了底层的基础通讯算法,减少丢包率之类的,应该是产品稳定了,地盘占牢固了,开始广积粮修城墙的阶段)
2011年9月13日 微信2.5.3(这段时间微信发版比较频繁)
解决部分用户出现网络未连接的问题
系统优化,大幅提升消息收发速度
(优化基础设施,产品无优化,广积粮缓称王阶段,大概就是改bug,优化代码,猜测这个时候应该产品的基本形态比较稳定了,开始提升技术构建护城河,同时在憋大招)
——–3.0——–
2011年10月1日 微信3.0
(大招,发布时间也比较敏感,十一,猜测可能是大家比较无聊,便于闷骚推广)
摇一摇:支持通过摇一摇手机找到同时也在摇手机的朋友。(传说中的引爆功能)
漂流瓶:支持扔漂流瓶匿名交友。(QQ一直有,被转移到了微信,其实跟摇一摇类似,关注闷骚)
通讯录安全助手:可以帮您备份通讯录到云端,您可以随时恢复手机联系人到手机。(通讯录备份,已经被干掉了,估计当时用来带量)
支持繁体中文语言界面,增加港、澳、台、美、日五个地区的用户绑定手机号。(扩展海外市场的第一步)
增加保存群组到通讯录功能,可以把一个群聊里的所有联系人保存成一个联系人,方便与这些人发起消息对话。(更加受到重视的群组功能的一步进化)
系统插件可装卸、安装。还能让您自由设置是否显示到通讯录里,让您灵活管理满足不同需求的插件。(可能是代码层级的优化,这种代码架构对后期微信的功能快速扩展和试错提供了保障)
支持查看好友的大头像。
增加插件免打扰功能,设置免打扰后,不再提醒系统插件发来的消息。(微信做的最令我喜欢的一点就是各种免打扰功能,比较关注用户隐私,让用户关注真心想关注的东西,这点要比各种想尽办法弹出框啊,之类的露出app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2011年10月17日 微信3.0.1
修正了部分iPhone手机不正常退出问题。
2011年10月27日 微信3.1
支持英文界面显示 (增加多语言,进军海外第二步)
语音记事本支持同步内容到QQ邮箱记事本(还在扩展的记事本功能)
文字、语音切换体验调整(用户体验方面的调整,优化了语音和文字之间的切换)
支持语音播放时听筒模式与外放模式切换
(这个次更新主要是产品体验上的优化)
2011年12月20日 微信3.5
http://weixin.qq.com/r/9-WQn5PE5a2ah4L8n6DT (二维码自动识别)
分离专属于自己的二维码到微博上,收获粉丝给你发来的招呼。(带量,也是大V们开始转移到微信的雏形)
支持透明背景的动画表情、Emoji表情、自定义表情。(自定义表情上线,表情的一次优化,鉴于表情一直是qq的一个主要功能点,微信用上合情合理)
简化注册流程,支持全球超过100个国家的短信注册。(简化注册流程,简化进入门槛,拉新,并且继续默默扩张海外)
对话中可以进行石头剪子布和扔骰子游戏。(这个单独拿出来说有点意外,不知道为啥,不过应该算是后面的自定义表情大爆发的技术基础吧,难道是微信技术团队给其他人打个样)
对话页面支持自定义聊天背景。
——–4.0——–
2012年4月9日 微信4.0 (朋友圈闪亮登场)
你可以拥有一个精美的相册,将生活记录在相册中。
支持把照片分享到朋友圈,让所有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看到,他们还可以对照片评论和赞。(朋友圈这个,貌似跟现在区别不大)
微信开放接口,支持从第三方应用向微信通讯录里的朋友分享音乐、新闻、美食、摄影等消息内容。(可以分享的东西更多,并且给第三方带量,个人感觉这个功能用的最多的有两个点 1. 微信公众号内容的传播 2. 各种app的分享红包功能;2年后的功能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打下基础了)
支持图片、视频转发给其他微信朋友。(其实应该算是产品体验的优化)
支持对微信朋友发送你当前的地理位置,方便朋友找到你。(妥妥的吃智能机的技术红利,智能机能更方便的定位位置)
可以对某个通讯录里的朋友标星标,这样就可以快速在通讯录顶部的星标分组里找到他们了。(成熟的通讯产品,在用户爆炸的情况下,给重要用户加星标,让用户能快速的找到重要的联系人)
支持对多个微信好友群发消息,减少你重复繁琐的操作工作。(注意这个功能是以插件的形式出现的,后面取消掉了,并且长得有点像短信群发界面,中间取消掉了,但是最新版本的转发功能开始支持给多个好友发消息了)
2012年7月19日微信4.2
(支持实时视频通话了,这个应该吃的是技术红利)
新增视频聊天插件,是时候和朋友面对面了。(视频通话(看界面只有视频没有独立的语音选项)插件收到了,下方前面 “+”下面)
新增微信网页版,便捷的二维码扫描入口,让你快速进入微信生活。(开始往PC端渗透,同时右上角的功能聚合按钮开始展露头脚)
朋友圈新增评论回复功能,发图还能能选择可见范围。(回复评论,隐私设置,社交类产品的正常迭代)
http://weixin.qq.com/r/XG92eVjE1Garh0kanzp4 (二维码自动识别)
全新的微信名片设计,让你更具魅力。(这个二维码是一次生成的,因为我的二维码中间的照片一直是我几年前用的,一直没有更新。此功能提升了加好友的效率)
2012年9月5日微信4.3
新增摇一摇传图,你可以将电脑网页上的图片传到手机上,更可以让好友也摇到你的图片(不太理解这个功能的作用,pc端渗透?这个时候手机都还没有主打照相功能吧,可能手机照出来的相片质量不是特别好,增加朋友圈照片的质量?)
你可以通过语音搜索,从通讯录中查找朋友。
微信号可以解绑QQ号和手机号码。(此时微信已经足够强大,用户量很高,可以跟qq和手机分庭抗礼了。不知道结绑定的数据量是多少?)
动画表情可以从网上下载。(更多的表情,平台属性开始初露峥嵘,至少是表情包制作者的平台)
“扫一扫”可以扫描任何二维码,甚至能识别二维码电子名片,并导入手机通讯录。(这个时候应该是借助了二维码的爆发性增长,开始了微信在二维码领域的一统天下的第一步)
新增聊天置顶,可把有待办事项的聊天置顶,方便稍后处理。(大概是,微信用户的好友都越来越多,不适合爆发性增长了,此时第一回避过快增长带来的数据冗余,第二在已经冗余的情况下尽快把有用的信息展示给用户;可能秉承一贯的把有价值的东西展示给用户,真正的粘性都是价值导向的)
你可以在聊天中滑动查看图片。(优化用户体验--同时说明聊天中发图片的用户数据量越来越多了)
你可以不查看某人的朋友圈更新,并可以把朋友圈上的私密照片设为公开。(朋友圈数据爆炸吧,类似于前面两个功能,应对垃圾数据的简单处理手段,同时微信对用户一贯的不打扰)
2012年9月25日 微信4.3.1
修正了聊天背景图不能修改的问题。
修正了上传头像模糊的问题。 (改bug)
2012年10月30日 微信4.3.2
修复了在iOS 6下的一些问题。
全面兼容iPhone 5。(改bug,兼容iphone5 ,日常升级)
2013年1月4日 微信4.3.3
修复了部分用户遇到的发表情闪退的问题。
解决了部分用户无法查看手机通讯录好友的问题。
对朋友圈及帐号隐私的一些权限做了调整。(改bug,挺好奇隐私调整的策略)
(4系列到目前为止,很长时间没有大的产品上的升级,基本是修改bug,估计整理代码技术积累,为了后面的大版本积累)
2013年2月5日 微信4.5
实时对讲,多人实时语音聊天(这个功能并不很成功后面貌似被砍掉了)
将正在听的歌曲摇到手机里(后面电视互动的基础,两年后的那次功勋卓越的春晚红包活动的基础之一)
http://weixin.qq.com/g/mUCwFraPpRbeqKfKlNjN (二维码自动识别)
群聊也有二维码,扫一扫就能加入(群聊的继续发展,二维码也间接表明群聊从临时群组变成了固定的群组)
搜索聊天记录,方便你迅速翻阅历史聊天(数据爆炸后必然添加的功能,这个后期也得到了持续的优化)
聊天记录可以迁移到另外的手机上(数据备份功能,正常迭代必然会出现的问题,这个时间点,应该是智能手机的大爆发,手机换的比较多,所以,应对这个趋势做出来的功能。因为没有数据支撑,根据我的经验的猜测)
可以设置语音提醒,重要事项不再错过(微信公众号雏形初现,也是从社交产品转向全能产品的第一步,猜测,所有日志都没提公众号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是,中间名片传递到社交网络用来吸粉的功能就是造就了后面公众号之一)
聊天可以一次发送多张照片(产品功能的正常迭代,属于优化,不是很明白)
语音可以撤销发送
可以给自己发消息(这个功能已经在最新版本中被取消掉了)
可以回复陌生人的打招呼,还能加备注(在不加好友的情况下和陌生人聊天)
朋友发来的位置可以导航(变成优质的朋友聚会找人工具了)
刚截的图,点+号可以快速发送(产品体验正常优化)
——–5.0——–
2013年8月5日 微信5.0 (支付登场)
表情商店,有趣好玩的表情在这里(变现,这个变现应该腾讯之前也做过,所以算是一脉相承,表情增加了沟通的多样性,而且至少是个表情平台--貌似目前表情都开始走打赏模式了,也是消费方式的一种转变)(表情购买使用的是微信支付)
“扫一扫”,可以扫条码、图书和CD封面、街景,还可以翻译英文单词(微信二维码路上一统江湖的又一步;从这个产品截图上看到,除了扫描二维码的基础信息外还能给其他产品带量,而且培养了用户使用微信进行二维码扫描的习惯)
你可以在游戏中心,和朋友们一起玩游戏(QQ也做过,算是基因里面的吧,应该提供很好的变现,优质变现渠道)
绑定银行卡,在公众号、扫二维码、App中实现一键支付(微信支付闪亮登场)
新增收藏功能,可以收藏聊天、公众号、朋友圈的信息(猜测,应该是用户反馈的功能,其实后期跟记事本融合了)
新增添加朋友的方式:“按住添加朋友”(快速在社交场合添加朋友,这功能我用过一次,2014年的春节,在清迈跟一帮新认识的人玩发红包)
自主研发的语音识别技术,可直接在聊天中语音输入(技术积累)
订阅号的消息被折叠起来,让你的消息列表更干净(开始收紧消息控制,微信的一贯的不打扰原则)
右划可以返回到聊天列表,双击左下角“微信”可以定位到最新一条未读消息(iOS的体验优化)
双击文字消息,可查看全文(用户体验方面的优化)
2013年10月24日微信5.0.3
可以在“我的银行卡”中充值话费。(从与手机最密切的地方切入与微信体系(表情游戏)外的支付)
可以转发多条聊天记录,或者通过邮件备份。
可以从地点列表中选择一家餐馆或商店,精确发送地理位置。(聊天内容扩展,正常产品迭代和优化,让基础体验功能更好用,智能手机红利GPS红利,滴滴吃的也是这个红利,正因为有的手机有了定位,滴滴才能发展起来)
收藏的文字可编辑,可以在聊天中选择收藏的内容发送。(大概很多收藏内容都要被二次转发吧,类似于配图的内容)
清理微信存储空间:删除不再需要的文件,减少微信占用的存储空间。(16G空间不够用了